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西东秦岭变质核杂岩是指1:20万奕川幅“秦岭群”解体后的一套中深变质、复杂变形、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作用强烈的变质地体,形成于元古代,是东秦岭造山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蛇尾地区的核杂岩内,从南到北分为矽线石-白云母带、矽线石-钾长石带和红柱石-白云母带等三个区域变质带。在矽线石-钾长石带的局部地段,叠加了石榴石-钾长石热力变质带。空间上围绕着隐约出露的白云母花岗岩侵入体。石榴石-钾长石带内泥质变质岩的变质  相似文献   

2.
王静永 《甘肃地质》2008,17(3):22-26
甘肃北山南带峡东地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东段敦煌地块与北山古生代褶皱带的衔接部位.该地区的敦煌岩群由于构造变形及变质作用强烈,岩石组合及地质时代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依据1:5万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的新资料、新成果,对该地区的敦煌岩群的组成重新进行了片麻岩与表壳岩划分,并着重对其中填绘出的以古老侵入岩体出现的正片麻岩体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1∶25万和龙市幅、汪清县幅等九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存着数条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时期的构造岩片,这些构造岩片均经历了强烈的变形改造及变质作用叠加,记录了增生型造山带在不同演化阶段热-动力学条件。吉林东部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东段内元古代-古生代构造地层单位的确定,对探讨吉黑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怀安镇幅(K50E022002)位于晋冀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怀安镇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采用现代变质岩区填图技术方法和数字填图系统编制完成。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测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体进行了详细解体,划分出5个不同构造层次的变质深成岩体填图单元;新厘定出新太古界桑干岩群和古元古界集宁岩群2期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变质表壳岩单元,为晋冀蒙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系统总结出古元古代3期变质事件,重塑了古元古代造山构造演化过程。该图幅采用特殊线段直观地表达了古老造山带深部地壳岩石塑性流变构造变形样式,丰富了图面表达形式;建立了高级变质岩区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的识别标志。该数据库为MapGIS格式,数据内容包括1∶50 000地质图和图饰部分,并包含11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37 MB。本地质图数据库充分反映了晋冀交界地区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后续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图库。  相似文献   

5.
王天武 《西藏地质》1996,(1):156-164
南迦巴瓦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根据区内的岩石共生组合、时空分布关系及大地构造环境的差异,可将区内变质岩类分为三个变质岩带,即喜马拉雅变质岩带、雅鲁藏布江变质岩带和冈底期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青海省河南县托叶玛地区I47E007023、I47E008023、I47E009023、1I47E009024四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为验证该地区三叠系变质情况,针对三叠系中泥岩(页岩)的伊利石结晶度做了分析测试。30件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 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312~0.537,晶胞参数b0为0.898 0~0.903 2 nm,判断其变质温度小于350 ℃,具葡萄石-绿纤石和沸石相; 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三叠系泥岩(页岩)的伊利石Kübler结晶度指数为0.21~0.318,b0为0.898 1~0.901 4 nm,变质温度主要分布在200~350 ℃,局部>350 ℃,具葡萄石-绿纤石和绿片岩相。研究认为青海省河南县地区区域变质程度较低,为极低级变质作用或者未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且南部西倾山地层分区的变质程度略高于北部宗务隆—泽库地层分区变质程度。这一变质相带研究结论与前人认为的“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低绿片岩相变质带”不一致,变质程度相对更低。该研究证实了在青海省河南县地区三叠系地层中不存在大面积区域变质作用,仅存在极低级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丹巴地区中低压变质作用及P-T轨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素华  赖兴运 《岩石学报》2005,21(3):819-828
四川丹巴地区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羌塘板块的汇合处,这里集中了中压型的巴罗变质带和低压型的巴肯变质带,该区中低压变质作用的研究对于探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地壳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大陆动力学意义。本文通过地质温压力计估算了研究区的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从微区的角度分析了各变质带的P-T轨迹和地热梯度, 结果表明,丹巴地区巴罗型变质带和巴肯型变质带都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但是巴肯型变质带的地热梯度高于巴罗带。结合研究区的变质带的分布,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反应,本文认为丹巴地区的确并存巴罗带和巴肯带,两种地热梯度反映了构造条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内苍山-哀牢山一线及其以西的地区,沿几条主干断裂出现一系列北西-南东向线状展布的变质地质体。笔者等近年编制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云南部分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变质地质体,有的是沿大断裂带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应力异常所引起,是低温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有的则明显具有热力作用的特征,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类型的地质体已知有无量山-营盘山变质岩带、江城变质岩带和漾濞变质岩带(图1)。三  相似文献   

9.
西藏雅鲁藏布江地区是古特提斯洋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带,是揭示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演化的十分重要的窗口。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变质带中蛇绿混杂岩带、朗杰学增生楔和仲巴地块三个部分变质特点的研究,归纳了雅鲁藏布江变质带的基本特征。根据特征变质矿物及典型矿物共生组合确定变质相,可以大致计算出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蛇绿岩带作为全球大多数碰撞构造带上,通常是板块缝合带的标志,具有特别重要的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意义,朗杰学增生楔也有蛇绿岩的分布。仲巴地块古生界地层均已变质,中生界地层发生浅变质。  相似文献   

10.
哀牢山韧性剪切变质带类型划分及岩石分类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兴林 《云南地质》1994,13(4):371-378
本文将韧性剪切变质带按其形成地质背景划分为三个类型:(1)低温(浅层)韧性剪切变质带;(2)中温(中层)韧性剪切变质带;(3)高温(深层)韧性剪切变质带。哀牢山变质带中深变质杂岩区的主体属于中高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并有低中温韧性剪切变质带叠加。滇西其他地区如点苍山、高黎贡山、崇山、西盟及腾冲─瑞丽等地的中深变质杂岩区的基本地质特征与哀牢山变质带相近,因此,仍属于韧性剪切变质带,其类型划分与分布特征都与前者相似。本文提出韧性剪切变质岩石分类命名建议方案,根据滇西各韧性剪切变质带中的各类混合岩,绝大部分是构造片麻岩类,提出了两类岩石的对应名称。  相似文献   

11.
区调人物     
《地质通报》2001,20(2)
薛玺会 辽宁省大连市人,1931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勘系。先后在新疆十三地质大队及广东省、云南省区调队从事区调工作,历任分队技术负责和大队副总工程师等职。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8幅1∶20万图幅的区调工作,担任其中7幅的技术负责。1974年任大队副总工程师,进行地质综合研究及技术管理。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云南省哀牢山变质带地层层序研究》的专题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主持完成第一代《1∶50万云南省地质图》、《1∶75万云南省岩浆岩图》的编制。在《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中国的变质…  相似文献   

12.
《地质通报》2001,20(2)
薛玺会辽宁省大连市人,1931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勘系。先后在新疆十三地质大队及广东省、云南省区调队从事区调工作,历任分队技术负责和大队副总工程师等职。 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8幅1∶20万图幅的区调工作,担任其中7幅的技术负责。1974年任大队副总工程师,进行地质综合研究及技术管理。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云南省哀牢山变质带地层层序研究》的专题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主持完成第一代《1∶50万云南省地质图》、《1∶75万云南省岩浆岩图》的编制。在《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中国的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项目中担任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及云南部分的参与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任《1∶100万云南省变质地质图及其说明书》编制组的技术负责人及参与者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参加《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的编写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对省内1∶5万区调图幅进行技术管理,多幅获部优图幅称号和部勘查成果奖。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13.
西藏定结地区变质核杂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喜马拉雅造山带定结地区近EW向展布两条变质核杂岩带: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带和拉轨岗日-孜松变质核杂岩带,在研究区以拉轨岗日-孜松变质核杂岩为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带由多个变质核杂岩体组成,各变质核杂岩体具典型的三层结构。核部由两期(加里东期和喜山期)花岗岩和拉轨岗日群变质岩组成;拆离断层、韧性剪切带及糜梭岩带组成滑脱层;盖层由二叠系、三叠系浅变质岩或未变质的沉积岩系组成。  相似文献   

14.
谭继宽  杨周奇 《云南地质》2002,21(2):152-158
滇西及缅北克钦邦、掸邦一带,属于欧亚板块与印巴板块碰撞带。该区存在的双变质带是闻名于世的宝玉石矿产地。此带以东即为高黎贡山变质岩带展布区及三江地区:该区东部为高温低压变质带,西部为低温高压变质带,两者之间为过渡带。宝玉石矿床、矿点都受到岩性、断裂的控制。分析双变质带宝玉石矿床(点)的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机理,为在滇西相似的双变质带中进一步寻找宝玉石矿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野外证据及显微构造分析证明了Rouergue地区华力西期地体中有三种构造成因的逆变质成带现象,它们与大规模岩片逆冲作用相关,而且变质作用早于岩片向南的构造就位过程。矿物平衡、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度计及石榴石—斜长石地质压力计揭示了变质后期、变质同期及变质前期的变形作用导致的三种不同的P-T模式。变质期后的变形作用对逆变质带及相对分带有直接影响,该区变质作用的不连续性是推覆体运移的重要证据。变质周期的逆冲作用导致了与逆冲相关的、剖面上为具有热逆转及正常压力的变质带,明显的压力差异人为地认为是不同的P-T轨迹及不同的抬升速率的产物,在快速上隆(如逆冲层序)时,温度处于峰期而压力最低。变质作用时限可以持续到整个构造事件(除晚期褶皱作用外)结束,此时,同构造期侵入体在推覆接触带内就位,它们对剖面上强烈的温度逆转效应有影响,并且强烈地改变了下伏变质推覆构造单元的等变线分布。  相似文献   

16.
藏南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三层结构的影像证据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带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组成部分,从几何学角度查明其结构是该变质核杂岩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遥感技术来宏观地研究该变质核杂岩带的空间结构及物质组成,是对野外调研成果的有效验证和有益补充。从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的结果可以看出,变质核、过渡带及盖层在色调(色彩)、空间形态、水系类型与分布状况、影纹图案等各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光谱及空间特征的综合使得变质核杂岩的三层结构被清晰地显现出来,尤其是过渡带的弱信息也在有TM6加入的K-L变换等图像处理手段中被有效地提取出来,从而更确切地证明该变质核杂岩带具有三层结构。同时,结合已有资料从遥感信息机理方面探讨三层结构各自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为西部地区深入分析区域地质构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董申保教授为首的200多位地质工作者编制的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有关专著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此外,近年来我国广大地质学者对华北陆台基底、扬子陆台基底及其北缘活动带、秦岭褶皱带以及西藏地区一些重要活动带等等地区的变质作用和构  相似文献   

18.
政和地区变质岩石形成于晋宁期,遭受了四期复杂的构造变形作用。其中,D_1、D_2和D_3发生于晋宁期。D_2期形变造就了区域性宏观面理构造和松源复背斜,岩石面理产状不代表原始沉积层理,属轴面叶理。D_4期变形为后期加里东运动的产物。变质岩石由绿泥石—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和矽线石带组成一个热背斜式递增变质带,热背斜形态接近于松源复背斜。本区晋宁期变质作用可分为早期、主期和晚期三个变质阶段,各变质带的PTD轨迹均为顺时针,类似于陆—陆碰撞造山带的PTt轨迹。  相似文献   

19.
湘赣中南部地区煤的岩浆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伟尔  杨起 《现代地质》1993,7(3):326-336,T002
湘赣中南部地区的煤主要是高变质煤。虽然深成变质作用存在,但煤本身变化显著,煤与石墨、天然焦同层异矿,煤层围岩蚀变和煤变质带展布与侵入岩体及火山岩的分布密切相关等,都证明岩浆热变质作用是湘赣中南部地区煤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形成广阔的高温区,从而形成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侵入岩体周围形成煤变质正向环带,岩体群之间则形成反向环带;接触带煤变质呈现向石墨或天然焦两个不同的演化方向;叠加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的岩浆热变质作用控制了这一地区煤变质带展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段瑞涵  刘超辉  施建荣 《地球科学》2020,45(9):3386-3402
准确限定古老陆块及其之间造山带或缝合带的位置一直是早前寒武纪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前人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边界在磴口地区的延伸方向以及在佘太地区的具体位置一直存在着争议.基于此,本次研究对孔兹岩带西部磴口地区的花岗片麻岩和中部佘太地区的斜长角闪岩中的变质锆石进行了矿物包裹体、U-Pb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磴口地区一个花岗片麻岩岩浆锆石的U-Pb年龄为2 549±14 Ma,变质锆石年龄为1 874±26 Ma,另一个花岗片麻岩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1 877±25 Ma,锆石的稀土元素整体呈现出左倾的特征.佘太地区北部一个斜长角闪岩样品变质锆石的U-Pb年龄为2 469±15 Ma,南部两个样品的变质年龄为1 924±25 Ma和1 800±20 Ma,锆石的稀土元素同样表现为左倾的特征.结合岩石组合、新太古代末和古元古代两期变质事件的空间分布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磴口地区孔兹岩带与阴山陆块的边界更有可能向西延伸,而非以往认为的向西南方向延伸,而在佘太地区这条边界应沿武川-固阳-佘太分布,而非以往认为的沿武川-固阳-乌拉特后旗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