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家军  柳振江  苏文超  杨艳  石龙 《矿物学报》2007,27(Z1):277-278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具有生产碳酸钡的毒重石矿床:英国Settlingstones、土库曼斯坦Karakala和我国大巴山一带.关于毒重石的形成机理问题,一般认为是在先形成重晶石的基础上,由CO32-交代重晶石而形成的(Sidorenko等,1947;Chamberlain等,1986;Hancox等,1934).针对我国大巴山一带的层状毒重石的成因,一些学者提出了交代作用、陆源化学沉积、生物沉积、火山热液沉积和热水沉积等观点.然而,在我国大巴山一带的毒重石矿床中,普遍存在由毒重石与硅质岩、毒重石与重晶石相间而构成具有截然界线的条带状、层纹状、软变形状等沉积构造.这些特征用"交代成因"(包括成岩交代)观点是难以解释的.生物沉积、火山沉积、热水沉积等作用对毒重石矿床的形成均可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这些成因观点均没有对由比重相近的毒重石、重晶石两种矿物分异构成典型沉积构造的原因进行具体解释.作者通过对毒重石、重晶石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后,提出了毒重石矿床的新成因观点--水溶液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床的若干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床的成因有沉积和热液两种观点.沉积成因论之间和热液成因论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歧.本人以矿区多年收集的资料为基础,于一九七六年提出了"中温热液成因的后生矿床"的看法,并提出"矿液主要与隐伏深处的富钠花岗岩有关".现仅据近几年收集的折、火、小、铜等四个矿床的有关资料作进一步阐述,以供参考.有关白银矿田的地层、构造等方面的论述文章较多,本文不作详述.矿体与围岩的关系不少论及本矿床的文章,皆有"矿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或"矿体形态、产状受岩层片理控制"的提法,也就是说矿体产状与围岩片理产状一致,并作为沉积说的证据之一.但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以折区为例,围岩片理走向为北东80°南西70°左右,矿体为  相似文献   

3.
<正>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国内首例独立大型钴(金)矿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时代归属、含矿岩性、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构造环境、钴富集成矿机制、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关于该矿床含矿地层时代归属、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类型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该矿床的成因存在"层控-改造成因、海底喷气沉积成因、多成因、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因和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等多种观点。导致对该矿床的成因存  相似文献   

4.
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是中条山地区具重要意义的铜矿类型之一.矿床以严格受地层控制、品位高、并伴生钴、金为特点,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对此类矿床的重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该类型矿床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沉积变质及火山-沉积变质等成因观点.本文仅就中条山地区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对该区矿床成因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论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沃溪金锑钨矿为一大型综合矿床,过去多数人认为属中低温热液成因.1974年7月,涂光炽教授来矿考察,首次提出“再造矿床”的成因观点,从而促使人们再实践、再认识矿床的成因问题,并开拓新的找矿领域.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世强 《地质论评》1981,27(4):333-340
大宝山层状多金属矿床,过去认为是“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随着该区勘探工作的深入及矿床开采所获得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成因,曾提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复生矿床和叠生矿床两种观点。本文分三个方面就矿床的成因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矿床的多成因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床成因一直是从事矿床工作的生产、教学和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可以说自从矿床学开始萌芽以来,无论对矿床成因持何种观点,内生或外生、岩浆或冷水,一般都是单一的成因论者.只有对少数矿床,如某些沉积变质矿床、沉积-浅变质-风化壳型富铁矿床等,才认为不同的、相隔时间很长久的地质作用在成矿全过程中都很重要,即这些矿床是多成因的.过去,对大多数矿床持单一成因观点,这是不足为奇的.我们在野外看到的只是长  相似文献   

8.
谢齐文 《安徽地质》2004,14(4):318-320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北缘,是327地质队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个大型富铁矿床.过去对该矿床成因的认识,曾有过三个观点:一是矽卡岩型铁矿,二是火山热泉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三是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1995年327队汪祥云等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确定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  相似文献   

9.
Y.A.阿萨纳利耶夫最近著文指出,只有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沉积火山岩中的铅锌矿、铜矿、黄铁矿型多金属矿以及黄铁矿矿床,才属于层状矿床.这些矿床中集中了世界铅、锌探明储量的65%,铜储量的45%.从成因观点看,层状矿床可划分为四类:①远成热液矿床,②沉积矿床,③复成矿床和多成因矿床,④外成后生矿床.层状矿床矿石的原始同生性质的设想,已被许多新的实际资料所证明.有人提出,陆地上的岩石,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液作用,是矿质的来源.矿质在沉积阶段之后,经受了成岩作用、破坏作用、变生作用等改造作用.关于层状矿床的成因,提出了同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南沃溪矿床是扬子地台南缘江南元古代造山带内产出的为数众多的钨-锑-金的建造矿床的典型代表。有关该矿床的成因,曾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成因、变质热液成因、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热液成因、热卤水沉积.变质成因、层控构造动力再造成因等观点。我们的研究表明,沃溪钨-锑-金建造矿床系晚元古代弧后拉张环境下盆地喷发热流体同生化学沉积的产物。本仅从组构学和岩矿石及流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东川铜矿的地层岩石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川铜矿是一个赋存于浅变质岩系内白云岩岩层中的似层状铜矿.有关单位在为国家探明了大量铜矿资源的同时,对该铜矿的成矿规律、找矿标志等方面都做了不少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矿床的成因,提出了"沉积变质"成矿的看法.1972年,我专题组曾赴矿区学习,并进行了短期野外工作.本文是在学习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对含矿岩系岩石特征的研究、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等资料,对成矿特点、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等问题提出的初步看法,并认为该铜矿属于火山-沉积  相似文献   

12.
太白金矿品位低、易采、易选、其成矿地质特征比较独特,使其成因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的观点有岩浆热液成因和喷流沉积成因。但作者从太白金矿的大地构造位置,赋矿层位特点,西坝岩体及其它岩脉和矿床成因矿物学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因观点,即太白金矿成因类型的“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3.
东升庙是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的一个特大型铅锌硫矿床。在对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海底喷流沉积成因观点,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引言层状矿床的成因,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矿床成因的学者们的一个争论问题:有的赞成是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发生沉淀的,另一些则认为是由于后来的交代作用形成的.对于这种典型矿体的观点上的分歧,就需要一个快速辨别法帮助勘探地质人员来确定矿床的成因类型,使他们能拟出一个完美的评价计划.斯坦顿曾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辨别层状矿床在沉积过程中的交代作用与沉积作  相似文献   

15.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喷流沉积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伴生的银、镉、铊、硫铁矿、天青石、石膏等也有很高的工业价值。目前,对其成因有较大的争论,多数人支持沉积-改造观点。笔者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与研究,初步提出了陆相喷流沉积成因的认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八家子铅锌矿矿化蚀变分带特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董永观 《矿床地质》1986,5(4):82-93
八家子铅锌矿位于辽宁西部建昌县境内,是以开采铅、锌、铜和银为主的中型多金属矿山。曾有不少单位在矿区进行过地质勘探和矿床研究工作,对该矿成因提出了矽卡岩成因、岩浆热液成因、沉积改造成因和层控矿床等不同认识。本文以矽卡岩成因观点,着重研究讨论矿床矿化蚀变分带特征、矽卡岩化与矿化的成因联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以矿区内北西向成矿断裂带作为讨论重点。  相似文献   

17.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尚未出现侵入岩体,故对其成因认识有中低温远成热液、深岩浆源热液、沉积-改造等观点。近年来,又有二元二次层控、叠生层控、沉积-热液叠加层控、多源层控等观点。笔者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应属壳源-后成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栖霞山式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晚泥盆世是广西沉积锰矿最主要的成矿期之一.多年来,许多单位曾对广西晚泥盆世锰矿进行了研究工作,积累了较多的资料,但对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却说法不一.本文试图从地球化学的观点出发,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探讨广西晚泥盆世锰矿的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重点研究了有指示意义的某些微量元素在含锰岩系及锰矿层中的分配、分布、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琳  王承尧 《地质科学》1981,(3):203-211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从事层控矿床的科研工作过程中,单对层控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历史现状,趋势等作过一些拾零集碎的工作,鉴于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综述或评述性报导为数极少,刘宝珺教授所著“关于层控矿床研究的评述”一文,从沉积学观点出发,对国内外层控矿床研究所涉及的概念,理论及新的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