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我国晚寒武世凤山阶、长山阶为孙云铸于二十年代在唐山赵各庄一带创建的。笔者于1980年对该区上寒武统进行重新观察和再研究工作,测制了完整的凤山组和长山组剖面——巍山上寒武统剖面,较系统地采集了岩石薄片、基岩光谱和碳酸盐分析等样品,通过室内镜下观察,光谱半定量测定和碳酸盐分析,对巍山上寒武统的岩石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广布于西南地区的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群和晚寒武世三游洞群及其相当地层,由于发现化石很少,长期以来,其划分及对比问题未获解决。生物群性质更无从知晓。近年来,在川东、川东南、鄂西南、黔东北等地区的晚寒武世地层中,陆续发现一些化石,如三叶虫、头足类、藻类等。虽然种属不多,但意义重大,对解决西南地区的晚寒武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起了重要作用。这些含化石的晚寒武世地层,主要分布在扬子区的边缘地带,显然与当时的沉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河北柳江盆地中晚寒武世藻类丘礁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柳江盆地中晚寒武世藻类丘礁十分发育,并形成完好纵向演化序列。藻礁具有两个演化方向,其一是骨骼钙藻Epiphyton向非骨骼蓝绿藻方向演化;其二是块状藻丘向厚层状叠层石礁方向演化。藻类丘礁的演化特征及其沉积相序揭示了该区中晚寒武世时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至台缘浅滩和潮坪环境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晚寒武世,华北陆表海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热带,由于明显变化的天文周期对古气候的影响,广泛发育了风暴沉积及风暴沉积序列。根据不同级别天文周期的旋回率,在华北晚寒武世地层中识别并归并为3次特大型风暴旋回,11次大型风暴旋回。这些风暴旋回可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从而得出晚寒武世华北陆表海盆地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安徽南部晚寒武世过渡区的地层,钱义元等(1964)研究时,划分为青坑组和团山组。命名地点在青阳青坑。青坑剖面只有团山组出露完整,青坑组受断层破坏,布露仅底部数十米地层,而且只采获不能确定地层界限的Proceratopyge一属,其下界难以确定。因此,按规范要求,不能作为青坑组的层型剖面。笔者等(1963—1964)在相距青坑拾数公里的泾县北贡唐村测得一上寒武统系统剖面。该剖面上寒武统唐村组、青坑组和团山组彼此间为连续沉积,界线清楚,层序井然,化石丰富。其中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既有江南区的色彩,亦有华北区常见分子,还有世界性分布的属种,而且分带明显。笔者建议将该剖面作为皖  相似文献   

6.
中国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1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和《中国中寒世岩相古地理》的继续。本文的基础是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的成果。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定量图件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的地质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编制出了全国范围的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因此,在本文中,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是定量的和比较精细的,其他地区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和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寒武世,中寒武世的 “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古地理格局依然存在。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这5个古地理单元的范围与中寒武世的基本上相同,但他们的次级古地理单元的特征则与中寒武世的有所不同或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蒙花岭组是新建的岩石地层单位,指定蒙花岭剖面为正层型剖面。岩性为一套高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由变质石英细砂岩、各类片岩、绢云千枚岩夹细粒石英岩及数层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组成。在剖面的下部第8层及上部第24层含丰富的藻类化石,地质时代为寒武纪;在剖面中部第16层变质火山岩中采人工重砂样、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99±6Ma~527±48Ma,地质时代为寒武纪中晚期。故将蒙花岭组划寒武系黔东统(∈2)到芙蓉统(∈4)。  相似文献   

8.
湖南桃源、慈利一带的晚寒武世地层及三叶虫序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1990,14(4):261-276
<正> 湘西北武陵山南麓,沿桃源、慈利两县边界的长约40km、宽10余km的范围内,寒武纪地层广泛出露。层序完整,尤以上寒武统发育为佳,为一套斜坡相的碳酸盐岩组成的地层,含丰富的过渡型三叶虫动物群。1965年湖南区测队曾在桃源汤家溪测制剖面,对本区的寒武系做过初步划分。1980年,笔者在慈利沈家湾和桃源瓦儿岗详测了两条上寒武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磁县虎皮脑寒武、奥陶系剖面是华北地台南部的重要剖面,多年来没有发现任何古生物化石,下奥陶统划分没有依据。 笔者1983年观察研究了虎皮脑寒武—奥陶系剖面,首次在贾汪页岩之下发现了晚寒武世三叶虫、角石和牙形石,及早奥陶世亮甲山期牙形石,对该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划分及对比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三丹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石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道  赵征 《贵州地质》1996,13(2):135-138
贵州省三丹地区中、上寒武统由台地相娄山关组斜坡相都柳江组、杨家湾组和三都组构成,台地相与斜坡相呈相变关系。区域地质填图和地层剖面研究表明:中晚寒武世的台地及其前缘斜坡是中寒武世早期区域性缓坡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11.
李明道  赵征 《贵州地质》1996,13(2):35-138
贵州省三丹地区中、上寒武统由台地相娄山关组及其斜坡相都柳江组、杨家湾组和三都组构成,台地相与斜坡相呈相交关系。区域地质填图和地层剖面研究表明:中晚寒武世的台地及其前缘斜坡是在中寒武世早期区域性缓斜坡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按层序地层学原理,可将三丹地区中、晚寒武世岩石地层划分为三个Ⅰ型层序。由于台地碳酸盐生成率远大于斜坡碳酸盐与细碎屑和泥质的混合沉积速率,因而自中寒武世早期到早奥陶世初期,斜坡的坡度不断增加。饥饿段也随斜坡坡度的变陡逐渐向盆地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2.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沉积旋回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永生 《地质论评》1994,40(2):165-172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沉积一大旋回碳酸盐岩建造,在稳定的构造背景和无陆源物质在量供给条件下,这些旋回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影响控制。由于控制因素在全区一致,因此反映这种变化和影响的沉积旋回是可比的,相对应的沉积旋回具有等时性意义。利用这些等时性关系,编制出一系列高精度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唐山赵各庄长山剖面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上、下的地层进行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发现在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处,不仅三叶虫动物群面貌有明显变化,而且几乎所有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依据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层段的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海底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14.
辽东半岛寒武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寒武纪地层和三叶虫动物群的理想地区。笔者将下寒武统及中寒武统毛庄阶划分了7个生物带,其中新建立生物带1个,新划分出生物带2个,并与国内外有关地区进行对比。三叶虫动物群包括34个种,分属19个属和3个亚属。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简要描述了带化石,新属、新种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早及中寒武世早期生物地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祁玉平 《地层学杂志》2002,26(4):297-301
湘西中、上寒武统剖面在寒武系全球层型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其中三叶虫生物地层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一些重要层段的牙形刺详细研究尚未进行 ,而牙形刺在全球界线层型研究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文内详细介绍了湘西中、晚寒武世牙形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结合《国际地层指南》(第二版 )对全球层型的要求以及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的最新工作进展 ,提出了今后几年湘西中、晚寒武世牙形刺的研究方向及主要任务是建立该地区中、上寒武统候选层型剖面的标准牙形刺序列 ,为我国摘取寒武系内部的“金钉子”并力争用中国的阶填补《国际地层表》中寒武系的空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产于中国华北地台东部上寒武统长山阶三叶虫的4个新属和5个新种。新属Gushanaspis和Tangwangzhaia产于山东中部Eochuangia带;新属Yanzhuangia和Fuzhouwania均产于山东中部和辽宁大连Kaolishania带上亚带K.pustulosa亚带;新种Chuangiamenisca产于大连Chuangia带。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完县中、晚寒武世牙形石和三叶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梅仕龙 《地层学杂志》1993,17(1):11-24,T002
<正> 华北寒武系三叶虫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历史悠久,目前已趋完善。但凤山期前的牙形石研究是牙形石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国外学者对长山阶及以下地层中的牙形石研究甚少,仅Mller(1956)对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美国以及Mller et Hintz(1991)对瑞典中南部的寒武系牙形石的研究成果。Miller(1980,1984)在美国西部相当于凤山阶的地层中建立了详细的牙形石带,迄今为止,尚无人在长山阶及之下的地层中建立牙形石带。在国内,安太庠(1982)研究了山东莱芜、河北涞水、辽宁复县和本溪等地的牙形石,并综合  相似文献   

19.
华北北部晚寒武世地层以发育风暴砾屑灰岩及生物丘灰岩著称 ,包括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在该套地层中 ,主要发育潮下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 ,根据米级旋回层序在长周期层序中的有序叠加形式 ,可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的典型特征是 :层序界面为淹没不整合面 ,层序的相序序列以“深缓坡相—浅缓坡相”为特征 ,从而构成特殊的“CS(?) +HST”序列。由各剖面点的古水深变化曲线 ,可以定性地综合出晚寒武世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与北美晚寒武世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对比 ,既存在相似性更存在差异 ,说明了长周期海平面变化既受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的控制 ,也受区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荣坤 《沉积学报》1996,14(A00):49-56
华北古克拉盆地中晚寒武纪沉积层序中发育的生物丘沉积构造的生物组成有隐藻类,钙藻类和非藻类多细胞生物,它们构成了隐藻凝块石生物丘简单类型和复合的五种生物丘类型。生物丘的发生,发展,灭亡过程经历了奠基期,拓殖期,泛殖期及消亡期等四个阶段,每阶段都爱相对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它决定了丘体的大小,生物组成及内部结构及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