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查阅了前人关于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研究,系统地归纳并分析了这一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伴随着沂沭断裂带活动习性在不同时期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古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轴方向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构造应力值在区域内为100 MPa左右;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基本一致,为NEE向,构造应力值随深度增加,近地表在3 MPa 左右,深部可达几十至100 MPa数量级。但无论主应力轴方向或者构造应力值大小,在局部区域均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规律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沂沭断裂带活断层的结构与几何学特征、活动型式与时间、断层擦痕反演应力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其活动机制和时间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呈现为大型的活动构造带,主体上由四条主干活断层组成,各活断层主要表现为逆右行平移.它们的断层活动性总体上表现为东强西弱与南强北弱的特点.通过对该断裂带内一系列活断层擦痕反演应力场分析,表明新构造活动期的区域应力状态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详细的野外调查表明,沂沭断裂带浅部活断层的形成机制为直接复活、隐伏断层扩展、反向断层复活与截切断层复活四种类型,以前两类为主,主要利用早期地堑边界四条主干断裂的复活与扩展而形成浅部的活断层.  相似文献   

3.

基于连续GPS数据,利用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MW9.0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连续的相对运动状态,并研究其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地震以来:1)两侧块体呈右旋走滑兼挤压状态,平均走滑、挤压速率分别为0.9±0.1 mm·a-1和-0.7±0.1 mm·a-1,相比日本地震之前,运动过程更具起伏特征,可能与日本地震前后俯冲带两侧板块间相互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2)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地震活动频次N、总释放能量折算震级M、地震活动度S值、地震b值与两侧块体相对运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9、0.74、-0.6,T检验显示相关性显著.在研究区地震能量集中释放阶段两侧块体相对运动方向和研究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相对运动速率和地震活动强度变化具有同步特征,两侧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具有控制作用;3)莱州序列和乳山震群的发生可能与两侧块体相对运动促进的局部区域应力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4.
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及其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有关资料,初步讨论了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的展布、内部结构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关系。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发育在F1、F2断层之间,呈串珠状伴随F5断层展布,开始形成于第三纪时期,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活动褶皱。活动褶皱和活动断层是在右旋挤压剪切带中形成的两种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5.
沂沭带应力场动态追踪研究与苍山5.2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沂沭带应力场动态变化的追踪,利用《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中的一些方法,对沂沭带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发现了在苍山Ms5.2地震前,沂沭带中,南段应力场小区域综合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出现了长达10年的分离现象,初动矛盾符号比出现了10年低值异常,多项地震活动性参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6.
沂沭断裂带内部的差异活动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郯庐断裂带在山东境内被称为沂沭断裂带的部分是其新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一段.许多学者对沂沭断裂带做过大量研究工作,指出沂沭带活动存在差异性,但较少关于差异活动的原因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沂沭带5条断裂的主要活动规律及其特点,对沂沭带进行了新的分段,并归纳了沂沭带不同断裂之间、同一断裂不同段落之间的活动差异及其差异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貌、断裂结构、断裂空间组合、现代运动、深部构造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造成沂沭带差异活动的可能原因,为更深入地研究沂沭带提供了新鲜的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华林  耿杰 《中国地震》1996,12(3):307-315
利用岩石碎裂数目的分形理论,分析,计算了沂沭断裂带及其西侧北西向断裂的断层泥粒度成分的分维值,讨论了断层泥粒度成分分维的地震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内的断裂活动的强度大于北西向断裂活动强度;F2是沂沭断裂带中活动最强的一条断裂,断层泥粒度成分分维值可作为表征断裂活动时代,破裂形式和断层泥形成斫代等的参量;分维值还与断层泥的母岩,厚度,粘土矿物含量和所处的断裂部位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1974年以来发生在沂沭带及其附近的小震进行了P波段谱分析。根据前人的成果和经验(1-5),采用不同的震源模式,计算了小震应力降(△σ,△σ′)、地震矩(M0)、震源尺度(L)以及介质品质因子(Q值)给出了沂沭带及其附近的△σ和Q值的背景分布特征,进而讨论了这种背景分布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沂沭带形变、重磁场时空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利用流动水准和流动重磁复测资料,分析沂沭断裂带上地壳形变场和地球物理场的时空强变化特征,揭示沂沭断裂带活动特征是以鲁中隆起的继承性活动为主,沂沭带北端的双山-李家庄断裂两盘的垂直形变受区域断裂控制并与区域地震活动有关,与1983年荷泽地震和1995年苍山地震有较好对应关系;沂水附近地磁场有“窗口效应”,尤其与南黄海地震活动及沂沐断裂带上的小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东南沿海地震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根据断层面的最新错动方向,震源机制解和地壳形变等资料,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本区构造应力场可大致划分为两个分区:长乐-诏安断裂带以东地区主压应力轴为近东西向;以西地区的主压应力轴近南北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从而确定出海原、六盘山断裂带至银川断陷的第四纪两期构造应力场 :早更新世末期以前 ,为北东—南西挤压型构造应力场 ,由此造成该地区断裂活动主要以逆断为主 ;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以后 ,构造应力场发生了调整 ,主压应力方向由早期的北东—南西改变为北东东—南西西 ,应力结构由挤压型转变为走滑型 ,并导致断裂活动由早期的逆断为主变为走滑为主 ,这种应力场格局一直持续至今。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可划分为 :海原断裂带走滑应力区、六盘山逆断 -走滑混合应力区和银川断陷拉张应力区  相似文献   

13.
鲜水河断裂带区域第四纪构造应力场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断层滑动方向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分期计算方法,获得鲜水河断裂带区域第四纪以来两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第1期为早~中更新世,构造应力作用以北东-南西向挤压为特征;第Ⅱ期自晚更新世至今,构造应力作用以近东西向挤压和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巴士系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劳 《华南地震》1998,18(1):119-124
利用1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了巴士系断裂带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应力场的总体特征为NW ̄NWW向,但不同地段略有差异。由北西至南东主压应力P轴方向由NWW ̄NW ̄NWW(近EW)向,P轴相对平缓,地震以走错动为主,兼具倾滑分量,应力场的变化与菲律宾海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均匀推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山东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现代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了山东地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分析了区域构造应力场整体与局部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富仁  刘光勋 《地震地质》1994,16(4):329-338
通过滇西北及邻区大量活动断层擦痕的测量和利用由断层滑动方向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计算方法,获得滇西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在滇西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在滇西北外围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北西或北西。在构造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活动断裂构架及运动组合特征,提出了滇西北反“S’型右旋扩展的构造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7.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震源机制解确定应力分区的逐次收敛法,并结合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和断层滑动反演资料,对川滇地区应力分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厘定. 结果表明,2条北北西向近似平行的应力转换带将川滇地区分成3个应力区,2条应力转换带之间形成的川滇应力区的最大主应力sigma;1方位正好也是北北西向. 川滇应力区东边界(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基本上与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相吻合;川滇应力区西边界(西边的应力转换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并不完全一致,西边的应力转换带的北段基本沿金沙江断裂带,与川滇菱形块体的西边界相一致,往南应力转换带并没有继续沿着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红河断裂带,与东边的应力转换带形成交会,而是延续北北西走向,应力转换带的南段与营盘山断裂带相重合. 认为,在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东侧物质南东向侧移,以及华南块体强烈阻挡的共同作用下,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格局并不完全受已有构造的控制,而很有可能形成新的应力转换带.    相似文献   

18.
Following the 11 March 2011 Japan MW9.0 earthquake, frequent moderate and small events occurred on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its either side. Using continuous GPS data and a sliding block model, this work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release of these shocks and the block relative motion of either side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equivalent magnitude M from released energy and the two blocks' relative motion are well correlated when earthquakes are selected in a retrieval circle(whose center is the midpoint of the Yishu fault zone)with a radius of 250~500km and using a sliding time window of 3~10 months. The b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 and the two blocks' relative motion is 0.74 and the T test shows a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2)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locks on both sides affects the energy release in the area from the north part of Yishu fault zone to the Jiaodong Peninsula area and southwest Shandong-Henan border area obviously.(3)Since June 2014,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two blocks on both sides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presents a wave of change, which may be an expression of the accumulation of seismic strain energy in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its two side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quivalent magnitude M from released energy and two blocks' relative motion V can be fitted by linear equation M=0.51*V+3.9, showing that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could be released by the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in a timely manner, which may favorable to delay the seismic risk in the study area. It also shows, on the other hand, that earthquake energy was not released so completely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the end of 2015 to 2016, which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dao earthquake swarm in 2017.  相似文献   

19.
蒲晓虹  乔建平 《内陆地震》1992,6(2):138-142
通过对四川地区近百次地震震源机制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现代构造应力场对区域断裂类型及其活动方式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强震的发震机制与区域断裂类型及其活动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渭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建兵 《地震地质》1992,14(2):113-120
渭河断裂带在前新生代为一条分割基底的古超壳断裂,新生代转为铲式伸展断裂,其伸展拉伸掀斜作用形成了渭河盆地的雏形,现代以引张倾滑兼枢纽运动为特征。该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