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区域重力地形改正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区域重力测量工作正在全国范围普遍开展。我国山区多,地形条件相当复杂,重力测量的地形影响不可忽略。区域重力测量的测点分布稀疏,而且通常是采用自由网,由于这些特点,其地形改正工作不能简单搬用大比例尺规则网的地形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力地形改正的计算方法、精度指标及精度的统计方法,在现行的《重力勘探工作手册》和和《区域重力测量手册》初稿中都有明确的要求,然而手册中所述的地形改正精度的统计方法并不能反映地形图的精度对地形改正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利用GPS控制点,结合前视、下视、后视区域网平差精化有理函数模型,探讨了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用于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的高精度DEM生成方法。通过1:1万高精度DEM数据进行地改实验验证表明: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影像数据提取的DEM可以满足1:20万区域重力测量中区地改精度要求,为我国重力测量中区地形改正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拓展了资源三号数据在区域重力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大比例尺重力勘探工作中,近区、中区地形改正误差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近区域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实测或用地形图读图计算;中区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地形图读图计算,《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只考虑地形图高程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忽略了地形图平面坐标精度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这里从锥形、扇形基本地形改正公式推导出发,探讨不同比例尺,不同高程,平面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地形改正精度对地形图比例尺及高程,平面精度要求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从在区域重力调查中提出进行全球范围的地形改正问题以后,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兴趣。“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定”一书上对此问题有说明:“在考虑大地水准面近似为一球面的前提下,进行全球范围广义地形改正的意义在于:首先在理论上避免了有限半径地形改正与无限平板中间层改正之  相似文献   

6.
陆地区域重力测量在全球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迄令为止,重力异常的各项外部改正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自由空间改正系数的取值、中间层物质密度的选取以及地形影响值的计算方法等,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结合我国区域重力测量的情况谈一些看法,以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形改正的方法和精度一直是重力测量外部改正的重点,矛盾的焦点又在于测地资料的精度。对目前各省相继开展的以1:20万为主的区域重力测量工作而言,最大的困难往往是缺乏足够精度的大、中比例尺(1:1万~1:2.5万)地形图。由于区域重力观测点分布稀疏和不规则性,又导致无法直接引用目前已经采用的大比例尺规则测网的电算地改方法。因此,不规则测网的地形改正方法已成为人们广为关注且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便携式激光测距仪的重力近区地形改正仪器系统。根据激光测距原理成功研发了适用于大比例尺重力测量近区地形改正仪器,并开发出了相应的配套软件,形成一套完整的重力测量近区地形改正系统(GTCS-1)。通过野外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重量轻、便于携带、成本低、适应性强及操作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的开展,在复杂地形尤其是通视条件差的地区,野外重力近区地改测量难以有效开展。本次研究试验结合本溪市地区开展的1∶50 000重力调查项目进行,在研究中尝试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近区地形改正,并将计算结果与野外实际测量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开展重力近区地形改正的观测精度达到±0.018×10-5 m/s2,精度高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勘查规范中1∶50 000重力调查近区地改观测精度。本次试验研究表明,使用1∶10 000数字地形图进行重力近区地形改正,可以提高精度和效率、节省野外测量成本,并在今后重力近区地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网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力区域改正计算是内蒙古物探队和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合作进行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快速处理重力测量数据一种新方法。有关网函数插值方法的实质、原理、推导及计算重力区域场改正的理论讨论、模型试验都已在不同文章中给予介绍。本文着重介绍网函数插值法用来进行区域改正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重点勘探区内大规模的采矿活动从未间断过,矿山采空区、排土场和尾矿库等处在不断形变过程中。仍依靠搜集数字地形的方式,无法做到地形数据与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良好匹配,给航空重力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带来极大的改正误差。本文通过直升机重磁测量系统的飞行GNSS大地高与无线电离地高度进行求差,再转换到正常高,最后经过调平和精细化处理获得同步实测地形。又与搜集的多种地形数据一起对比ICESat-2/ATL08星载激光高程,实测地形Wxd100和Wxd400的高程精度分别为5.33 m和8.93 m。使用实测地形进行航空重力布格改正后,矿区和多条典型测线的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按常规方法整理重力资料时,与山形相关的局部异常值,往往大于矿异常.因此,消除重力山形异常干扰,是重力勘探的重要任务之一. 起因众所周知,重力测量结果必须对高度地形(包括通常所称的中间层和地形)和纬度进行改正.由于这些改正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比如通常所称的中间层改正和地形改正两者补偿的不平衡,实际高改系数和理论值(0.308毫伽/米)存在偏差,布伽密度选择不  相似文献   

13.
地质部为了编制1∶100万全国区域重力异常图,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的物探队在85年以前完成本地区的区域重力测量工作。该项任务包括对旧有重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处理,以及对广大空白区逐块填测,在处理新旧重力资料时都要进行地形改正值的计算,而这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通常,为了计算一个重力测点的地改值需要用到其周围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点的高程数据进行数值积分,而区域重力测量在一个省区中的重力测点是数以千计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重力测量仪器的改进,重力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重力勘探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重力测量结果的各种外部改正中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过去已经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重力高度改正系数,一般都采用0.3086毫伽/米,对重力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地形高差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的重力地形改正方法入手,用VC~( )语言编制了重力地形改正可视化程序。它能用于重力近中区地形改正,并能满足重力地改的精度要求,使得多年来重力近中区地形改正繁重的手工数图工作能够用计算机完成,且计算精度和速度得到明显提高。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操作界面),可直接计算出近、中区的地形改正值。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不论重力勘探程度如何,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中都必须经过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本文通过分析在计算布格重力异常时地改和中间层改正对测点的重力补偿,提出了取消中间层改正以适应微重力勘探精细解释需要的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对实际地形(岩性)的正演基础上,可以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基准面进行可变密度地形校正。使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消除地形起伏和不均匀岩性对测点产生的重力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可信的重力异常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在重力测量中进行地形改正时,范围如果定得太小,使地形影响不能消除,会妨碍对资料的正确解释;如果定得过大,则耗时费力,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重力资料整理中,拟从1:5万地形图上读取1×1公里的高程网,建立全国地形图网结点高程数据库,用于计算区域重力远区地形改正值。但在山区能达到多大精度?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典型山区地形改正的试验资料,并据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理 《物探与化探》1981,5(5):268-278
当前区域重力工作的普遍开展,迫切要求解决在不规则测网情况下的地形改正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力等值原理,求物体质心的方法,针对高精度重力测量中常见的地表地形、地物的重力异常影响,提出了一种近区地表地物的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