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判断罗兰-C脉冲峰值的算法作了改进。对加有噪声的近距离罗兰- C脉冲仿真信号的采样值用改进的算法进行计算后,可识别信号周期并给出相位编码信息。对改进后的算法的有效性用MATLAB进行了验证,并用MODELSIM对改进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改进后的算法初步实现了对近距离罗兰-C信号周期识别的数字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辅助电子学系统是氢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对佘山VL BI站的两台氢钟的辅助电子学系统进行改进。本文给出了改进方法与改进后的测试结果,真空钟罩的温度稳定度估计为±0.01℃或更小,也给出了应用于VL BI实验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上海天文台氢原子钟腔-泡结构的改进,改进后的近实体型腔-泡结构的特征和漂浮板滚柱结构以及贝氏弹簧在消除系统中应力所起的作用,同时还介绍了储存泡设计的改进,改进后的腔-泡整体结构频率温度系数的实验数据及储存泡内表面涂敷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VLBI的SOLVK软件系统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工作;1、编制了Make-Process程序;2、改进了CALC软件中的相对论时延;3、建立了残差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数字声光频谱仪通过鉴定之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进。对电系统和声光系统频率响应进行了综合补偿,改善了整机频率响应。提高了时间分辨率。软件改进增加了频谱仪数据采集功能,并使它操作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程序覆盖法在人造卫星轨道改进程序中应用的一个例子。文中扼要叙述了覆盖的基本思想,给出了轨道改进程序的覆盖树结构图,以及用覆盖描述语言写成的覆盖描述文件。  相似文献   

7.
本给出了用改进后的视向速度成员确定方法对8个Abell星系团进行成员概率计算的具体结果。从团天区内场星系的分布情况来看,改进后的成员确定方法明显地改善了使用原方法所出现的场星系向团中心聚集的不合理现象,对有效性指数E的分析表明,方法改进后,星系团成员确定的有效性也有整体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精密定轨用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锡生 Shum  CK 《天文学报》1997,38(3):303-3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精密轨道确定的地球大气模型误差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改进 大气周日峰角的技术,有效地补偿了大气密度模型的误差,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意义.与传统 的每圈改进一次加速度的方法比较,轨道确定达到了相当的径向精度,且避免了轨道改进参 数间的相关性,同时解算参数的数量也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9.
吊装悬挂系统是BPL长波授时发射天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在天线体升降时,吊装悬挂系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定滑轮组原结构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详细介绍了定滑轮组改进后的结构设计。事实证明,改进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近地卫星轨道改进的计算过程,并给出云南天文台轨道改进计算和紫金山天文台轨道改进计算的一组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电离层、对流层中电波折射引起的射电天文观测及卫星测地中的各种误差及各种改正方法和它们的精度。 对流层影响的主要改正方法是实测大气温度、压力等参数,用数学模型计算。电离层影响的改正目前有三种方法:一是实时测量电离层主要参数——电子总含量的变化,然后用数学模型方法改正。二是采用双频同时观测的手段来消除电离层折射的影响。三是采用自校准方法。文中还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自校准方法——常规自校准方法和多余量自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云南天文台2130MHz太阳射电望远镜中频放大器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2000Mc太阳射电望远镜本机振荡器改造的基本原理,以及本机振荡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表明主要技术参数达到了原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主要在短厘米波长的全球VLBI观测,已经发现强射电类星体4C39.25在十秒差距尺度结构中的视超光速运动,其运动学图景表明该源是一个很特殊的视超光速源.近几年已提出了若干模型,试图解释这特殊的运动图景.报道不多的百秒差距尺度的VLBI观测,很可能有助于检验提出的模型.本文介绍用欧洲网及上海25m天线,在18cm波长对4C39.25所作的VLBI 成象观测的初步结果,显示百秒差距尺度复杂结构及可能存在的视超光速运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并参照当今各河外射电源观测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组建了1988至1993各年度的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即N-Cat系列综合表。检验结果表明,N-Cat系列表中坐标系是统一的,其指向维持精度高于0.1mas,明显好于A-Cat系列表和IERS系列表,这充分肯定了弧长差选源方法和共同基本源指向维持模型的优越性。文中部分结果显示,1992年与1993年的IERS综合表之间存在显著指向差异,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京天文台具有CCD终端的60cm光学望远镜(V波段)观测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得到了0716+714和0839+187精确的光学位置。参考星表采用拉帕尔玛(LaPalma)的18cm全自动子午环观测资料编制的CAMC星表,该星表是FK5星表系统。两颗源位置的内符精度约为0.″19,与其他作者给出的光学和射电位置观测结果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马春玉  黄光力 《天文学报》1995,36(3):309-313
本文作者用相对论电子束在等离子体中运动时的色散关系讨论了纵向传播的波模的稳定性,发现静电Langmuir波和Alfven波是不稳定的,并计算了其增长率,而高频电磁模和硝声模是稳定的。相对论电子束激发的Langmuir波和Alfven波的不稳定性可用于解释射电喷流中相间的热斑、粒子再加速、辐射机制以及能量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IERS的RSC 88C01实现过程中在有关基本源选取和参考架定向确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它们对IERS天球参考架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天球参考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云南天文台微带功率晶体管放大器在太阳射电快速记录系统中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性能,并给出了放大器的线路图和最初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S. Close  P. Brown  M. Oppenheim 《Icarus》2007,186(2):547-556
High-power, large-aperture (HPLA) radars detect the plasma that forms in the vicinity of a meteoroid and moves approximately at its velocity; reflections from these plasmas are called head echoes. For over a decade, HPLA radars have been detecting head echoes with peak velocity distributions >50 km/s. These results have created some controversy within the field of meteor physics because previous data, including spacecraft impact cratering studies, optical and specular meteo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peak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to a set limiting mass should be <20 km/s [Love, S.G., Brownlee, D.E., 1993. Science 262, 550-553]. Thu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HPLA radars are preferentially detecting high-velocity meteors arises.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both modeled and measured head echo data using the ALTAIR radar, collected during the Leonid 1998 and 1999 showers. These data comprise meteors originating primarily from the North Apex sporadic meteor source. First, we use our scattering theory to convert measured radar-cross-section (RCS) to electron line density and mass, as well as to convert modeled electron line density and mass to RCS. We subsequently compare the dependence between mass, velocity, mean-free-path, RCS and line density using both the measured and modeled data by performing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fit. We fi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derived mass and velocity and show that line density i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mass times velocity3.1. Next, we determine the cumulative mass index using subsets of our data and use this mass index, along with the results of our regression fit, to weight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re does indeed exist a bias in the measured head echo velocity distribution, it is smaller than those calculated using traditional specular trail data due to the different scattering mechanism, and also includes a bias against the low-mass, very high-velocity meteoro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