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陈瑞琛  陈剑  崔之久 《现代地质》2019,33(5):1128-1136
由于混杂堆积的搬运过程与沉积过程具有快速无分选的特点,其成因识别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石英砂表面特征的综合研究作为沉积环境重建的方法之一,在混杂堆积亚相的区分中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概述了冰碛、滑坡/崩塌/崩滑、泥石流及溃坝堆积的石英砂表面特征的研究现状,对这4种混杂堆积类型的石英砂表面特征进行整合厘定,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揭示其主要机械结构和组合模式的异同,强调在混杂堆积石英砂表面特征研究中能级与粒间接触方式判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目前混杂堆积石英砂表面特征研究的难点,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西昆仑赛力亚克混杂堆积中砂岩块体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安 《岩石学报》1995,11(1):93-100
西昆仑赛力亚克混杂堆积由形态、颜色和大小各异的沉积岩块体以及黑色泥质粉砂岩夹灰紫绿色钙质页岩、泥灰岩和层凝灰岩的基质组成。露头上块体和基质界线一般清楚,岩块主要是岩屑石英砂岩、凝灰质杂砂岩、长石质杂砂岩、石英质杂砂岩和碳酸盐岩类等。它们分布受麻礼-康西瓦-木孜塔格构造带的控制,是在残留海沟带,通过碎屑流、重力流的作用形成一套特殊的沉积混杂体。  相似文献   

4.
西藏羌塘地区中部混杂堆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杂堆积(Mélange)②不是孤立的地质现象,它是一种在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特定地质条件下的特殊地质体。它的分布范围与陆间海盆和板块缝合带密切相关,形成时期与缝合带附近的俯冲活动(包括海下俯冲在内)有关。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有过关于它的诸多报道,但羌塘地区中部发现混杂堆积(图1)尚属首次。它的发现对确定羌塘中部地区冈瓦纳与欧亚古陆的界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杏山黄土堆积的粒度分析,发现其粒度特征为:①颗粒分选差,主要由粒径φ值>7.61(0.005 mm)的颗粒组成,平均粒径φ值为7.61~8.26(0.005 mm~0.003 mm);②粒级构成:砂44.75%,粉砂31%,黏土24.25%;③频率曲线以单峰态为主,主要为正偏。结合剖面中其它沉积物的特征,推断该剖面黄土在中、晚更新世冰期时堆积,又于间冰期时在水和风的交替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状态,即为沙丘成因。这一结论为研究本区黄土堆积的成因和本区第四纪气候的变化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分布于藏南江孜一带的上白垩统宗卓组沉积混杂堆积岩呈近东西向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平行相伴,由"基质"、原地岩块、外来岩块三部分组成。"基质"以正常沉积的细碎屑岩为主;原地岩块是沉积物未完全固结时,由于重力或其它地质作用使之变形变位后形成的;外来岩块成分复杂、形态各异、大小悬殊,不同岩块中产晚三叠世一早白垩世的箭石、双壳类等化石。岩块间很少直接接触,地貌上明显突起,其变形变质程度与"基质"极不协调,它是早白垩世以来。喜马拉雅板片向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板片俯冲,于被动陆缘形成近东西向的狭长海槽,而仰冲板片受到强烈的破碎,大小不等的岩块滑落于海槽中构成的沉积混杂堆积岩。  相似文献   

7.
滑塌堆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滑塌堆积是含有外来岩块的沉积,形成于陆壳拉张分裂阶段的陆坡或沉积盆地陡坡上.笔者讨论了其术语、岩块、基质特征、形成机制和古地理古构造条件,并列表分析了它与混杂堆积的区别。早期的滑塌堆积在后期陆壳拼合挤压条件下可受到程度不同的改造,乃至与混杂堆积叠加和(或)共生。最后,对中国滑塌沉积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关系作了概括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缘岷江上游叠溪河谷段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滑坡堵江事件,形成一个特大型堰塞湖。堰塞湖形成后在晚更新世晚期(约27 ka B.P.)发生了溃决,并在坝体下游形成长约5 km的天然混杂堆积体,判断其为叠溪古滑坡堰塞湖溃决后形成的溃坝堆积。该套溃坝堆积体具有叠瓦构造、孔洞构造、块状构造、杂基构造、支撑—叠置构造及韵律互层构造。从上游至下游,溃坝堆积体的出露厚度逐渐变薄,砾石碎屑成分表现出由粗变细的变化趋势。溃坝堆积体是由高流态灾难性洪流及常态流和河流态两种机制形成,相应地具有两大类沉积相:巨砾层相及砾石层相和砂层相,依据溃坝堆积的地貌结构和沉积相特征可以推断叠溪古滑坡堰塞湖至少发生过一次极其罕见的灾难性溃决洪水事件。  相似文献   

9.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三角洲ZK1孔岩心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5个钻孔岩心的ZK1钻孔,对其剖面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测试和有孔虫鉴定,分析了ZK1孔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通过计算粒级—标准偏差的变化获得了ZK1孔沉积物中对沉积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粒度组分的范围为3.75~4Ф和10Ф。敏感粒度组分含量随深度变化的初步分析、各种粒度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有孔虫资料表明,黄河三角洲ZK1孔的沉积环境大致可分为4段:Ⅰ(0~5.14 m)为1904—1976年上三角洲平原沉积;Ⅱ(5.14~17.41m)为1855年以来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Ⅲ(17.41~22.6 m)为1855年以前的陆架沉积;Ⅳ(22.6~24.6 m)为潮坪沉积。  相似文献   

12.
李玉中  陈沈良 《沉积学报》2003,21(3):487-494
根据崎岖列岛海区现代沉积物的分选系数、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 3个粒度特征参数,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现代沉积环境,与已知的沉积环境特征信息较为吻合。除水动力条件外,研究区的现代沉积环境深受物源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有效划分研究区现代沉积环境的 3个粒度参数中,砂粒含量是受物源条件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分选是对地形与流场相互作用最为敏感的参数。偏度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差异的敏感性是有限的。峰度几乎不能作为研究区沉积环境划分的粒度参数。水动力条件的特殊性值得在沉积环境的划分中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Grain-size measurements are a type of compositional data and thus subject to closure effects and nonnormality. The logratio transform of Aitchison successfully resolves these problems in compositional data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to modern sediment data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emonstrates that logratio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rovides a clear separation of data which cannot be obtained by ordinar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that cluster analysis using logratio principal components gives a much better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s than does cluster analysis using raw data. The delinea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n the basis of a logratio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samples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n the shelf.  相似文献   

14.
河流成因沉积物中携带了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变迁的关键信息。笔者利用三道河剖面的粒度、磁化率特征及光释光(OSL)年龄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粒度频率曲线包括单峰和双峰2种,频率累积曲线以三段式为主,粒度特征反映三道河一级阶地沉积经历了由低能湖泊相→高能河流相→中高能河流相的演变过程;磁化率结果显示H1期间存在最低值,在B-A暖期迅速升高,在YD期间降低-升高-降低。三道河一级阶地形成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完整记录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YD、B-A以及H1三次重大气候变化事件。  相似文献   

15.

东亚大陆边缘近岸泥质物源研究对于认识地球表生过程、物质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十分关键,但目前对沿岸半封闭型海湾的物质来源研究还尚不深入。本研究以东亚大陆边缘浙闽泥质区罗源湾为研究区,通过对罗源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分析发现,罗源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各粒度参数分区明显,湾内西北部近岸潮滩颗粒较细,湾内顶部、东部潮汐通道附近和东南部大部分区域颗粒较粗。粒度参数也表明罗源湾大部分区域沉积环境较稳定,湾内顶部、潮流通道与东部潮滩连接处水动力较强。对罗源湾与闽江、起步溪以及长江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配分模式进行对比发现,罗源湾表层沉积物δEu、UCC配分模式与闽江和起步溪相差甚远,而与长江表层沉积物更为接近。结合判别函数(DF)、微量元素比值判别图以及La/Yb-REE关系图解分析结果表明,罗源湾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浙闽沿岸流携带的包括长江沉积物、长江口杭州湾沉积物在内的泥质沉积物,以及波浪和潮汐对周边基岩的剥蚀产生的碎屑物质。此外,罗源湾顶部入港溪流在洪水期产生的洪冲积物对湾的顶部也有一部分的物质贡献。

  相似文献   

16.
黔南平塘晚二叠世大隆组的层状硅质岩分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富含数量不等的菊石和腕足化石。本文根据大隆组硅质岩的岩石特征、生物组群以及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认为大隆组属局限台地相,其硅质岩形成于较浅的水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额济纳绿洲位于我国极端干旱区,该地额济纳剖面(41°46.36'N,101°09.26'E)的地层含1层现代流动沙丘、8层古流动沙丘、18层古半固定沙丘、14层古固定沙丘、2层沙质弱成土和2层沙黄土-亚沙土。根据对该剖面11个14C年代样品测试和263个粒度样品的分析结果,本文确定了这套以沙丘沙沉积为主的沉积序列主要是2.5 ka BP以来气候一风沙地貌过程的产物,并详细讨论了自那时以来不同沉积类型的粒度及其Mz、σ和SC/D等分布规律和成因问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①额济纳剖面古流动沙丘沙、古半固定沙丘沙和古固定沙丘沙无论在粒度组成还是在Mz、σ分布上,都分别与现代流动沙丘沙、半固定沙丘沙和固定沙丘沙颇为相似,这为该剖面沙丘类型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对这三类沙丘沙而言,沙黄土-亚沙土和沙质弱成土的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而粉沙和粘土含量明显增高,显示出沙丘嗣后的较强的成土作用和一定的土壤化过程。②该剖面古流动沙丘沙或古半固定沙丘沙与上覆的古固定沙丘或沙黄土-亚沙土或者是沙质弱成土可以构成11.5个沉积旋回,其每一个旋回又表现为颗粒由粗变细,Mz(Φ)、SC/D由小到大和σ显示的由分选好到变差的粒度旋回变化,代表了一个“沙漠化”时期被嗣后的“绿洲化”时期替代的正逆交替变化过程。③2.5 ka BP以来额济纳绿洲经历了11.5个旋回的“沙漠化”与“绿洲化”的生态环境变迁,在时间上具有若干百年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其驱动因子主要与自那时以来东亚冬夏季风交替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研究柯坪地区志留系—泥盆系沉积环境演化特征,采用沉积学、地层学的方法,重点以粒度分析为研究手段,对砂岩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研究识别出河控三角洲、扇三角洲、潮坪和滨岸4种沉积环境,每种环境都具有独特的粒度特征及概率累积曲线: 河控三角洲主要为典型两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低斜多段式; 扇三角洲主要为上拱弧形式; 潮坪主要为典型三段式和多段式; 滨岸环境主要为高斜两段式、高斜多段式。从志留纪—泥盆纪,沉积环境由湿润的河控三角洲逐步转变为干燥的滨岸沉积,砂岩的成熟度也逐渐增加,表明柯坪地区逐渐远离物源区,逐步处于构造稳定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ilurian- -Devon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Keping are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andstone in detail through sedimentary, stratigraphic and grain size analysis. Fou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cluding river-controlled delta, tidal-controlled delta, tidal flat and coast,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ir own unique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ability cumulative curves. River-controlled delta is featured with typical two stages, hop-suspension transition and low-skew multistage. Fan delta is featured with the upper arch arc. Tidal-controlled delta is featured with typical three stages and multistage. Coastal area is feotured with high oblique two stages and high oblique multistage.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gradually changed from wet river-controlled delta to dry coastal deposit from Silurian to Devonian, with the increasing maturity of sandstone. This indicates that Keping area was gradually away from provenance area and in the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粤北金鸡岭丹霞群砂岩矿物表面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丹霞群砂岩中的石英、长石、电气石、锆石4种碎屑矿物的表面结构特征作了初步研究,并与现代河流和海岸砂质沉积物中的同类矿物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类比。文章指出,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古代砂岩中的碎屑矿物比现代砂的同类矿物具有更为复杂的表面结构,原因在于成岩环境下,溶解、溶蚀和压溶作用对古代砂岩的矿物表面有更深刻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