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地区出露的太古代贺兰山群变质岩中分布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过去将这些花岗岩一直认为是混合花岗岩,笔者通过1:5万区调研究认为这些花岗岩属于岩浆成因,并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案建立7个单元,将其中5个单元并为两个超单元。本文通过岩体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源岩物质成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布在贺兰山脉北端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是一套变质程度已达角闪麻粒岩相的孔兹岩系。以往的研究者均认为它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中太古代。本文利用变质岩中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同变质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及变质岩和花岗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值结合地质事实,证明这套变质岩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组成等方面,论述了新甫山奥长花岗岩的特征,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成因。并与国内外相应岩石的某些特征进行了类比,认为新甫山奥长花岗岩比较典型,成因类型与同熔型花岗岩相当。其与鲁西广泛分布的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一起构成了该区的TTG花岗岩系列。文中还结合国外学者对奥长花岗岩产出地质环境的认识,佐证了泰山群为太古宙绿岩带。  相似文献   

4.
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中的紫苏辉石王青石花岗岩套位于桂东南海西-印支褶皱带,富含堇青石、紫苏辉石、石榴石、矽线石、红柱石、刚玉等。矿物组合复杂,成因多样,可划分为岩浆结晶成因、变质残留成因和反应成因3种类型。根据各类岩石中矿物的特征分析,认为岩套中的花岗岩类岩石部分来源于泳熔花岗岩桨的源岩不熔残余,另一部分来自由岩捕虏体变质后又被熔浆改造的不熔残余。是由区域变质岩经不同温压条件,不同深度深熔作用形成的壳源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呼鲁斯太幅和古拉本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地区太古代贺兰山群中-高级变质岩中早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和填图。在此基础上,从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详细研究,把早元古代花岗岩划分出7个单元,并将其中的5个单元归并为两个超单元。  相似文献   

6.
崤山地区原“太华群”由15%的变质表壳岩和85%的变质花岗岩组成。变质花岗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通过对变质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崤山地区太古代变质花岗岩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TTG岩系类似。根据野外接触关系和一组锆石Pb-Pb蒸发年龄(2451Ma),确定其成岩时代为太古代。  相似文献   

7.
猫儿山、越城岭花岗岩为桂北地区较大的岩体。对其成因前人曾有“壳源重熔型”、“陆壳改造型”等论述,多见于对南岭或广西花岗岩总论中,而以该两岩体为专题研究尚少;对岩体中片麻状花岗岩带成因前人曾有“动力变质”的论述。近年来有人提出过以“混合岩化成因系列的定向构造构成该片麻状带的主体”的成因论点“。通过1:5万  相似文献   

8.
焦家成矿带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矿体控制深度已超-2 000 m,至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超千吨。焦家成矿带为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通常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对矿体群进行划分,将下盘蚀变带最外层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中的矿体划为Ⅲ号矿体群。以往对-1 000 m以上矿体的矿体特征及成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剖析,但其深部Ⅲ号矿体群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搜集焦家成矿带中段各矿床的勘查化验资料,针对焦家成矿带浅部、中部及深部的Ⅲ号矿体群的产出状态、矿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矿床成因,根据其宏观和微观特性加上化验结果,结合区内构造等因素对其矿体成因进行浅析,对深部Ⅲ号矿体群产出状态进行推测,指出Ⅲ号矿体群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集中期。认为深部Ⅲ号矿体群内含矿裂隙倾角集中在40°~69°、80°~90°,并且存在大量与主矿体倾向相同或相反的陡倾矿体。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蚀变相对较弱,其矿化以网脉状、细脉状、脉状及团块状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矿物形成温度研究及压力估算,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浆形成的物化条件是:P=0.7~1GPa,T=985℃左右,深度为32~36km。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及地质背景的分析,揭示其源岩为下地壳下部的基性麻粒岩。岩浆是源岩发生24%左右部分熔融的结果.这与世界上很多环斑花岗岩有所不同,说明环斑花岗岩可具不同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花岗岩组合的研究方法,依据不同侵入体、不同单元相互间成因上的亲源性、空间共生性及构造环境的制约性,归属了十二个单元组合。将时空相互关联的单元组合归并为三种不同构造机制的花岗岩组合序列,并对其成因类型及系列作了论述。追踪研究了泥盆—石炭纪、二叠纪—中三叠世、中三叠世末—侏罗纪花岗岩源岩背景及成岩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贺兰山群由下到上划分为阿楞呼都格变粒岩组、柳树沟片麻岩组和秃鲁根钙硅酸粒岩-大理岩组。主变形期的构造事件为在南倾的北东东向倒转复式褶皱上发育着与其平行的区域性轴面面理、线理和逆冲型同变质韧性剪切带,其中又以塔什沟-柳树沟复背形和秃鲁根向形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在含金地层分布区,研究揭示隐伏岩浆热源活动特征及基底导岩导矿构造特征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技术关键。本文依据花岗岩体侵位动力学及热力学机制,阐明了线、环同现构造影像的形成机理及其所揭示的地质内涵,指出了环形影像构造成因的多解性,提出了如何从纷杂的“环、线”影像构造中提取出反映岩体侵位这一特定影像构造的原则及其重要性,以遥感技术为主导,综合应用地质、物化探技术,建立了“环状影像构造-斜磁化场-重力亏损场-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中心的多元信息同现”隐伏成矿花岗岩体的遥感综合判读模式,实现了遥感解译由模糊—定性—定量化的综合解译判读过程。论证了东秦岭一些地区存在着规模宏大的燕山期浅隐伏成矿花岗岩体,并定量解译了隐伏花岗岩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指出金及其伴生元素的含矿热液活动受隐伏岩浆活动及基底导岩导矿构造双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西峡二郎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作者认为岩体为岩浆成因,且其源岩为宽坪群的变基性火山岩和变泥砂质岩石。用G.Faure(1986)给出的简单二元混合方程,通过对Sm-Nd同位素的计算得出二郎坪岩体由约64%的变基性火山岩和约36%的变泥砂质岩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4.
贺兰山群变质杂岩是晚太古代的一套孔龙岩系,在其中发育了一条东西向延伸的假玄武玻璃岩带。其产状特征、碎斑的熔蚀结构、基质的长石微晶和球粒结构表明,它是由岩浆结晶而成。这种岩浆形成于古地震带中,与滑动面高速运动摩擦生热有关。岩浆成分是安山质的,熔融是过热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深融温度可达1400℃以上,深度可能不足1km。  相似文献   

15.
商南花岗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北侧,属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I型或S型花岗岩的双重特征,属于H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上,又具有火山弧型和同碰撞型花岗岩特点,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形成于华北与扬子古陆块在晋宁期由活动陆缘向碰撞带构造环境转变过渡时期,岩石构造类型属碰撞前(火山弧型)-同碰撞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三叠纪贺兰山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沉积盆地。盆地中充填有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及湖泊体系的沉积。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古地理格局均受边缘断裂作用所控制.盆地的西及西北部边缘为断陷沉积边缘,东南边缘为自然超覆边缘。  相似文献   

17.
北秦岭造山带狮子坪地区出露部分海西期花岗深成岩体。通过1:5万狮子坪幅区调,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本文从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其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并对岩体变形组构进行分析,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与金矿关系密切的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及郭家岭斑状花岗岩和与金矿关系不大的玲珑中粗粒花岗岩具有不同的矿物包裹体类型、包裹体成分、盐度及包裹体均一法、爆裂法温度和压力。这些差异是由它们不同的成岩方式造成的,也就是说,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和郭家岭斑状花岗岩来自交待作用,而玲珑中粗粒花岗岩则来自重熔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