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米保林 《西部资源》2013,(4):166+16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勘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和研究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制的推进,地勘单位融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地质工程勘察与施工等商业化地勘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股份制地勘单位的特征和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的步骤的阐述,针对地勘单位股份制改造难点,提出了地勘队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及推进股份制改造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琨 《西部资源》2013,(1):125-127
本文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现状,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作为基础支撑产业的地质勘探行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全工作在地质勘探生产中的重要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地质勘探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地勘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地勘行业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投资多元化、安全主体责任多元化,生产系统复杂化,以及地勘行业的特殊性,有必要研究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内蒙古的地质找矿突破要以整装勘查和集中勘查为抓手,实现找矿快速突破。要通过地勘基金合作勘查,盘活自治区地勘单位技术和闲置资本金,推动合作勘查的新机制,突破国有地勘单位用勘查经费养队伍的惯性思维,让自治区地勘单位"活"起来。要建立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地勘工作"合伙制"和奖励机制,以利益驱动为杠杆,通过地勘基金引导,激发国有地勘单位潜力,拉动社会资金进入矿产勘查领域,实现自治区地质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6.
地质队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曾有过风光不再的尴尬。但是,今天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赤峰市的一个在职职工不到500人的地勘单位——内蒙古地勘十院,市场收入和上缴利润分别是两年前的8.3倍和6.6倍,企业职工收入是两年前的3倍,企业投资额是两年前的5倍。2005年预计全院可完成市场收入2.5亿元,利税可达5000万元。这样裂变式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地勘系统是少有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期间,记者专访了院长王文龙。记者:作为内蒙古地矿局所属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典型之一,地勘十院的近乎裂变式的发展速度令…  相似文献   

7.
李青 《西部资源》2013,(2):132-134
目前,地勘行业的财务报告形式多样化,缺乏时效性,实施XBRL是地勘行业提升财务报表质量的内在需求。应针对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加快地勘行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尽快制定和完善XBRL分类标准;加快XBRL知识传播并逐渐推进XBRL应用。  相似文献   

8.
记者从12月21日在云南省昆明召开的中央与省级地勘基金联动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11年末,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总规模达到33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68.43亿元,累计投资矿产勘查项目4674个,新发现矿产地585处,其中大型矿产地307处、中型176处。据介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设立了省级地勘基金。2011年全国地勘基金投资总额达到85亿元,已占到固体矿产勘查国家财政投资的86.30%。两级地勘基金已成为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主体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地勘人员质量意识和建立地质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我区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地勘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普遍增强。但用科学发展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衡量,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表扬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的通报,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等176个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此举是为表扬全国地勘行业单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大力弘扬"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进一步激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地勘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核地勘单位是核工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具有地勘事业单位的属性,又具有企业管理的特点。在整体推进核地勘单位改革的形势下,初步建立了以岗位聘用制为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内在活力,为核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又安全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勘市场的激烈竞争,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地勘单位的成本费用控制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地勘单位实行成本费用控制的意义,对成本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地勘单位正加快转型发展的脚步,将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市场拓展的重点领域。笔者借此契机,将深入探讨地勘行业转型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并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冯聪 《西部资源》2008,(6):22-24
1.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概况1.1行业规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注册登记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共计1961个,全国从事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职工总人数112.2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3.08万人,离退休人员49.12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  相似文献   

16.
6月14日上午,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同志在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史青晓、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副厅长孔燕燕、元重举、王宗起、纪检组长沈晋平等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到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矿产实验研究所、有色地勘局的有色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田地质局的153队检查指导工作,实地看望了基层工作的同志们,与基层地勘单位的同志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充分表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地勘事业的关心,对地勘队伍的爱护,对地勘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勘单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国地勘经济经过了五十年经济发展、三十年改革开放,传统地质已走到尽头,改革发展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必须推陈出新。本文以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二四七大队为例,在理顺其依存关系的同时,实理地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地质找矿不断有新突破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丽 《西部资源》2012,(6):99-100
该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采取的对策,只有重视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规范,才能逐步完善地勘单位财务制度的建设,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推进自治区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以来,引起全国地勘业密切关注。身在其中的内蒙古地勘局感受如何?具体准备怎么做?为此,记者于日前采访了该局局长杨永宽。记者:请先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基本情况。杨:这次改革是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推进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的意见进行的。总的看来,自治区政府推出的地勘队伍内部企业化改革措施,充分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3日,内蒙古地矿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2008年地质矿业成果汇报暨矿权经营经验交流会。内蒙古地矿局副局长郑翻身、吕福生,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处长段孝平,以及内蒙古地矿局所属各地勘公司、地勘院的院长、总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