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秦岭EW向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太行隆起的复合部位,褶皱、断裂发育,地层倒转。分布地层为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岩浆活动以燕山期酸性岩浆侵入为主。着重论述Mo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富集规律及Mo与共生元素的关系、形成过程和异常形态。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论吉林省韧性剪切带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建波  毕守业 《吉林地质》1995,14(1):29-34,14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较深层次的变形产物,具有特殊的构造特征,吉林省韧性剪切带主要分布于前寒纪和古生代变质岩系中,本文论述了吉林省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讨论了韧性剪切带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湘西浅变质岩系中钨锑金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湖南西部钨锑金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内,赋存于元古宇浅变质岩系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种组合为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W-Sb-Au,Sb-Au,W-Au和Au、Sb等矿床成矿系列。各矿床具有相似的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形成规律及成因机制。在元古宇浅变质岩系中控矿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带)是金矿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4.
丹巴地区变质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p-T轨迹的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巴地区变质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p-T轨迹的构造意义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动热变质作用,P-T轨迹,构造环境,丹巴地区丹巴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与松潘一甘孜造山带过渡带的中段,丹巴弧形构造带之西侧。该区变质岩分布很广,...  相似文献   

5.
雷公山地区系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古隆起区,即雷公山复背斜,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该区位于不同时期逆冲推覆滑脱面发育的昂因断层、西江断层之间,两断层间发育的过渡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构造系统,控制了雷公山锑矿带的分布;斜列的次级背斜所显示的构造高  相似文献   

6.
七二年以来,在“老变质岩铜矿”专题科研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看法:我国老变质岩系中的层控型铜、铅、锌、硫、钴、铁、硼等矿床,大多数是变质—混合热液矿床。它们被控制在回曲构造里。回曲构造是老变质岩系的特征构造。回曲构造(ω构造) 老变质岩系的地质构造,常用“复杂”来形容,认为是多期构造迭加的结果。已知区域变质作用(包括混合岩化作用)同时产生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塑性—流动构造,与沉积岩系的有很大不同;老变质岩系的构造与寒武纪以来的地槽褶皱  相似文献   

7.
黄玉霖 《福建地质》2010,29(3):217-223
武夷山仙店—浦城渔梁逆冲构造带发育于崇安火山盆地东缘,呈北东向展布,由盆缘逆断层为主体,局部具推覆特征。断裂下盘以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系为主,上盘主要分布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和南北向中酸性侵入岩,构造性质与地层岩性的差异导致其成矿作用不同,逆冲断裂与火山岩系控制铀成矿作用,推覆构造与变质岩系影响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松溪新厝多金属矿产于武夷成矿带龙北溪(岩)组、东岩(岩)组变质岩中,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控矿、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及矿床成矿规律等分析,认为该区是寻找铅、锌、银、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他什店煤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什店煤田位于库尔勒市东北十八公里,焉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西南缘.盆地南北两侧为东西向构造带所限,西南和东北两侧为北西西向构造带所截,形成一个轴向呈北西向延伸的菱形山间盆地.其中沉积了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新生界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主要出露于盆地西南侧,在哈满沟、他什店一带,元古界变质岩系直接掩覆其上.中生代以来,该区经过多期构造变动,不同期次的构造彼此迭加,相互干扰,构造较为复杂.该区经过几年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煤田内出现几组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构造形迹进行了研究,初步搞清构造分布规律,扩大了煤田范围,证实勘探区是一个大型煤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主要构造变形特征是:线型韧性剪切带及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一般都遭受了多期变形、变质和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显生宙再造作用强烈,发育各种类型的穹隆构造。这些特征反映了前寒武纪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和水平运动为主的构造体制.据构造置换、构造组合样式等划分出五种变质岩系构造类型,并对它们的制图原则和研究方法,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太古宙变质岩系岩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发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其太古宙变质岩系分布在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及阿尔金山前。铁克力克可能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的存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代变质岩出露较全,由古-中太古代及新太古代变质岩组成:阿尔金山前、南天山及中天山尾亚地区均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分布。太古代变质岩系由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岩系)组成,前者往往呈规模不等的包体散布在变质深成岩中。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和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相为中深变质的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具中深部构造相的塑性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小青山地区的钠长岩进行了初步探讨。该区的钠长岩主要受构造控制,分布于破碎带及其两侧,具有从中心到围岩的对称分带性特征。钠长岩中存在大量的交代残余结构。通过岩石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通过Q型群分析表明:该区的钠长岩化学成分复杂,且与干枚岩/板岩有一定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区的钠长岩为热液交代的产物,其被交代的原岩主要为古元古界的一套富含Si和Al的浅变质岩系。区内的铜(金)矿床与钠长岩的形成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浙江陈蔡群变质岩系分布于绍兴—江山断裂带南东侧。与其它前寒武纪地体一样,在陈蔡群变质岩系中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成为省内寻找贵金属和多金属矿床的最有希望的探查远景区之一。因此,对陈蔡群变质岩系的基础地质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变质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矿物对氧同位素温度计应用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对研究该区变质作用及与其有关的矿床提供可参考利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自1962年北京密怀地区原张家坟群变质岩系曾一直被认为是一单斜构造,直至70年代中期,人们才逐渐发现了许多褶皱构造的迹象。为了查明该区区域构造格架,重新建立地层层序,北京市地质调查所三队自1982年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由于所有变质岩(除伴有强烈交代作用的变质岩,如各种交代蚀变岩石和混合岩等外)都是原岩在相对封闭条件下,经变质作用的产物,其成分变化是等化学的。一些变质岩的岩  相似文献   

15.
浙江银坑山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成矿地质背景银坑山金银矿床产在浙江东南中生代火山岩地区下伏前泥盆纪陈蔡群变质岩系中。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按板块构造观点属江南古陆东南侧陈蔡—遂昌加里东岛弧型优地槽褶皱带。该区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伏陈蔡群变质岩系和上覆中生代火山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库首区分布着许多大型滑坡 ,在空间上具有丛集性规律。为探明滑坡空间上丛集性与线性构造关系 ,并查明线性构造的发育特征 ,采用了SPOT卫星像片线性构造解译及线性构造密度统计和失真指数分析方法。结果显示 ,滑坡密集区与线性构造的高密度区有较好的吻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谭长伟 《地下水》1992,14(2):115-118
本文在简要介绍变质岩区地下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胶北隆起古老变质岩系为例,详细阐明了变质岩区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岩性及岩脉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指出了地下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8.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浆、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制较为明显,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的绿片岩、压扭性断裂及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应是本区铅锌矿床找矿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我国西部周边毗邻地区主要褶皱系及该区的火山-成矿建造特征、演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规律。指出该区与火山活动有关金属矿产是丰富的,主要有铜、铅、锌、铁、金、钼和铀等。成矿时代有7个,主要分布于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天山、中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北印度地区。该区构造-火山-成矿建造的演化趋势与时空分布规律表现了从晚前寒武纪至新生代、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至阿拉伯海北海岸的3个有序演化。在对比我国有关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之后,提出了我国有关地区的一些找矿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20.
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内部及其北缘,出露仅经过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浅变质岩系。通过对该浅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这些浅变质岩系与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为扬子板块俯冲过程中被刮削下来的构造残片,构成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加积杂岩。在此基础上,厘定了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成因模型,并对苏鲁造山带的东延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