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有关区域性规划设计、区域管理部门,特别是城市规划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具有双重的需求。在当前向信息系统技术主流融汇的潮流中,两类技术正在交叉、趋同,但二者看来难以完全融合。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城市规划管理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代表建设部祝贺全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工作会议的召开,感谢国家科委长期以来对建设部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建设部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建设部是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建设事业的职能部门,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指导和管理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建设部十分重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并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得到较好地应用、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这与城市规划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也觉得是很大的荣誉,因为我们都是50年代毕业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系浙江省政府1993年11月下达兴建,1995年4月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评语验收的省重点实验室,主要进行3S理论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3S技术的核心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亦称GIS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对区域内各种分布、布局的数据资料进行自动化采集、存贮、显示、运作、分析和建模的人一机系统,是快速、高效进行区域性规划、管理的新兴的分析、决策手段。是集计算机、地理、测绘、环境、资源、信息和管理科学于一体的学科交叉领域。  相似文献   

5.
1 我国城市化与城市信息系统的地区浪潮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需求.城市大于农村.沿海先于内陆。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土地单位面积的增值或工农业产值足以承担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费用,这些城市才有可能驱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组建于 1 985年 ,为最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也是国际上较早成立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机构之一。十五年来 ,实验室注重 GIS方法和理论研究与学科发展 ,以及推广和应用 ,密切结合国家需要完成多项重大科研任务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 ,对我国 GIS发展起着导向、示范及人才培养的作用。任务 :探索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新领域 ;开展地球信息机理、地理信息分析与模型、空间决策支持研究 ,发展地球信息科学 ;拓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生产条件合理评估,应急情况下人员的避灾及救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国内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组织,详细设计了井下运输、矿井通风、井下给排水、井下供电、安全应急等煤矿安全生产的业务应用功能,从技术实现的角度阐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数据建库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以某煤矿为例,在Supermap平台上实现了避灾路径分析、运输网络、通风网络、供电网络、给排水网络分析等分析功能,为煤矿管理与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首先让我们向跨越世纪的人们欢呼 ,并致以千禧之年的祝福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迅猛发展 ,正在改变着人们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朝发夕至 ,假日旅游的活动半径扩大了 ,天涯若比邻 !地球村民的交往更加近乎了。人们正努力跨越数字化的鸿沟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上至电离层、下至莫霍面 ,复盖气、水、生物和岩石圈层 ,构筑起全新的人类圈或智慧圈 ,去重新认识 2 1世纪信息社会的大舞台。地球系统科学与空间技术、信息科学 ,彼此交叉渗透 ,正在孕育崭新的地球信息科学 ,推动着“数字地球”的浪潮。  相似文献   

9.
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国家政策很明确。青海是一个地域大省,是两条江河的源头,又是一个人口、经济小省。  相似文献   

10.
地球信息科学的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信息科学作为地球系统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领域,与时俱进,正在逐步形成共识,崭露头角。由于我国航天科技的光辉成就与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通过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实施五个统筹和自然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等战略需求,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循环经济等紧迫任务,使人们对地球信息科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典礼。首先我代表国家科委国家遥感中心和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向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祝贺!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具有时代的意义: 第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全球的互联网、数字卫星通讯等飞速发展,敲响了时代的钟声,地球信息科学也应运而生,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作为地球系统中最有生机活力的部分,对全球变化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均有着重大影响。海岸带已成为全球经济技术和商贸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为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有序地开发海洋资源,相应地建立起良好平衡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有必要从人文地理角度对社会经济海岸带的范围作出具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正迎来知识经济新时代人类迎来第三个千年纪元,在过去,人类经历了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从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增长了20多倍。而在这全球经济高增长中,知识及其精华--科学技术的贡献已由本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70-80%,知识或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现在,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推动这一伟大潮流的是迅速兴起的知识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等,这个定义基本反映了知识经济的实质,即知识将取代能源、物资等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研究——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这个名词出现还不到十年时间,但是它已经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中广泛应用,而且也被世界各国学者所承认。但是,地球信息科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尤其是理论体系更加不成熟,完全是由于生产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设“信息社会”和实现“国家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要求把地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升为学科理论。目前的状况是:理论的发展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而理论制约了技术的发展,所以现在客观上要求发展地球信息科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球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星球的理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使我们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信息的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使得我们对有关我们所处的星球以及周围环境、文化现象等史无前例的海量数据的处理成为可能,而它们中的大部分信息是有关地球的--即与地表位置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礼恒  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7.
ArcInfo 8中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论文回顾了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 ,从整体上描述了 Arc Info8中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并详细介绍了模型中对象类、要素类、要素数据集、关系类、域和规则的相关知识。基于笔者对 Geodatabase的认识 ,对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优劣作了探讨 ,并针对 Geodatabase的不足 ,在组合关系的约束规则、时空数据的表达、突破图层的概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GIS环境下智能化地图概括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由纯科研项目应用向部门化、网络化的大型运行系统发展,“一库存储”与“多种用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得突出。在学术界,“多比例尺GIS”或“多分辨率GIS”更是数次国际和国内GIS讨论会、空间论坛的热门话题。在这种形势下,制图综合不再仅仅是归属于地图学领域的课题,而是GIS领域内需求迫切、不可回避的重要的数据变换操作。因此,有关制图综合问题的论文缕缕在国内外GIS学术会议上宣读。足以说明其重要性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与海、陆系统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海岸带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从海岸线到海岸带的认识过程。海岸带是以海岸为基线向海陆两方面辐射、扩散并构成海洋与陆地的共同边界。人类是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对海岸带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将揭示海岸带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Yevgeny Shiryaev,他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艺术家。担任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长,也是Prechis tenka艺术家联盟成员,绘画40年,在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及俄罗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在他今天的报告和出版的著作中,凝聚着他在工程心理学研究中对航空航天影象、地图影象中人脑与电脑信息过程的深刻理解。(engineeing Psychilogiy Concerning perception of Aerospace and cartographic images in application to proceing in formation by man and by computer)反映他对毕加索(Picasso)等现代派(Modernism)的评论与现实主义者(realist)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国际公共观念(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的强烈兴趣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