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对其优缺点和主要误差源做了阐述.对光纤陀螺在惯性导航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及我国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光纤陀螺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从湍流传导模型(TTM)理论出发,结合试验数据,探讨了近地大气层测线温度模型,进而得出了相应的折光改正公式,用此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折光改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在开采过程中地基反力的分布规律与建筑物所处位置、地基受力和地基系数的关系,得出基础切入地基量与地基反力的变化量的规律;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运用回归分析预测建筑物的下沉量,结合房屋受损情况分析了开采沉陷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地表沉陷对公路的破坏特征及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会使地表公路发生沉陷,甚至出现突然坍塌或沿层面滑移等灾害事故.本文根据岩层与地表移动原理,基于曲面分布矿层、任意形状工作面条件下地表点在任意方向的移动与变形值预计方法,并顾及复杂地质、采矿、地下工程、地形、公路等级及其附属设施结构等基本因素,分析公路遭受地表沉陷破坏影响的特征,推导出地表沉陷区公路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讨论了公路安全性评估方法,提供公路坍塌事故的防治措施.最后,列举了一个公路沉陷预计实例.  相似文献   

5.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实践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应用3部分组成。数字地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等多种信息的一个数字表示,它是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内核。在实际应用中便于修改、更新、复制及管理,也可以方便地转换成其他形式的地表资料文件及产品。着重讨论了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如何建立 DTM 以及 DTM 用于生成等高线、正射影像图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车载测图系统(MMS)或者多传感器系统,是指对道路上的可见目标进行动态摄影测量和大地测量的先进技术。这一几年前开发的公路测量技术,以其高效和高精度对应用于环境测量和监测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本文介绍市面上可购买到的多种车载测图系统及其几何测量模型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敦煌地区大气水汽和气溶胶对获取地表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中的水汽和气溶胶含量是影响热红外波段数据的主要因素。针对敦煌地区,本文首先利用LOWTRAN-7辐射传输模型对1992年9月25日敦煌市西戈壁的一幅Landsat-5TM6波段的热红外图像数据进行了大气订正,获取了地表辐射温度。进而利用LOWTRAN-7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和气溶胶含量的变化对TM6波段地面温度获取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对于热红外图像进行大气订正的主要判据。另外,文中还对热红外波段地面比辐射率的影响也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基沉降灰色预测方法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路路基沉降规律和GM(1,1)模型单调指数变化的特性,提出了对原始数列进行分析,合理选择GM(1,1)模型或灰色Verhulst模型。若原始数列处于快速沉降阶段,宜选用GM(1,1)模型;若原始数列处于沉降饱和阶段,宜选用灰色Verhulst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灰色Verhulst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SBAS-InSAR方法支持下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及参数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文静  贾洪果  闫斌 《测绘通报》2021,(3):113-117,155
煤矿开采极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从而对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矿区地表进行形变监测及对其开采面参数进行反演获得形变规律,可有效防止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选取山西省的店坪煤矿和汾源煤业作为研究区域,基于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使用小基线集(SBAS)方法提取研究区的形变结果.使用Okada...  相似文献   

10.
冯宝红 《测绘科学》2013,38(4):170-171,174
本文利用顾桥煤矿1111(3)综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成果和外业数码相片,分析了建构筑物破坏现象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规律。得出相关结论:建筑物产生破坏和变形主要原因是曲率和水平变形的影响,在其作用下,采动区地面建筑物砖墙上出现裂缝。通过分析采动区上方建筑物砖墙上裂缝的分布规律,为合理加固和维修措施提供了依据,从而可以在建筑物受采动影响以前,根据地表变形预计的结果,对建筑物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地表变形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预计结果的地表移动观测点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观测工作一直都是研究开采沉陷危害的比较直接方式,而合理有效的观测站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布设观测站时,除考虑采深影响外,还利用概率积分法预计下沉曲线,根据下沉曲线上的特征点选取观测点。通过对某矿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精度更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为地表沉陷的观测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沟壑纵横,开采损害特征明显,准确预计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趋势有助于为矿区灾害提供预警信息。文中以陕西彬长矿区某工作面为例,利用2007年7月—2008年1月的5幅SAR影像对矿区地面进行监测,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得到的监测成果作为训练样本,与网格搜索算法(GS)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参数算法结合,对矿区的形变点进行沉降预计。结果表明:InSAR技术获取矿区的沉降量可以满足矿区地表沉陷监测预计,结合GS-SVR预计模型可以实现矿区形变点的沉陷预计,预测精度符合工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张飞  刘文生 《测绘工程》2010,19(6):57-60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地表下沉系数的PSO-BP选取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反复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将其作为BP网络的初始值,并将上覆岩层岩性、开采深厚比、松散层厚度、覆岩中坚硬岩层所占比例、是否为重复采动和顶板管理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网络输入,进行BP算法,直至网络达到训练指标。利用实测资料数据,建立PSO-BP预计模型,并同普通BP神经网络预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模型对地表下沉系数选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现象,本文采用时序InSAR方法获取了2018—2020年的沉降速率场与累计沉降量场,并选取特征区域及不同空间跨度的两条地铁线路进行具体沉降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不均匀沉降现象较为明显,总体呈现西部抬升、东部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2)存在3个较明显的沉降漏斗,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18.5 mm;(3)朝阳区存在金盏沉降漏斗及豆各庄沉降漏斗,且两个沉降漏斗在本文研究时间跨度内均呈扩大趋势;(4)地铁5、6号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与抬升现象,沉降现象与地下水及地下空间的过度开采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地区抬升现象与南水北调工程对地下水的补充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其获得的海量的测量数据里面存在大量的有用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里面提取出所关心的数据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开采沉陷区地表裂缝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特点,将小波分析用于地表裂缝位置的判别。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表明,合适的小波基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地表裂缝的位置,为接下来的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沉降地区工程沉降监测特点,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域沉降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变形信息引入遗传BP神经网络工程沉降预测分析中,研究出一种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叠加区域沉降的工程沉降分析与预测方法.工程实例建模分析表明,其沉降预测值拟合精度较传统方法得到较大提高,能更好地反映工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地表沉降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之一,地表的迅速沉降会导致地表塌陷,从而破坏地下管道及地表建筑,最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我国地下工程及地表建筑扩建规模较大,这种地质灾害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监测地表形变的方法有很多,如水准测量、GPS、InSAR技术等。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只能对地表的高程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而无法寻找灾害发生的诱因,缺少对地表沉降时空特征的定性分析。本文以广东普宁地区为例,将InSAR技术与该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地表沉降监测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成因分析的整个流程的把控。InSAR技术可以验证地质特征的合理性,而地质特征又可以对监测范围及监测周期进行更科学的指导。本文通过这种分析方法,既调查出普宁城区的沉降区域,又对其背后成因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为后续的防治措施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