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变化学     
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球系统是如何工作,如何运转的;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3.
中国黄土和全球变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中国黄土的地层结构、磁化率曲线及粒度曲线均表明:中国黄土所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历史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紧密的联系,地球轨道变化可能是黄土-古土壤反复叠置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震达 《地学前缘》1997,4(2):213-219
文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为例,分析了其成因过程、发展趋势,指出干 荒漠化的原因,而频繁、过度的人为活动则更另剧其发展,在北方荒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中,有0.1%虽由于过度放牧,26.9%是由于过度开垦,32.7%是由于过度樵采,有9.6%是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有0.7%是由于工矿交通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而造成的,所以合理土地和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地图生物圈计划中(IGBP),美国国家科学院全球变化协调委员会(CCGC)承担着美国国家委员会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工作成果,简略回顾了近年来南海海域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其中包括:南海深海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约33Ma以来的年代地层学框架,查明了一系列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阶段、轨道演化周期及其转型(如"中更新世革命")、突发环境事件(如大火、火山、玻璃陨石事件)和短时间尺度的非轨道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H事件和D/O事件)以及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记录。文中还指出需要加大南海的研究力度,以利于查明全球变化中的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章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为例,分析了其成因过程、发展趋势。指出干旱是荒漠化的原因,而频繁、过度的人为活动则更加剧其发展。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土地的成因类型中,有30.1%是由于过度放牧,26.9%是由于过度开垦,32.7%是由于过度樵采,有9.6%是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有0.7%是由于工矿交通建设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而造成的。所以合理利用土地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9.
10.
人类圈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全球变化是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由于它异常复杂,其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还有待探索。本文把全球变化与人类圈的研究联系起来,用人类圈与其它地球圈层关系的演变来解释当今的全球变化,主要讨论(1)全球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联系与区别;(2)地球的最新圈层:人类圈;(3)当代全球变化的性质、原因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生才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153-1156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分别侧重研究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领域主要的国际性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2.
林海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80-583
简述了台湾地区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组织机构,全球变化研究规划,研究目标,研究重点研究计划及其进展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化研究的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振球 《地学前缘》2002,9(1):27-33
地球系统及其各圈层都是个复杂系统。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针对此种特点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整体观方法论 ,开展整体地球以及更大整体系统的整体研究 ,从中找出关键因子和关键性物理过程 ,力戒“瞎子摸象”。文中探讨了多种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与相应的天文参数变化的密切联系 ,认为天地耦合有可能是引起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同时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化的若干新观点和新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2个极为重要的研究主题,也是CNC IGBP当前开展工作的2个核心。一方面,人类受到来自变化中地球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亦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率影响着地球系统。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可持续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21世纪初全球变化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1 国际全球变化总体趋势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和全球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5.
岩溶与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岩溶与全球变化研究袁道先(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541004)由于岩溶作用是全球碳、水、钙循环的重要部分,以及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占陆地面积的15%,约22×10 ̄6km ̄2),因而岩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大气CO_2的...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与广义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大转变的时代,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日益尖锐突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如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美国兰德公司等)试图寻求解决的对策,这一综合性问题的核心是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资源的有限;环境问题的提出是由于对资源的滥用;经济问题的中心议题是对稀有资源的优化利用。为此,我们(昝廷全等1986,1987,1988)曾提出了广义资源的概念,它是自然资源概念的进一步延伸和泛化。本文在全球问题的背景下详细论述广义资源的概念、内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了制定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以来,经过计划特别委员会二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1988年10月(ICSU)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咨询委员会上讨论通过了IGBP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18.
19.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概述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ESSP、IGBP、WCRP、IHDP、DIVERSITAS)新近的研究战略调整和研究重点,在对国际全球变化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全球变化研究的阶段性理论进展,归纳了全球变化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水合甲烷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金会军  程国栋 《冰川冻土》1997,19(3):272-279
甲烷水合物是地球表层(〈2km)最重要的碳库,其CH4含量很可能超过10^16kg。暴露大陆架的海侵加热及深部压力中能使海相沉积物中的甲烷水合物失稳分解;而冰悼生长,使其下的水合的稳定带扩展。水合物对地表扰协的敏感性,稳定和失稳时间尺度的不对称性和水合物巨大碳量表明,甲烷水合物可能在调节冰期,间冰期大气成分中扮演重要角色。北极沿海多年冻土变暖和甲烷释放可能早已开始,但目前和下一世纪的排放量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