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准确的世界时是测绘工作所必需的,在国防和生产建设中广泛的应用.时号改正数是世界时的最后成果,它的精确度反映出世界时工作所达到的水平.我国综合时号改正数从1959年开始出版,现在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筹备处和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四个单位共同合作,由上海天文台负责综合整理责料及出版.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综合时号改正数的订定方法和所达到的精确度,并讨论了在实用上的效果.从1959- 1963年所达到的精确度来看,我国综合时号改正数是以国际时间局的综合时号改正数(由全球约40个机构参加合作伪参考的5年平均值,其精确度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天文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在解算经纬度、方位角和人仪差时,需要预先计算出瞬时极坐标值和测前测后时号改正值。本文使用天文数据处理软件的准备文件数据直接进行极坐标和时号改正的解算,对传统内业解算步骤进行编程,减少内业计算的人工干预和数据处理环节。实验与分析表明,自动解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计算的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时刻是通过天文观测确定的。天文测时工作,就是测定观测地点的时钟改正值。担任时间工作的天文台,根据测得的时钟改正值修正时钟读数后,通过无线电发讯台每天在一定时刻发播时号,并且每个月刊行一次对于每一时号的改正值——时号改正数,供有关单位应用。这一系列工作称为授时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根据天文测量上的实际使用情况和1956年已有的统计资料,对徐家汇观象台的时号作一次评价。分析的结果指出,这个时号在质量上已经可以满足当前大地测量上的需要。现在,在授时和测量工作者的合作下,我们有可能做到使自己的时号在全国范围内,不论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供给外业工作者良好收听。进一步应当发挥国内的现有潜力,组织起一个锥形的测时网。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便有可能在国内自行订定“标准时刻”和标准频率。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处理天文测量成果时,对于测站上收录授时台发播的时号,须减去由于远离授时台而引起的收录时号的延迟时间,即所谓电波传播时间改正。其计算公式通常采用:  相似文献   

6.
从现在已收到的1959年苏联标准时刻公报看来,有下列几方面须要我们在使用时号改正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UT1-UTC这个差值做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然后分析了用UTC时号代替UT1时号在测定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中将产生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及UT1时号是否可以停播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时,根据细则的规定:“当一对标尺一米间隔的平均真长与名义长的差大于0.02毫米时”。应在测得高差中加入“水准标尺一米间隔真长的改正”(以下简称尺长改正)。尺长改正数计算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测定和推算”水准标尺分划线每米分划间隔真长”,也就是如何求定尺长改正系数 f,使得尺长改正数具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线电报法来测定经度的简单概念为:设与某授时站播送的无线电时号时间的平均时刻相应的有T_0,T'_A及u三数值。而T_0为格林尼治时,或称国际时;T'_A为测站A的天文表读数;u为在测站A由天文观测所测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无需精密整平的抗差天文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崇辉  郑勇  张超  马真 《测绘学报》2013,(6):810-816
针对传统天文定位需要将测量仪器精密整平,并且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精密整平的抗差天文定位方法。首先根据二维倾角传感器的倾角测量值对天体位置观测值进行改正,然后在定位模型中加入天顶距改正量以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在参数解算时采用抗差估计的方法,以达到抑制粗差的影响和限制利用误差偏大的观测值的效果。经算例分析验证,只需将测量仪器概略整平,即可实现较高精度的天文定位。若使用星敏感器代替经纬仪进行天文导航定位,本方法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WILD T4全能经纬仪是我国一、二等天文测量中的常用仪器.选择近20年部分实测成果作为样本,对中误差、人仪差、方位角对向不符值改正进行统计分析.纬度、经度、方位角的平均中误差为限差的1/2左右,一等天文方位角的外符合精度在±0.9″左右,人仪差成果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数学期望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分析天文经纬度归心公式中各变量的特点,推导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简单实用的归心计算公式,进一步给出由已确定变量推求归心元素测量精度的数学关系式。验证实用公式计算的归心改正数满足专用工程天文经纬度的计算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后的信息(主要是观测值改正数,又称残差),进一步检验和评定十类方向观测值的权选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这是评价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计算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目的,本文给出以下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某些工程中,需要测定大量的三、四等天文经纬度及方位角。其中以天文经度问题较多。一般都是采用高精度仪器按金格尔法或中天法测表差,或者采用中等光学经纬仪按多星等高法或天顶距法测表差定经度。前者仪器笨重,携带困难,后者观测计算都较繁琐,且精度不易保证(稜镜等高法除外),都不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如果采用中等光学经纬仪按金格尔法测表差定经度是否能获得应有的精度?虽然曾有人作过一些试探性观测,但没有结论。为了解决业务上的迫切需要,我们组织了有限的人力和仪器,从1963年9月到1964年3月在某地(ψ≈30°)进行了一些观测。经初步分析,结果精度是能满足三等天文经度的要求。现将有关观测实验的几个方面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15.
天文大气折射一直是影响天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光学天文测量中大气折射的问题,主要介绍、归纳了几种在处理天文大气折射改正中常用的模型,并比较分析了标准大气条件下不同模型的改正效果,为天文大气折射模型改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天顶距不大于60°的情况下,不同方法之间差异性很小,但随着天顶距的增大,不同方法的差异增大。对于高精度天文测量,需要寻求一种精度高、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的影响进行改正和计算。   相似文献   

16.
魏飞  高玉平  尹东山 《测绘通报》2023,(8):102-107+125
由于地球自转参数(ERP)的滞后性,目前主要使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发布的Bulletin A(简称A公报)预报值进行解算,ERP预报误差对于天文测量的影响目前缺少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选取IERS 2015—2021近7年A公报的ERP参数对其长期预报及不同时间跨度预报误差分析,并以某站数字天顶望远镜观测结果为例,分析了ERP预报误差对于天文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预报精度越来越差,对于极移参数,1年跨度的预报误差值达到了0.021 as,预报误差对天文经、纬度及方位角的影响分别为0.045 as、0.041 as和0.042 as,完全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精度要求;而UT1-UTC预报精度是限制A公报精度的主要因素,60天UT1-UTC的预报误差值已达到了0.007 s,对天文经度的影响达到了0.379 as,已超出一等天文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了满足一等天文测量的要求,选取UT1-UTC预报值时,其时间跨度最大为40 d。  相似文献   

17.
精确测定时间对于天文测量至关重要。针对图像全站仪拍摄恒星存在时延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内部时钟与全站仪拍照之间的时间关系,设计了一种简便高效准实时的时延标定方法。推导了拍照时延对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影响公式,并以北极星定向为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大量野外实测数据表明,拍照时延的大小约为4.2 s,且半年内较稳定。经过拍照时延改正之后,能够满足利用北极星时角法进行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边角网平差前须将观测值归算到椭球面上,归算离不开高程异常.文中推导了用边长的平差改正数计算测区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公式,提出了精化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迭代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天文、重力、空间等外部数据的支持,简单易行.不仅可以满足高程异常未知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也可满足高程异常不精确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通过迭代还可以提高边角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用边长改正数求取测区平均高程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角网平差前须将观测值归算到椭球面上,归算离不开高程异常。文中推导了用边长的平差改正数计算测区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公式,提出了精化平均高程异常改正数的迭代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天文、重力、空间等外部数据的支持,简单易行。不仅可以满足高程异常未知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也可满足高程异常不精确情况下观测值归算的需要,通过迭代还可以提高边角网平差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大气折射是对天文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至今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减弱.因此,处理好大气折射改正,是提高天文测量精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分析了大气折射的特点,介绍了传统天文测量对大气折射的处理方法;研究并实现了新的处理大气折射的方法,给出了具体解算公式.新方法的应用,使天文测量的效率、精度都得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