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方史志、历史地理、树木年轮和近代器测记录相关的黑河流域历史时期人口变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下游湖泊变化、流域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等资料, 通过对比上游出山水资源量、中游人类活动水资源利用量和下游湖泊面积变化, 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流域水资源平衡进行了估算, 并分析了历史时期各阶段下游湖泊水环境和天然绿洲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在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上游山区水资源总量和中游走廊平原区绿洲人类活动用水后下泄的水资源量, 决定了下游水环境演变过程;在两千年来显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流域水资源平衡模式和下游水环境演变特征, 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耦合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吕丹丹  张阳生  张菲菲 《地下水》2011,(1):63-64,68
我国水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污染现象并存;生态退化,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水环境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面对这些问题,大家开始重新认识人水关系,强调人水和谐相处,强调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增强公民水意识,创建节水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水资源优化...  相似文献   

4.
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贺停  汪雁 《地下水》2004,26(2):142-144
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出于商业目的和个人利益,争相控制水资源,随意向河流排污,导致天然河流、湖泊及附近地区水环境恶化.保护天然河流和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措施来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控制断面径流量计算、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计算、控制目标方程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此外,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应用GIS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波  包化国  王德成 《地下水》2007,29(1):14-16
从分析吉林省吉林市水资源的特点、水环境的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孔灿 《地下水》2019,(3):166-167
阿克苏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然而由于土地开垦和工业、人类活动的不断干扰,造成区域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通过对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水资源供需失衡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及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为科学保护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应分别从水量管理、用水效率以及水污控制等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阿克苏地区水资源实现科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山西娘子关泉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维亮 《中国岩溶》1996,15(4):346-350
本文从岩溶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观点出发,根据娘子关泉域岩溶水贮存、循环条件及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水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覆盖层的隔污能力及岩溶含水层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泉域区的工业布局、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将娘子关泉域划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使泉域水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使有限的泉域水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最佳生态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水科学进展》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她是在人类面临水旱灾害日趋严重、水资源日趋紧缺和水环境日趋恶化等全球性问题背景下创刊的。  相似文献   

11.
王莹 《地下水》2007,29(4):148-150
资源保护问题是在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提出来的.水资源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保障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鉴于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恶化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后劲,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十分发达.治理水环境的资金仍较短缺,保护意识还较淡薄的情况下,尤其要充分利用法律的约束力来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沂轩  徐庆军  王猛 《地下水》2005,27(4):238-240
徐州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分析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口水电站对闽江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祖亚  蔡品彦 《水文》2001,21(Z1):46-49
对闽江干流水口水电站建库前后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了造成水口水电站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吕玉萍 《地下水》2004,26(4):297-299
通过分析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起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态环境之一。确立人类社会需求与水资源合理开发的统一协调关系 ,开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净化改善环境的功能 ;控制水质恶化、污染 ;防治水流动引发的重大自然灾害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与水环境体系之间的新平衡应是本世纪中国水环境控制与保护的基本战略目标。众所周知 ,上一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 ,也带来诸如 :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的“副作用”。中国环境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0年 9月5日在重庆市召开了“2 1世纪中国水环境战略”研讨会 :大会专题论文 2 4篇 ,并举行三…  相似文献   

16.
浅谈邯邢煤矿区水环境问题及水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岭 《地下水》2010,32(3):84-86
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邯邢煤矿区水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了邯邢煤矿区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加强煤炭企业对水资源保护观念、禁止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外调水等几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兴忍 《地下水》2010,32(3):152-153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代替的战略资源,从运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对运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初始水权分配,建立用水计量控制体系等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六条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秋菊  王铂铎  崔晨  郭娜 《地下水》2011,33(2):95-97
西安市水资源概况,针对西安市水资源问题提出了西安市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对西安市再生水回用途径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西安市再生水回用问题的建议措施,肯定了发展再生水回用事业在缓解西安市水环境日益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山西神头泉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了神头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神头泉域岩溶水贮存、循环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以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覆盖层的隔污能力及岩溶含水层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泉域区的工业布局、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将神头泉域划分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泉域水资源的管理对策,以保证有限的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0,(4)
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与生产,水环境状况及水文条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是新疆乌鲁木齐后峡地区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对该地区的水环境现状和不利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并依据该地区水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宜的开发方案。结果可知:乌鲁木齐后峡地区属于乌鲁木齐河谷地带,地下水储存环境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针对水环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综合考虑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以及经济基础及技术水平,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该地区水环境管理及水文条件的改进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