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区域系统运动理论和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为基础,运用图论中“度”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安康地区为例,对区域瓶颈因素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较客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区域经济开发型地图模式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区域的概念与划分,研究的本底与基础,研究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类型的造反等发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冯仁国 《地理科学》2001,21(4):323-326
在分析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今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开展现代自然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促进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高层次综合,完善并发展地理学基础,理论,逐步走向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宏观决策需要,开展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政策性研究,高度重视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提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引进相关学科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是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捷径,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区域规划与产业布局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进而对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正如经济地理学所言,新经济地理学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对研究空间的模糊化、强调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外部经济的片面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等,但是新经济地理学在很多方面,如对市场结构的强调、对过于经验化描述的摒弃以及报酬递增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等表现出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对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验的科学认识,本文对用以支撑国际性区域合作的有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跟踪总结和分析。伴随世界经济技术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其中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发展以及有关产业技术变化宏观空间特征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代表性理论学说以及围绕这些理论学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变革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陈彦光  靳军 《干旱区地理》2003,26(2):97-102
西方科学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可以归结为源于欧氏几何学的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实验寻找因果关系。地理学如果不将自身作为一门“例外主义”的学科,无疑也要借助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发展基础理论体系。遗憾的是,逻辑思想只有借助数学方法才能发挥理论演绎的威力,而传统数学不适宜于地理系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另一方面,系统实验必须是可以重复的受控试验,由于地理系统的不可控性,地理研究无法利用常规的实验方法寻找因果关系。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如今正在经历着方法的变革:一方面,分形等后现代数学理论为地理学提供了有效的定量描述手段;另一方面,细胞自动机等仿生科学理论为地理学提供了模拟实验工具。不仅如此,由于新方法的引入,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也重新焕发生机。将数学、实证和计算机模拟三种方法有效结合,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必将建立起来,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地方产业演化是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地方参与全球分工、累积地方性知识并获取价值的过程。知识是演化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对于产业演化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知识及其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深化对地方产业演化路径的认知,基于知识异质性视角对地方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地方产业演化理论建设中,知识异质性是研究的基础,知识关系是研究的核心领域,知识异质性具有空间尺度。演化理论地方化的前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知识的地方化、知识异质性的测度、开放环境下的地方产业演化路径比较研究、地方产业演化的知识动力研究、演化的方法与工具的创新等方面。理论前沿的研究有助于指导分析地方产业演化基础、方向与动力,将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从"基于资源的发展观"向"基于知识的发展观"转变,为改变产业增长方式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汇集了西方学者,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四十多位著名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地理学这个交叉学科的讨论。书中充满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经济地理学发展方向、领域、特性等问题的思辨和评论。主编和作者们的目的不是形成一本系统的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论专著.而是提供一个关于经济地理学发展状态、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的讨论平台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学科发展及研究议程的论坛。  相似文献   

9.
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徐冠华  田国良 《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本文首先阐述了遥感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内容,指出遥感信息科学的发展,为地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和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方法的一场革命及一门新兴科的兴起。  相似文献   

10.
县域特色产业形成和演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是中国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研究县域特色产业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视角、热点领域、研究方法3 个方面对近年来县域特色产业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的结合产物, 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基本属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 同时借鉴了生态学、系统学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为清晰刻画产业内外影响因子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研究领域上看, 关注点从地方经济发展到全球生产网络、从传统影响因素到新因素, 与时俱进, 但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互脱节现象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从研究方法上看, 相关研究正在从以定性描述和逻辑推理为主, 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应用转变, 但受到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 现象和变化趋势的驱动机制分析的技术方法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论地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新技术手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超 《地理学报》1995,50(1):83-89
本文在论述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加强地理科学理论研究和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性及有关的若干问题。本文指出,钱学森教授倡导的地理系统学说是地理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分析地理系统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强调GIS技术和地理系统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对当今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带来较大冲击的"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研究视角和方法等问题。认为经济区位论、传统经济地理学、新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是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基础;收入递增带来的规模经济、运输费用、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历史发展的偶然性、路径依赖等相互作用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视角;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关系是研究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才  刘曙光 《地理科学》1998,18(5):393-400
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因素,探讨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主线,主要分支理论以及学科理论框架等理论建设问题。文章提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同为学科理论基础;阐述了经济地域条件与要素的区别与联系;强调经济地域结构-功能研究与经济地域类型分析评价;在已有经济地域系统类型基础上提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在学科建设的原则中强调学科间交叉渗透与自主发展并重,指出本学科与区域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碳排放与经济、产业系统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并对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内容既涉及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的碳效应、交互关系、碳减排的经济损失等基础分析,又重点关注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国际碳流动等应用领域.研究多采用经济计量学、数理统计、情景分析、模型模拟、投入产出和碳足迹等定量方法,与定性研究相得益彰.研究内容呈现多层次性,理论不断深化,方法趋于多类型综合化,视角逐步向微观层面转向.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完善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进行方法创新,增强区域性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的研究模式和框架;扩展研究尺度,填补研究空白和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时期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领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文章根据学习和实践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体会,初步提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发展见解,并指出区域创新系统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学科应注意拓展的重要实践领域,最后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具体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度的评价方法。从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效益、资源利用结构、资源外部依赖性和资源管理5个方面选取22项具体指标构建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和协调度3个方面对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能力和协调度较低,整体可持续发展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产业的总体规模已经比较庞大,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自由,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产业发展和行政体制的冲突比较激烈,现行的区域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存在矛盾等。作者分析了这些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在新形势下发达地区产业研究的一些新特点。其核心内容是:区域产业研究的原则、基础、内容和方法应该适应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努力探索在以市场为导的情况下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规律,为新型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古河道学”是专门以“古河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属于河流学,地貌学,地质学的综合性学科,有其独特,完整的研究内容和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它应日益发展的生产实践的需求而诞生,又为生产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同时。它还可丰富已有学科的理论。并为新学科的诞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极理论的思想基础及分析方法源自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区位理论,至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还是不平衡增长的论争,增长极理论作为不平衡增长的核心观点被提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50年代初先后发表著述,最早提出“增长极(growth pole)”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经济空间中的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地理是经济地理学一种相对较新的微观分析方法。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已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和评价了企业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动向,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开展中国企业地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