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交流大会于1992年11月2日在汶川县召开。此次大会是在汶川县人民政府热忱支持下,由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与汶川县外事办公室、汶川县旅游局共同组织召开的。来自全省各地(州)县及各大专院校、科研、生产、管理等各个领域从事旅游地学理论研究与管理的专家和学者共计81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主任陈安泽高级工程师从北京专程到会祝贺,并作了“我国旅游地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专题报告。这次学术年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30日在成都映月潭会议中心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133名代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贾其海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卢云亭 ,秘书长陈兆棉 ,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骆耀南、副会长汪贵生、秘书长赖绍民等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为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特意在中国西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 ,省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贾其海副局长 ,并对中国西部的地质遗…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于2001年7月30—31日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为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3名代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贾其海,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卢云亭和秘书长陈兆棉,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骆耀南、副会长汪贵生、秘书长赖绍民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贾其海副局长,对中国西部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四川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在蓉召开1994年10月6-9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暨全国第9届、四川省第5次旅游地学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旅游局等9个单位共同倡议...  相似文献   

5.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5,61(4):6104776-6104776
<正>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英文版)]一书是论述旅游和地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旅游地学"的理论著作。旅游地学是中国地学家创立的地球科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以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而创立的一门学科。The Principles of Geotourism(旅游地学原理)一书是在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学概论》的基础上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兴起,在地学领域里产生了一新的分支学科,即旅游地学。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旅游地学研究会经省科协和省科委批准,于1988年6月2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宣告成立.她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的省级旅游地学研究会.该研究会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作为挂靠单位,并由省地矿局、省旅游局、武汉市旅游事业管理局、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江分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干部学院等为主联合组成.它将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它科学知识,为发现、评价、规划、保护具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江苏省山景,水景,洞景,石文化,地学人文等5类旅游地学资源的基础上,对全省旅游地学资源进行了分区,指出了开发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旅游地学市场的良好前景,提出了根据不同对象同不同的旅游地学产品,建设一支精干的旅游地学队伍,加强地矿与旅游部门的联合与协作等战略主张。  相似文献   

9.
序号会议名称会议内容人数时间天数地点承办单位及合办单位主办单位12 0 0 0勘探地球物理与国土资源大调查学术讨论会研讨勘探地球物理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及水工环勘查等三大领域中的任务目标 ,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路等15 0下半年 4- 5待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委员会 地球物理勘探专委会2 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 ;换届 ,选举新一届理事会成员 10 0 9月 3待定地质灾害研究会地质灾害研究会3全国第 15届旅游地学年全暨镇江市旅游风景名胜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总结与探讨旅游地学理论体系 :展望 2 1世纪旅游…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十分丰富。就如何充分利用旅游地学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浅析了目前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的迫切要求,详细探讨了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的内涵,指出了在旅游地学资源管理法治化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牟阳古城景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魅力。以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为原则,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考教育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生物宝库米仓旅,红叶之乡牟阳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冰川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川、滇、藏三省交界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是三省自2002年以来协商共同打造的中国的最大的高原生态旅游区.这一区域具有独特的高原雪山、湖泊、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正是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描绘的写照.冰川旅游资源是香格里拉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该区域的冰川资源,即冰川数量、分布及其形态特征作了一个总结,并探讨了该区域冰川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黄洁  刘智 《四川地质学报》2003,23(2):116-119
在研究调查全省范围各生态环境因子、要素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四川省综合生态环境分析系统,并完成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区划。通过遥感调查进一步印证、明确了四川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它们影响甚至破坏了四川东部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盆缘生态环境保护圈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四川稀土资源概况、稀土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稀土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稀土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色品种多,质地很好。特别是雅安地区石材资源开发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全省特别是雅安地区的饰面石材保有储量及资源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初步预测,对全省石材工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雅安地区石材工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藻菌生物成因的金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成矿作用分为生物直接成矿作用和生物间接成矿作用,生物直接成矿作用的标志结构为生物有机胶体结构。生物间接成矿作用的标志结构为“矿交代生物”结构,我国陕西二台子-半仓沟金矿,四川东北寨金矿、川甘拉尔玛金矿和云南金厂金矿等均为典型为实例,矿石中普遍含有多种金属矿物生物结构,还含多种生物有机组分。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特征,硫同位素具混合型特征,矿床成型机制可与“人工碳吸附系统”聚金机制相类比,含金层位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全面查清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开始,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陆续部署开展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论文在29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统计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规模、诱发因素、发育分布等特征,并以县、市为基本单元,利用地质灾害点密度、体积密度和面密度3个指标,对已调查县、市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评价。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其中地质灾害高发育县市30个,集中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地质灾害较高发育县市107个,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陕西、四川、贵州、湖北、云南和重庆等省市;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县市90个,集中分布在河北、四川、浙江和福建等省;地质灾害轻微发育县市62个,集中分布在河北、广西、新疆和山西等省。  相似文献   

18.
曹俊  郭建强  宁志中  陈斌  彭东 《四川地质学报》2020,40(1):169-172,176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我国陆地三级阶梯中的一、二级阶梯之间,由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形成的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等自然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按2017年底发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方案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四川省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特色与亮点,为此,在充分研究国标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规范以及全省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特色,依据资源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主要分类原则将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划分为8亚类34基本类型,其中前者4亚类21基本类型、后者4亚类13基本类型,与国标相比,取消了四川没有的海面1个亚类及其相应的3个基本类型以及不便于识别的垂直自然带1个基本类型,划分的基本类型与国标一致的有16个、修改完善的有7个、新增加的有11个。对四川景观资源分类方案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9.
四川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经过50年的发展,四川的矿产资源格局可划分为五大矿产资源经济区。但是四川质优的富矿少,原矿组分复杂,矿产业利润薄。因此要将四川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充分依靠技术创新,并以优势矿种黄金开发,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川南煤、硫和高岭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坑技术示范,带动全川矿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项目根据四川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异和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划分出四大地质遗迹区,再以其分布规律,景观形成时间、空间和成因的关联性划分出20个地质遗迹分区和28个地质遗迹小区,从而建立了四川地质遗迹景观区划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