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岩石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资料,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储集层的岩性特征。七克台组中上部储集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属于第一岩性段.七克台组下部一西山窑组储集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属于第二岩性段.砂岩的岩性特征对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烃特征及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艾国  程克明 《地球化学》1995,24(2):128-137
本文从油气基本性质、类型、成熟度、油气源分析以及煤,岩生烃、排烃机理等方面,以详尽的资料论证了目前在台北凹陷(不包括胜金口油田)所发现的油气是煤成烃,并得出如下结论:①该区的原油具有陆相原油的典型特征,从物性和成因上可以分为三类;②该区的煤成气以甲烷碳同位素偏轻、重烃气体碳同位素偏重为特征;③该区的原油和天然气成熟度低,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主要是煤);④该区能形成工业性煤成油气流与该区煤岩富氢组分含量高并具早期生、排烃等特点,以及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表露头、测井曲线和岩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将侏罗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7个二级层序、13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由退积的准层序组成,高位体系域由进积的准层序组成,由退积作用向进积作用的转换过程形成了加积的准层序组,低位体系域在本区不发育。研究发现,同一沉积体系在不同体系域内相序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在高位体系域内是正常相序,而在湖侵体系域内是“顶底倒置”的相序。稳定的厚煤层在湖侵体系域内比高位体系域内更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侏罗系是吐哈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层,其沉积体系的细致分析对于弄清盆内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至关重要。在详细观测地表露头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湖泊、湖三角洲及沼泽等七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地区井下中侏罗统煤系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的西山密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分别建立了孢粉组合,依次为Cyathidites-Cycadopites-Quadraeculina组合、Cyathidites-Classopollis-Piceites和GranulatisporitesClassopollis-Podocarpidites组合;通过组合特征分析和孢粉组合对比,认为上述3个组合均为中侏罗世产物,根据各组的上下关系和重要分子的分布可以推测它们分别属于中侏罗世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地区井下中侏罗统煤系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的西山密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分别建立了孢粉组合,依次为Cyathidites-Cycadopites-Quadraeculina组合、Cyathidites-Classopollis-Piceites和GranulatisporitesClassopollis-Podocarpidites组合;通过组合特征分析和孢粉组合对比,认为上述3个组合均为中侏罗世产物,根据各组的上下关系和重要分子的分布可以推测它们分别属于中侏罗世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依据地质、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把侏罗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发育LsT,TsT和HsT 3个体系域。据测井和岩心资料,将3个层序进一步划分为准层序组和准层序。准层序组和准层序分别有3种类型。通过对体系域演化模式的分析,确定出两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8.
侏罗系是吐哈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层,其沉积体系的细致分析对于弄清盆内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至关重要。在详细观测地表露头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湖泊,湖三角洲及沼泽等七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薄片的镜下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物性分析等手段的应用,对吐哈盆地北部斜坡柯柯亚构造中深层储层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柯柯亚构造八道湾组储层几乎全部为碎屑岩,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灰色、深灰色或灰黑色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普遍含大量碳屑。孔隙类型主要为粒内溶蚀孔和粒间剩余孔。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孔渗条件差,为特低孔特低渗类储层。沉积作用是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是中深层储层致密化的关键,粒度是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三叠系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目前对该盆地的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尚存争议。本文应用成藏分析理论,从盆地整体出发,探讨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认为油气具有多期成藏、晚期调整的特征,成藏期主要决定于构造运动期次、圈闭发育与时空配置,以及断层活动时期等因素;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前陆盆地的性质控制,盆地的不同区带、不同构造段和不同层位,其主控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碎屑岩储层获得了高产气流,但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岩性致密,针对该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对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层段取心的35口井,共385.2m的岩心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样品350余块,制作铸体薄片344块,应用显微镜进行样品的微观组成特征分析;同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50余块样品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储层以分选中等,磨圆较差的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压实作用强,粒间孔基本消失,主要的显孔类型为粒内溶蚀微孔,其次是基质晶间微孔和微缝,这三类微型储集空间组成了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通过对砂岩成分组成、成岩环境,成岩作用的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砂岩储层早期快速压实致密化,后期在微溶蚀和压碎作用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有效的"三微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2.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源输入与有机质性质有着密切联系,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不同层系、不同地区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由于其沉积环境、母源输入的不同,导致其地球化学指标差异;通过对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姥植比(Pr/Ph)是反映源岩沉积氧化还原环境和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C29ααα20R在C27~C29规则甾烷ααα20R中的相对含量也是反映沉积水体盐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发现源岩类型划分的主控指标是族组成中芳烃、沥青质组分含量及饱芳比、非沥比等四项指标,姥植比、伽马蜡烷指数为源岩类型划分的次控指标,据此将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划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粘土矿物纵向异常演化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宝Jun  李伟 《地球科学》2002,27(5):504-508
台北凹陷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在纵向上虽然存在伊/蒙混层中蒙脱石层的基本正常成岩变化规律,但是,在各成岩阶段其粘土矿物组分的变化中却出现了多种异常现象。主要以鄯善构造为例,经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该区粘土矿物在各成岩阶段出现异常变化的多种原因,如:存在原沉积母岩,沉积水介质,煤系地层成岩产生的酸性流体,暗色泥岩热演化生成的有机酸及油层中有机酸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程度的作用造成了该区各成岩阶段粘土矿物的异常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富集地质条件,探讨了其油气分布规律,指出了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4套2类良好的油源、多套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有效的圈闭、2套封盖性能极好的区域性盖层及优越的生储盖组合配置是油气富集的基本地质条件;构造、构造—岩性复合是主要的油气藏类型;环主力生油凹陷、沿短轴分布的砂体与燕山期的古构造及喜山期改造加强的构造叠置、多期活动的油源断裂控制油气是油气分布聚集的规律;中部凹陷区的深挖细找,山前褶断带、火焰山背斜带及逆冲断裂上下盘构造,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山窑组(J2)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北凹陷是吐哈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区,而西山窑组煤系地层是该地区的主力烃源岩。对采自葡1井与草南1井西山窑组孢粉化石的,鉴定和统计,共发现孢粉化石31属57例,依据属种含量分布和地史意义,可建立以Cyathiites-Cycadopites-Quadraeculina为代表的孢粉组合,其中裸子植物花粉略占优势,含量为51%,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为49%。通过对主要孢粉类型和重要属种地史分布的讨论、与邻区及国内外同时代孢粉组合特征的对比,加之本区西山窑组与下伏早侏罗世晚期的三工河组为整合接触关系,认为西山窑组孢粉组合与陕甘宁盆地中部地区的延安组、辽宁西部的海房沟组等地层所产孢粉组合较相似,其地质时代应属中侏罗世早期,大致相当Aalenian-Bajocian期。  相似文献   

1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上二叠统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北凹陷装腔作势不罗系是目前吐哈盆地获取新增储量最有利的接替区,但因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层位难以识别和追踪而无法确定源岩分布及生烃规模,通过对鲁克沁构造带稠油的油源分析,证实了台北凹陷深层不仅在二叠系生油岩,而且生烃潜力及资源规模巨大,并已发生过多期油气生成,聚集。  相似文献   

17.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结合台南凹陷幕式构造演化特征,利用岩心观察、试油数据、地球物理及化学数据等,对台南凹陷二叠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充填特征、烃源岩和储层分布受控于幕式构造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断陷盆地结构特征控制着岩性叠加样式和沉积展布:LSC1沉积时期,南部觉罗塔格山脉崛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水底扇沉积,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LSC2沉积时期,西部鲁西凸起和东部塔克泉凸起逐渐形成,南部物源减弱,东西物源逐渐占主导地位;LSC3沉积时期,北部博格达山脉崛起,地层南北向掀斜,北部物源逐渐发育,断陷短轴方向以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长轴方向以扇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逐渐过渡。分析台南凹陷层序地层叠加样式对烃源岩和储层的控制作用后认为:LSC2水进体系域晚期和高水位体系域早期发育的大段泥岩为有利烃源岩,其上部LSC3低水位体系域发育的大套砂岩为油气主要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台北凹陷西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背景分析,明确了台北凹陷西部沉积主控因素,分析了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叠置样式,划分了沉积体系类型。首次在研究区开展了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空间演化分析,为储盖层评价、生储盖组合分析、勘探层系优选和各类型油气藏区带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青  汪利 《古地理学报》2009,11(2):241-249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较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贝尔凹陷是盆地内最大的凹陷,属于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同时也是该盆地最有潜力的勘探地区。其主要储集层为下白垩统南屯组、铜钵庙组砂岩、凝灰质砂砾岩和凝灰岩及基岩风化壳。其中南屯组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及少量的火山岩,其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填隙物孔隙、裂缝和溶蚀孔隙。其孔隙结构较差,喉道半径小,分布不集中,分选不好。受沉积相带、埋深压实作用以及次生孔隙的影响,贝尔凹陷储集层物性总体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储集层主要分布于贝西次凹、贝西单斜带、霍多莫尔断鼻带和苏仁诺尔以及苏德尔特断裂带。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碎屑岩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资料,研究了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科尔康油田沙海组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砂砾岩。碎屑岩的岩性特征对沙海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