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水质监测技术管理,保证水质资料质量,使水质监测尽快地按统一的技术规定开展工作,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于今年5月25日至29日在上海召开了水质监测技术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京、沪、吉、苏、湘、滇六省(市)水文总站及流域机构和华东水利学院的水质监测业务负责人等共18人。会议主要议题是:1.检查、交流“水质监测技术讨论会”各专题的分工准备情况;2.商定“水质监测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分工及编写进度计划;3.讨论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研究的组织分工。  相似文献   

3.
解伟  王明明 《探矿工程》2017,44(10):18-21
随着地下水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单孔多层监测井技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监测工作。CMT监测井就是其中的一种,该技术采用了新型成井结构方式,能够实现单井监测多层地下水,分层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有一井替代多井监测的特点,能够降低建井及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利用CMT多层监测技术,在黑河中游进行地下水多层监测,根据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水文地质分析,验证了CMT技术在地下水多层监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水环境监测是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水质现状,科学预测水质发展趋势。而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必要环节,对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水平有着积极影响。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和具体做法,期望对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加强水环境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玉华赵学民  周怀东 《水文》2004,24(3):54-55,61
介绍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工作流程、分析方法、监测参数及监测范围,分析了其主要优点和不足,指出了需要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我国地下水监测站网、监测技术、监测管理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针对目前地下水专用监测井稀少、密度低、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就如何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提高地下水信息采集与传输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提高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4)
地下水是当前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来源,对其水量、水质、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意义重大。而单孔多层监测技术有效避免了传统勘察孔投资大、工期长等缺点,在当前地下水监测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以新疆头道沟流域地下水监测为实例,介绍了单孔多层技术的设计、施工、监测方案等内容,为以后类似的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河水质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文 《地下水》2008,30(1):61-64
对目前水质监测的站网、监测项目、监测的方法,阐述了传统及非传统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辽河流域铁岭段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对辽河铁岭段的地表水水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丽莉  武中强  张卓 《地下水》2010,32(2):68-70
介绍水质在线监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大浪淀水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通过建设大浪淀水库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大浪淀水库水质的实时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包括:PH值、氨氮、溶解性总固体、浊度、蓝绿澡等八项指标,为保护供水水源地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6)
水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其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需求物质,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们对水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使得很多水资源开始进行水质检测。我国的水质检测有多种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在我国水质检测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其技术在实际水质检测中,可应用的范围广,且检测的准确率也很高。本文主要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做了相关的阐述,并详细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研究发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水质进行相关的检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水质中含有的农药和各种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出来,且其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较高,合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也有利于保证我国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同时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对我们的生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地球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资源,无论是自然界生命还是现在工业发展,没有一项不与水产生联系。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水资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受到了严重影响,水质监测成为人们保证水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水资源进行水质监测,可以直接分析出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含量、种类,有利于工作人员结合水源实际污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水源质量的保证和工作人员的水处理工作。本文简要阐述了水质监测的目的,进一步探究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具体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水质监测事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事件的频发,造成水质循环使用价值降低。而化学需氧量是检测水质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代表性指标,也是水质监测的必测项目。为了提高水质化学需氧量检测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此次研究对紫外光谱法在水质化学需氧量检测中应用,在紫外光谱法检测方法原理之上,设计了水质需氧量检测系统,之后通过邻苯标准溶液实验与对实际水样的检测验证,得出检测的化学需氧量数值与实际数值之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紫外光谱法在水质化学需氧量检测优点突出,日益为人们所青睐。  相似文献   

13.
潘德元 《探矿工程》2014,41(11):1-4
多通道地下水监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地下水监测成本。多通道监测井成井井管是采用HDPE材质挤出若干通道的连续管材,在每个通道指定位置加工窗口,对应相应的地下水监测层位,并设计合理的填砾止水厚度。根据多通道地下水监测井特点,研制新型的止水材料。采用该种地下水监测技术,先后在北京、天津、甘肃等地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与传统地下水监测技术相比,节约了占地面积、减少了钻探进尺,与国外CMT地下水监测技术对比,适用范围更广,建井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武健强 《世界地质》2015,34(3):862-869
运用精密水准测量、自动化监测、GPS测量、In SAR监测、光纤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工作。随着地面沉降时空动态的不断演变,不同监测技术手段的应用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需要探讨动态变化的地面沉降条件下不同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并以此建立更为高效、可靠的监测方法体系。笔者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提出应根据工作程度实施各种监测技术方法搭配及集成应用的监测方法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位、水质监测工作现状。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我市用水结构正发生较大变化,城市发展和水情变化对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优化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信息集成共享水平、实现监测与监管的有效联动、不断推进京津冀地下水监测数据联网共享等主要任务,为下一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污染调查多级监测井建造及取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级地下水监测井能够在一个井内监测多个深度段水质和污染状况,在场地污染调查污染羽三维描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口多级地下水监测井可等同多口单管监测井,节约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本文在实地典型污染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多级监测井建造及其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6,(4)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由此导致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必要。生物监测技术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在水环境监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点,首先概括性介绍了生物监测技术与水环境监测,随后对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促进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黄河水体中的大量泥沙,除本身含有污染物质外,且具有吸附污染物的性能。过去黄河水质监测某些项目采用浑水测定,所得结果是包括泥沙本身和所吸附的污染物质。当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质评价时,就出现了评价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不符的矛盾。为了使水质监测工作能满足水源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应根据黄河特点,对采用清水或浑水测定进行研究,使提供的水质资料更符合黄河水质的客观实际,更好地为水源保护和生产、生活服务。本文首先对黄河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讨论清、浑水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索采煤地表沉陷的高新监测技术方法是推动采煤沉陷监测的重要工作,无人机载LiDAR采煤塌陷监测技术是无人机与LiDAR构建的一种新型低空三维空间测量技术。以宁东煤炭基地马莲台煤矿采煤沉陷区为例,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监测技术获取了2017年4月及8月2期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数据三维建模和沉降信息提取,得到了地面沉陷情况的三维立体图,监测出了3处地面沉降区,并利用实测水准点和已有GPS自动监测站数据,对该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LiDAR监测技术方法可满足采煤塌陷的立体监测需求,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未来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全国重点矿区矿山遥感监测综合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山遥感监测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国情调查工作。通过5年的遥感调查与监测实践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山遥感监测基本理论,基本建成了矿山遥感监测技术体系,编制了《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指南》,为全国重点矿区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方法技术基础。通过对历年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全国重点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环境、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等诸方面的规律,为全国矿政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决策数据和技术支撑。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