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克鲁-冲木达矿集区位于西藏南部扎囊-桑日之间,累计估算铜金属资源量达200多万t.文章从"景"、"场"、"相"、"床"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出发,阐述了该矿集区在印-亚陆陆碰撞"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高原隆升过程中的成矿地质背景,指出区内存在着与碰撞挤压流体迁移汇聚有关的层控铜矿床、碰撞后伸展环境中夕卡岩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3种矿床类型.利用"成矿构造聚敛场"观点分析成矿资源潜力,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彭振东  卜安 《矿产与地质》2003,17(2):140-144
阐述了尖笔岽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了控矿因素,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控制的,火山-岩浆建造是成矿的主要条件;而构造断裂的交汇部位的次一级密集裂隙带,则有利于成矿流体的汇聚,是对成矿有利的构造环境,认为该矿床是粤东火山岩内典型的铅锌铜矿区,具备形成大中型铅锌铜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云南楚雄盆地是我国砂(页)岩型铜矿重要矿集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危机矿山勘查成果,从铜矿的空间分布、地层层位与成矿、构造与成矿、岩性与成矿、浅紫色砂岩交互带控矿、金属矿物组合等方面,总结了云南楚雄盆地砂(页)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铜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肖凡  王恺其 《地学前缘》2021,28(3):190-207
斑岩矿床的成矿机制是一种典型的力-热-流多物理场耦合的岩浆-热液过程,因而从成矿动力学数值计算模拟的角度研究斑岩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对揭示斑岩岩浆-热液系统动力学演化机制及其成矿响应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兴铜矿(包括朱砂红、铜厂和富家坞)作为目前中国华南已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铜矿床,是研究(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的一个典型的重要窗口。前人已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年代学、同位素以及成矿流体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从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角度对德兴铜矿成矿作用过程进行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德兴斑岩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总结分析其成矿过程的地质概念模型,进而将侵入体形态(包括长轴及短轴长度)和倾伏角、控矿断裂倾角与宽度作为几何模型中的变量,构建由这些变量组合控制的几何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斑岩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中应力场、流体场以及热力场三者的耦合关系及其数学-物理方程,构建德兴斑岩铜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最终,设置不同的岩石物理参数、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进行力-热-流三场耦合的数值模拟实验,并根据不同侵入体产状及断裂构造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探究德兴铜矿床断裂和侵入体产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较小的断裂构造宽度更易造成岩矿石局部破裂,便于流体弥散而形成浸染状或微-细脉状的斑岩矿化;(2)较大体积的岩体以及较小的岩体倾伏角度对斑岩铜矿床的形成相对有利;(3)朱砂红矿床较铜厂和富家坞矿床岩体体积小,而倾伏角相对较大,导致岩体冷却速度快,表面及附近扩容空间小,因而成矿深度大,而金属储量小。揭示了德兴铜矿床斑岩侵入体与断裂构造产状的控矿机制,增进了对德兴铜矿矿床成因和控矿要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赵兴国 《地质与勘探》2010,46(1):183-190
谦比希铜矿床产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内,为该成矿带内一典型的铜矿床。为了建立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寻找该类矿床,本文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着手,对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勘探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与国内同类型大型-超大型矿床在矿床建造、后期改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容矿岩石、控矿构造、成矿条件、矿床的后期改造方面的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6.
黄沙坪铜锡多金属矿床是在钦杭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叠合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铜多金属矿与锡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复合、多期构造体系联合、深部钨锡矿与浅部铅锌银矿耦合等特点突出。针对该矿床控矿构造深部展布格局不清、深部铜锡多金属矿体定位不明的核心问题,基于矿田(床)构造精细解析,开展了多期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作用机理及其控矿构造深延格局的深入研究,表明岩浆侵入接触构造系统与倒转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裂隙系统分别控制了脉状-不规则SK型铜钨锡多金属矿体群与沿NNE-NE向层间断裂带、NW向断裂带分布的热液脉型铅锌银(金)矿体群,这些矿体群具有不同的侧伏规律;基于矿田、矿床、矿体(脉)尺度控岩控矿构造组合样式的剖析,揭示了构造分级控岩控矿规律和中心对称成矿效应,厘清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体系,构建了矿田构造控岩控矿模式,进一步论证了坪宝矿田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中生代以来,坪宝矿田构造应力作用呈现“顺时针式”的运动方式,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与华夏板块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在区内产生SEE-EW向主压应力作用,从而在矿田内形成了中酸性岩浆侵入成岩成矿系统。这些认识为坪宝矿田乃至钦杭、南岭成矿带湘南地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 - (多金属 )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 ,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 ,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 ,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在包括多宝山矿床在内的矿集区范围内资源丰富,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热液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认为复活了的基底构造对铜元素的迁移、富集和贫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北西段为矽卡岩...  相似文献   

9.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景谷曾家村铜矿床位于三江构造带中段的兰坪—普洱中—新生代盆地中南部。在野外勘探工作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矿鉴定结果,对曾家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开展了与同构造位置的宋家坡铜矿矿石成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曾家村铜矿在矿体形态、矿石组构以及围岩蚀变方面既有典型层控沉积矿床特点,又有后期叠加改造特征,双重成矿作用特征明显。矿石成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三叠系火山岩对曾家村铜矿成矿金属有一定贡献,二者物源属性既有亲缘性又有继承性。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和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曾家村铜矿床属典型的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曾家村铜矿床勘探成果、经验及成因认识的厘定,为整个兰坪-思茅盆地类似地区铜矿找矿打开了思路,拓宽了区域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浙东南遂昌湖山萤石矿田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浙东南遂昌湖山萤石矿田为例,对此类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进一步揭示了萤石矿成矿物质组分的分配、迁移、分散、富集特征与控矿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希金矿I号矿床矿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阿希金矿Ⅰ号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划分了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详细研究了金矿物和主要载金矿物的矿物特征和标型特征。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成因特征,结合石英包裹体测温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阿希金矿Ⅰ号矿床为以低温为主的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周春艳 《铀矿地质》1990,6(1):50-54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类型铀矿床矿石的可选性及适宜的选矿方法;对不同的矿石用不同选矿或选矿-水冶联合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水冶供矿品位和回收伴生元素,降低水冶成本。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矿床经济效益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亮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32-1241
存得村矿区冷风箐矿段位于马厂箐杂岩体南接触带,其产出的铜钼多金属矿总体受宝兴厂-铜厂向斜南翼斑岩脉(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挤压破碎带控制,该挤压破碎带(碎裂岩带)为该矿段矿液的运移、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赋存空间,并严格控制了铜、钼矿脉(体)的空间就位。但由于多期构造活动及多期次侵入岩体的影响使得该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工作年限短,地质工作程度低等因素使得如何取得找矿突破成为该区的首要目标。本文参照宝兴厂-铜厂铜钼矿、乱硐山铜钼矿的找矿成果及经验,同冷风箐矿段进行类比,结合2011工作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下步地质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矿床构造、岩浆活动和含矿地层等方面论述金山金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 ,揭示该矿床沿北东东向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级构造成矿规律 ,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收集区内地质找矿和科研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乐华-德兴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和矿产分布特征,阐述了铜金成矿作用特征和成矿规律,指出这一重要的铜金成矿带内仍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广西河池北香银多金属矿床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找矿勘探,基本探明了1~6号脉状矿体,但在找矿理论、矿床资源量上均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矿床资源也因此未能获得开发利用.通过工作,在矿区内发现了一组具有长期持续活动并控制着矿区内的沉积作用和后期构造活动特征的北西向同沉积断层,已知矿体的产状、空间分布均明显受到该同沉积断层的控制,因此该组构造具有控岩控矿特征.对比显示本矿区同沉积断层与大厂矿田的同沉积构造及其控矿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该组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尤其与南北向、北东向构造交汇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脉状矿体的下部可能存在层状矿体.该组同沉积断层的发现开拓了北香地区找矿思路,为今后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永奎  宋航 《矿物岩石》2003,23(4):80-84
四川某金矿是一种难浸金矿,因为矿石中的金被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而且含有机炭质物。细菌Hst能有效氧化金矿中的硫化矿物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如果细菌氧化矿石中铁的浸出率大于90%,金几乎完全解离,金的氰化浸出率大于90%。研究表明,该金矿的难浸特性是因为金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有机炭质物和粘土矿物对金浸出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龙头山金矿的主要矿体受火山机构构造、断裂构造和雏形断裂构造三种成矿构造控制。火山机构构造控制了产于火山与围岩的接触带部位的火山岩型金矿,该类金矿以Ⅸ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围绕火山机构引起的塌陷式断裂产出,矿体的形态和品位变化受火山机构构造发育程度的影响;断裂构造控制了产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型金矿,以Ⅰ号矿体最为典型,表现为矿体沿NW向断裂分布,其产状与断裂一致,向SE方向侧伏明显;雏形断裂控制了矿区南部含金富矿体的就位,表现为矿区花岗斑岩南部的富矿体沿近EW向断续展布。矿体的形成与定位都离不开这三种控矿构造,因此在靠近火山机构一定范围内,向SE方向的深部及在已知富矿体的东西两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铅锌矿石中的微量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样品经硝酸-氢氟酸-硫酸混合酸溶解,磷酸提取,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的微量锗,干扰少,灵敏度高。实验确定了介质最佳酸度,对干扰元素的允许量进行了试验。方法检出限为20.64 ng/g,测定范围为0.20~100μg/g。经全国不同地区7家实验室采用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