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城市森林是森林的一个分支”,是站在人类生活和生存的高度,精心设计、精心管理的广布于城市范围内的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竹类、地衣、苔藓、野生动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是生物群落之间以及与园林小品艺术组合的科学。 城市森林具有城市和森林两个方面的特点。城市是由墙垣围起来的“城”和进行物品  相似文献   

2.
<正> 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郑重声明:“应该持续地经营森林和林地,以满足当代和子孙后代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诸方  相似文献   

3.
<正> 林业科学是研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结构功能、组成和演化,以及对森林进行培育、保护、管理、利用的科学。森林不仅具有生产木材、多种林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更重要的具有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实践表明,研究林学对实现森林资源和林地的可持续管理,满足现代和未来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在地球表部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了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密切相关的多种作用和过程。只有  相似文献   

4.
<正> 一、引言 在多数人看来,维护生态系统是社会的一项负担,他们忽略了这也是维持自然和人类生存的一项投资。例如,天然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不仅能蓄积雨水和冰雪融水,然后使其逐步释放,而且对水具有  相似文献   

5.
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肃南山地生态系统是黑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手段,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环境效应,认为肃南山地森林景观趋于破碎化、老龄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服务功能降低,逆向演化显著,进程加快。景观的稳定性变差,正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逐渐向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转化。其原因是自然背景下的人类活动干扰所致。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与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清  郑国强  黄巧华 《地理学报》2007,62(8):870-878
城市森林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城市森林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和重要内容。首先根据景观生态分类法的思想和原则, 将城市森林景观分为2 个类型4 个亚型, 然后综合运用RS 和GIS 技术进行南京城市森林景观类型空间信息调查, 获取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分布图及类型空间属性数据。在此基础上, 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并提出城市森林景观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和建议。研究认为, 南京城市森林景观具有总覆盖度适宜, 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极为突出, 大型半自然和近自然 林斑块是景观主体, 景观生态系统的形成、分布和类型分异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密切相关, 人类对景观干扰作用强等特点, 而因地制宜的构建基于"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 的总体结构优化模式是南京城市森林景观发展的主导方向, 设计不同尺度和等级规模的景观廊道是景观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强生态敏感部位景观斑块建设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早期的人类文明都是以湿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像尼罗河流域,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柬埔寨的吴哥窟等,一般公认河流湿地是人类的发祥地。城市区域的湿地,受人类影响最为严重,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中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提供“蓝”和“绿”的公共开放空间,已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解决各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生态保障。本文将对城市湿地的特征、类型和功能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化的空间工具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13,32(9):1761-1767
人类发展从要素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不得不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以一个个规制性功效空间的构建规范现代社会,发挥着空间治理的作用,调控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和国家是人类进行空间治理最基本的两类功效空间范式,直接决定着相应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行为,以及空间福利状态。城市是人类自行营造的物质空间和空间使役系统,是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资本的有效整合下人类建构生存系统的一种基本空间范式,承载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环境功能,形成了经济资本、政治生活、权力运作等交织在一起的具有多元意义的社会空间,发挥着空间管理与治理、规范空间行为、提供持续福利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系统内,人类健康是判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杜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人群健康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人群健康需求的能力;在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朝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同时,自身在生理、心理、社会幸福感方面也获得全面发展。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应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命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人类纪尤其是近数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愈来愈突出,愈来愈强烈,许多新的问题用传统水文学理论难以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因此,作为两个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学分支学科,社会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人水互动关系的增强,水文系统和人类系统逐渐演变为一个耦合系统,为研究其互馈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社会水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最剧烈的部分之一,城市区域水循环问题日趋复杂,由此诞生了城市水文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对水资源和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管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水安全和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两个学科的发展规律,总结了研究特点。分析了两个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水文学对社会因子的研究、典型流域的案例研究、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模型模拟研究;以及城市水文学中城市化对降水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本文探讨了两个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如社会水文学中的本构关系研究、比较社会水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城市水文学中的城市化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城市暴雨洪水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城市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