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在居民所受到的天然辐射作用的总剂量中,氡及其子体的吸入占有主要部分。在进行综合生态测量时,在俄罗斯的不同地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的测量;这些地区是:圣彼得堡地区、俄中部地区和阿尔泰地区。使用了以径迹蚀刻和活性炭探测器为基础的剂量计,对环境氡浓度进行了测量;这是两种适用的低成本方法。以0.5的平衡系数和推荐的0.061mSv/(Bq/m^3)有效测量当量系数计算了氡子体活度和有效剂量当量。在21个村镇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介绍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经α衰变后产生的α粒子的反冲现象、团簇理论和自然电场,分析了砂岩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磁化率、自然电位的变化等,对砂岩铀矿勘查的氡及其子体异常解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与团簇现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氡及其子体密度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具有明显的上运移能力,这不是用外因可以阐述的现象,而有其固有的内因,其机理是;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多为α辐射体,它们放出的α的粒子减速后为^4He,能与氡及其子体和母体形成复合团簇。氡很轻,当其复合团簇浮力大于重力时,团簇便会自行上升,成为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内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05~2007年用DHZM—Ⅰ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环境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测量。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及其子体浓度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在居民区,扣除本底后,未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有效剂量当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笔者还对该矿山的平衡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理想条件下氡及其子体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实验入手,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静态,易于重复观测的CD-1α杯测氡方法,在室内较理想条件下,研究了氡及其子体自身固有的运移规律,主要发现是:氡及其子体比重很大;但在理想空气中,它向上运移能力与向下运移能力相似,甚或超过,而远远大于横向运移能力。其规律是:氡及其子体向上运移的贡献大于45%,向下运移不及45%,扩散作用小于10%。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特征及其形成的机理,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的地质特点、U-Ra平衡、粒子反冲、团簇效应和自然电场等,对砂岩型铀矿床上氡及其子体异常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 PRM-2100氡子体监测仪对重庆市丰都县雪玉洞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进行连续12个月的监测。研究表明:(1)雪玉洞洞内氡子体平均平衡当量浓度为2135.7 Bq/m3;取平衡因子为0.5,则其平均氡浓度为4271.4 Bq/m3;(2)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及洞层越高,浓度越高的特点,而且氡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变化与洞内温度变化相关性不明显,但与洞外的相关性则较强;(3)雪玉洞游客因吸入氡子体所致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02 mSv/a,只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产生危害的年有效剂量界限值(1.30 mSv/a)的1.54%,因此短时间游览对游客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洞穴讲解员、保安、拍照人员在洞内工作时间较长,接受氡子体照射的年均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7.69 mSv/a、11.96 mSv/a、59.48 mSv/a,均高于UNSCEAR 的年有效剂量。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科学地制订出他们的年工作时间上限;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或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居室氡气污染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氧的性质、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以及氡子体的动力学性质,分析了氡的危害及其机理,并提出了室内氧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氡及其子体测量在东胜砂岩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地区氡及其子体的测量及对异常形成机理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东胜地区实测资料表明了氡及其子体低值异常对应成矿相对有利的地段, 说明了解释方法的有效性, 为充分发挥攻深能力强的氡及其子体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介质中氡运移的异常现象与α衰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氡在不同介质模型中的运移情况,实验得出:氡及其子体在竖立的封闭空气模型中,运移距离大大超过27m,远远超过扩散作用达到的范围;在空气、砾石、水和砂介质模型顶端,氡及其子体均呈阵发性而不是连续性变化。出现这些异常情况,是由于氡及其子体的产生与α衰变有关,α粒子系^4He,它能与氡及其子体形成He-Rn等团簇现象引起的。借助来自铀矿石的氡比来自液体镭源的氡具有更强的向上运移能力,论证了He-Rn团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Radon concentrations in high background radiation areas in the south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s in China, especially ^220Rn concentra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 Therefore, measurements of ^222Rn and ^220Rn concentra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e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large size collector of radon progeny and its applications. The collector is a sheet of polyvinyl chloride fiber with electrostatics of (-500 V)-(-700 V). Its size (60 mm in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ose of others (26 mm in diameter) that work with the same principle. The collector is more effective to adsorb radon progeny than most of others. The equipment of ZnS(Ag) Scintillation Counting System is available for large size collectors to detect radon progeny. Therefore, its sensitivity of measure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alf lives of radon progeny, and based on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s, a formula for discrimin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222Rn and ^220Rn concentrations is deduced. The ^222Rn and ^220Rn concentrations were surveyed with electrostatic collectors of radon progeny on the campus of commercial school and some other areas in Hainan, southern China. Neither ^222Rn nor ^220Rn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high. However, several faults underground were delineated. The collector is also used to study radon transport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don changes regularly with date when it has transported for a certain distance. Velocities of radon migration in the four media are quite different. Radon migrates more quickly in vertical tube than in the horizontal tube.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05~2008年期间,用REM-III型氡析出率仪和DHZM-I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铀矿山的工作场所和居民区分别进行土壤(岩石)氡析出率和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并应用适当的估算模式估算氡吸入所致公众年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随着对辐射环境治理工作的加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浓度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在居民区,也没有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剂量超过核工业辐射环境质量评价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平原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条氡浓度剖面进行了测量,发现北部地区氡背景值要大于南部,东向西方向氡浓度变化起伏频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土壤母质、地层以及断裂的影响,发现断裂是影响北京平原区氡浓度高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莉  朱立 《岩矿测试》1999,18(1):1-6
氡的地质潜势是环境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地质背景出发快速评价氡浓度水平的有效方法,氡析出率是反映氡地质潜势的最好参数,根据放射性元素分布规律,地质背景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建立了计算氡析出率的理论公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区氡的地质潜势分为四个不同的区,不同潜势区中室内氡浓度水平发生相应变化。说明通过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可以确定室内氡浓度水平潜在高值区。  相似文献   

15.
氡是气态的放射性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的孔隙中、地下水中和空气中。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氡被吸入人体后所产生的内辐射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部分煤矿氡浓度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矿井氡浓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监测方法和评价意见,从而有利于对矿井氡的监测与治理,并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氡气测量的原理和氡气异常与不同地质现象的关系 ,提出了氡异常的判据与特征 ,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氡气测量在工程地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铀矿山11个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和大气氡浓度的测量及氡所致年有效剂量估算表明,该矿山正在使用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值均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水平,只有退役治理后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在管理限值以内;矿山废石堆场产生的大气氡浓度值为72.35Bq/m3,其所致的年有效剂量值为0.69mSv。  相似文献   

18.
氡与氡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常桂兰 《铀矿地质》2002,18(2):122-128
本简述了氡的物理,化学特征和射气作用,介绍了氡测量方法,着重阐述了非矿山氡积累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与防治,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说明了人类对氡危害的认识过程,提出了对环境生态评价及对氡侵害人体健康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居民住宅和单位用房中氡的来源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慧山  谈成龙 《铀矿地质》1996,12(2):104-110
本文讨论了人类正常生活环境中氡的来源及产生的机制、氡对人体的侵害、以及防氡降氡的某些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