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象形符号设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成文  王晓铃 《地图》2000,(4):33-35
象形符号是地图符号的一种 ,它是在地物内在特征的基础上经综合概括而成的一种图形化地图符号。它不仅具有一般符号的指代功能 ,而且还可以通过其“形”表达丰富的信息内涵。象形符号在地图 ,尤其在旅游地图、历史地图、宣传地图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从现实制图情况看 ,不少象形符号设计表达不准确 ,甚至错误。结合一些具体问题 ,作者就象形符号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旨在为有关方面制图时提供参考。一、象形符号的特性分析符号是为应用服务的 ,应用决定着符号的设计方向 ,但应用又是以符号自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为前提的 ,任何脱离符号功能的设…  相似文献   

2.
邱雨鸿  遆鹏 《测绘通报》2023,(2):117-123
面向地图上综合反映地标建筑视觉和功能两类特征,本文提出了组合式地标符号的表达设计方法。从地标建筑轮廓特征和功能及其状态两个方面,将地标符号分解为两类符素,并分别对符素的表达进行设计,采用拼合和叠加两种操作方式,基于符素组合生成地标符号。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式地标符号中各符素含义易于理解,且组合形式能够很好地被接受,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地图与DLG数据的更新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研究DLG数据增量更新及地图与DLG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理信息图库一体更新方法,以地理实体为单位进行几何、属性和地图表达信息组织管理,获取DLG数据的增量信息并对增量信息进行地图表达得到符号图形增量信息。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其具有易于计算机实现、效率高、可扩展性强、适于地图与DLG数据一体化更新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地图美化是地图艺术化的主要内容。美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特征,即符合形式美规律和神采美规律。地图美化设计不仅要运用形式美规律,还要运用神采美规律。只有形神兼美的地图作品才是最美的。美的规律在地图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论述了美的规律在地图个体符号和符号构成设计、注记字体及其构成设计、个体色彩与色彩构成设计、图面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艾廷华 《测绘学报》2021,50(9):1170-1182
地图制图学包含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两大任务,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有不解之缘.经历了符号主义智能表达的地图制图专家系统、行为主义智能表达的空间优化决策后,地图制图面临与连接主义下的深度学习的结合,以提升地图制图的智能化水平.本文针对"深度学习+地图制图"命题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从深度学习方法与地图空间问题解答策略思想的一致性,基于梯度下降、局部相关、特征降维和非线性化性质,回答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二是从地图学独特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环境分析了两者结合面临的挑战,涉及地图数据组织的非规范性、样本建立的专业需求、几何与地理特征的融合,以及地图固有的空间尺度性;三是分别讨论了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融入深度学习的切入点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平 《测绘通报》2012,(1):67-69
以时空数据可视化表达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以地理现象真实时间为串联,以关键帧及线性插值动画为手段的动态符号逻辑模型。将地理实体不同时态的特征以图形符号表达并作为关键帧;在关键帧之间根据需要使用插补算法生成多个中间时刻的图形符号,并模拟表达该时刻地理实体特征,这个过程称为中间帧生成;采用地图动画时间串联各个关键帧和中间帧,并按时间顺序和一定约束规则连续播放,形成动画符号,实现时空数据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多细节层次的三维植被符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符号作为三维地图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增强三维地图场景的可识读性。针对三维符号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共享机制等问题,该文从符号细节层次、视觉变量和排列方式3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三维植被符号构建模型,以典型植被对象为例进行了实现。由于植被对象种类繁多、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因而建立简单、规则、通用的图形符号来表达植被对象,具有特殊性。在符号设计中特别地考虑了植被部分物候现象的表达,丰富了植被符号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8.
地图符号给予地图极大的影响,它决定着地图内容能否充分表达,决定着地图是否便于阅读和使用,决定着地图信息的传输效果,而且地图符号的精度直接影响地图表示内容的准确性。结合地图符号理论,详细分析了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地图符号编辑器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关键算法,并且分别给出了控制点符、线符和面符精度的措施,实现了地图符号的高精度制作,而且设计的符号编辑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维护性和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地图符号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图符号给予地图极大的影响,它决定着地图内容能否充分表达,决定着地图是否便于阅读和使用,决定着地图信息的传输效果,而且地图符号的精度直接影响地图表示内容的准确性.结合地图符号理论,详细分析了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地图符号编辑器的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关键算法,并且分别给出了控制点符、线符和面符精度的措施,实现了地图符号的高精度制作,而且设计的符号编辑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维护性和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层次事件的三维房产动态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产管理的产权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与异步性特征.已有的模型以二维地图方式表达建筑物整体的动态变化,很难准确有效地表达真三维建筑多重产权实体变更的不同步性.本文充分利用房产对象的空间层次关联性及产权单元的语义约束知识,定义了从地块到幢、层、户和权属的多层次事件概念.建立了三维房产从外至内动态表示的概念模型,为三维城市空间中建筑物的变迁以及房地产权属异动的准确表达与时空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人们获取室内空间信息时多层次的认知需求,从室内空间的特点出发,以商城为例,对室内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多尺度表达的符号模型;结合地图比例尺和用户需求设计了一套易于理解又能多层次表征要素信息的室内地图POI符号系统,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其可行性进行制图实践检验。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尺度POI符号化方案具有可行性,设计的符号集可以广泛运用到其他商城中,该思想可以运用于其他类型的室内地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符号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见解,然而少有学者从符号意义的角度系统研究地图符号设计。以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观为基础,结合专题地图特点,建立了"符号组成要素-符号表现层面-符号结构"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视觉变量的特征,阐述不同表现层面下的符号设计方法;以《深圳市地图集》中的3幅地图为例,介绍了具体的符号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注记与符号的关系及其表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善金  鲍静 《地图》2001,(4):45-47
地图上用于表达地理信息的语言主要有符号、注记、色彩、影像等 ,其中符号与注记最为重要 ,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素。地图上只要有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 (注记 ) ,地理信息的定位、定性和定量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两者缺一则地理信息的表达就可能发生困难。因此 ,明确这两种语言在地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摆正两者的关系 ,总结和探索表现这种关系的方法 ,对提高地图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一、注记与符号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 ,注记与通常所讲的地图符号同属于符号范畴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异 ,在地图中的作用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快速实现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危机事件的管理、发布与处置对政府职能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要素单元为基本单位,在Google地图服务的支持下,基于ASP.NET+C#网页开发技术、Ajax技术实现了面向危机管理的地理事件的动态标注、快速检索与实时发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地理事件中带有时间标签和位置信息的要素单元的表达,提高了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为满足地图保障服务的新需求和高要求,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设了基于制图表达知识规则的多尺度地图数据库,用于生成符合印刷要求的地图产品.在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已有的完善数据成图时出现的制图符号冲突,即地图数据经过制图综合和可视化表达后,仍存在符号冲突.目前,符号冲突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很低,为达到制图规范的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人机交互工作.本文结合制图规则,利用协同移位算法,建立了符合实际需求的符号冲突处理方法模型,解决了地理数据库向地图数据库扩展过程中地图符号冲突问题,提升了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建设中符号冲突处理的质量和总体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学术界缺少对叙事地图设计进行系统研究的局限性,该文以叙事地图表达策略为具体突破点,通过厘清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特征与时空维度,提出了"载体—线索—单元—组构"的可读性框架,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叙事性进行解构,并据此形成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的设计理念和逻辑思路,并将其应用于武汉市的实践案例.在此基础上,通过线索编排与叙事手法、表达对象、视觉层次、符号设计、色彩设计、版式设计等环节,说明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叙事地图表达策略制定的原则、方法与过程,旨在为叙事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有机体,有其内在的演化进程。地图是在主观认识基础上的城市形态符号化表达,展示城市形态演化和生命发展历程,并影响着城市治理者和市民对城市的认识理解以及规划构建。以《武汉市地图集》为例,从时间演化、空间变迁、文化构筑、经济发展、功能转换等角度诠释了地图与城市演化进程的互融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轨迹数据提取城市居民出行特征,该文首先从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中提取上下客事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时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继而针对城市内数据不均匀分布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CS聚类的改进方法,通过将原始聚类结果进行局部密度峰值的计算,实现了出租车上下客事件热点区域中心的进一步提取。最后,以成都市为实证对象,结合成都市电子地图及用地布局规划图探讨了居民出行时空特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对其成因做出了简要的分析,证明了该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居民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出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受到城市功能区域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