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艳宏 《湖泊科学》1999,11(1):40-44
本文描述了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的外部特征并与一秋龄未成熟及二秋龄成熟河蟹进行比较,同时给出了体重与壳宽的回归方程,保安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秋龄雌蟹,体重大于29.8g全部成熟,而体重小于13.1g均不成熟,,体重在13.1 ̄29.8g之间,既有成熟又有未成熟,对于一秋龄雄蟹,体重大于26.0g,全部成熟,而于12.0g均未成熟,体重在12.0-26.0g之间,既有成熟者又有未成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盆地35万年来的植被演化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依据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QH-86孔(深155m)中200余个孢粉样品的分析资料,将该孔深78m以上的孢粉图式,从下至上划分出七个区域性孢粉带,并结合铀系法测年数据,论述了350ka B.P.来的湖区植被和环境演变。其气候曲线与毗邻的柴达木盆地,甚至与深海钻孔及洛川黄土,具有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3.
西宁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壤处,是环境和气候变迁的敏感地带。本文对西宁市北川河河谷地区黄土沉积的钻孔剖面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了比较丰富的孢粉数据,结果呈现出以松、桦、蒿及藜等木本及草本植物花粉为主的孢粉组合。据各类植物花粉量在该剖面垂向上的明显变化,由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孢粉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孢粉分析数据及资料不仅记录了75kaB.P以来大量的古地理及古环境的变迁,也揭示了西宁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替及变化,其演变分别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森林型针叶林,反应了温爽轻湿的气候;第二阶段为针叶林,为温凉轻润的气候;第三阶段为针叶林夹稀树草原,属温和湿润夹温凉轻湿的气候;第四阶段为森林草原,反应了温凉轻爽的气候;第五阶段为针叶林,反应了温和湿润的气候。  相似文献   

4.
固城湖晚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向东  王苏民  吉磊  沈吉  马燕 《湖泊科学》1994,6(3):233-239
本文依据固城湖GD钻孔系统的孢粉分析资料,将井深6.3m岩心所做的孢粉图式,结合~(14)C测年,从下面上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进而论述了4000年来该区的植被发展和气候的4次冷暖交替的变化。4次冷期约为3.0—2.5KaB.P.2.0—1.5KaB.P.、1.0—0.8KaB.P.和0.4Ka以来。此外,还根据沉积物中的硅藻分析、有机质δ~(13)C值、有机碳含量及历史记载等资料,侧重讨论了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沔阳地区一万多年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依据M1孔孢粉组合特征及^14C年龄数据,结合孢粉数理统计分析,重建了江汉平原沔阳地区一万多年来的古季风气候变迁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气候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变化。6.7-4.4kaBP间。为水热配置最佳时期。夏季降水显著增多;3.9-12.7kaBP,气温有所下降,但有效湿度很高,为古云楚泽扩张时期,其湿度的增加既受锋面降水带的影响,同时恙长江南移,河床迅速抬高有关。约6kaBP后,人类活动在本区  相似文献   

6.
龙感湖地区近30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龙感湖沉积物中的色素、孢粉、硅藻研究结果,探讨该区近3000年来环境气候波动特点,结果表明:3200-2400aBP,色素含量较高,与温度条件较好有关。该带孢粉浓度也最高,阔叶乔木绎种花粉丰富,湿生及水生植物经常出现。总体上为相对暖湿阶段,其中仍有凉湿波动。2400-1600aBP,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约2400-2000aBP,CD、TD、Myx含量明显较低,水生、湿生草本减少,气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鹤庆盆地737.72 m长的湖泊沉积岩芯进行高分辨率的孢粉研究表明, 2.780 Ma以来鹤庆盆地周围山地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经历了6次大的变化, 即2.780~2.729 Ma BP, 研究区周围山地主要被松林所占据, 垂直植被带结构简单, 反映气候相对温暖干旱; 2.729~2.608 Ma BP, 寒温针叶林和铁杉林面积增加较多, 已存在结构清楚的垂直带谱, 但根据孢粉组合中生长在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含量也普遍增加可以推测此期寒温针叶林和铁杉林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山体强烈抬升为它们的母体植物提供了向上扩张的空间和生长条件的结果, 相对应的盆地周围较低海拔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2.608~1.553 Ma BP, 研究区周围山地大部分被松林所占据, 寒温针叶林林带上升, 反映气候整体偏暖干; 1.553~0.876 Ma BP, 研究区周围山地的垂直植被带增多, 并且植被带上下迁移的幅度变大, 反映气候变化幅度增加、气候组合特征更加复杂且大部分时期偏冷; 0.876~0.252 Ma BP, 研究区周围山地已存在现今所具有的所有植被带, 各植被带的组成成分较前期更丰富且复杂, 它们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 互相更替, 而且其上下迁移的幅度是整个剖面中最大的, 反映气候变化的幅度更大但频率降低、气候的组合特征更加复杂; 0.252 Ma BP至今, 研究区周围山地的大部分时期是松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扩张期, 其他植被带扩张的时期很短, 反映气候冷暖波动的幅度减小. 在此6次大的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背景下, 还存在多次次一级的植被演替与气候波动.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鹤庆盆地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初步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轨道参数等外部因素, 但在2次山地垂直植被带明显增加和3次大的气候转型时, 青藏高原隆升对鹤庆地区的环境变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罗布泊罗4井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罗布泊罗4井沉积的地质时代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指出:沉积物堆积期间的气候下部干凉,上部温干,植被属荒漠类型,沉积物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 罗布泊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最为干燥的地区之一。为了探讨它的成因,恢复其地史时期的自然面貌,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罗4井的孢粉,现就孢粉分析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杭州湾西部良渚古城遗址附近获取的沉积物岩芯,试图通过高精度加速器质谱(AMS)测年以及多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来揭示中全新世以来良渚地区的气候、环境变迁历史,进而讨论其与良渚文化消亡的可能联系.对沉积物的有孔虫分析显示:在大约7500 5200 cal a B.P.期间,研究区为富含有孔虫的潮滩相沉积环境;而约5200 cal a B.P.以来,有孔虫逐渐消失,反映了研究区逐渐脱离海水影响成陆的过程.孢粉记录显示:研究区在约5200 5000 cal a B.P.期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植被为主,伴有少量针叶植被,气候总体上相对暖湿.而在大约5000 4000 cal a B.P.期间,针叶植被的相对增加总体反映了趋于凉湿的气候.在约4000 1500 cal a B.P.期间,虽然常绿阔叶植被重新占据相对优势,但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同时落叶阔叶类植被增加,表明了趋暖偏干的气候;同时,该段水生草本、蕨类植被和藻类的相对增加或许反映了研究区下垫面开始沼泽、湿地化的趋势.约1500 400 cal a B.P.期间,木本植被整体呈减少趋势,陆生草本植被则大量增加,针叶植被进一步减少,表明气候进一步趋干;同时,水生草本和藻类的急剧增加,可能反映了湿地化加剧的状况.最近约400 cal a B.P.以来,针叶植被急剧增加,常绿阔叶植被减少,可能反映了气候突然变冷的过程.岩芯下段禾本科孢粉(40μm)的出现与研究区脱海成陆的时间相吻合,这表明良渚时期(大约5000 4000 cal a B.P.)研究区水稻种植已有一定规模.但在大约4000 cal a B.P.前后的良渚文化末期,禾本科孢粉浓度一度出现降低,这可能反映了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的减弱,其与良渚文明衰落的时间基本吻合.总体上看,这一变化发生在趋干的气候背景以及沼泽化、湿地化加剧的下垫面条件下,暗示了气候、环境因素对良渚文明的衰落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潘安定 《内陆地震》1992,6(4):388-393
本文应用孢粉分析对富蕴水磨沟探槽的地层年代和古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富蕴地区在新冰期第一期活动中气候干净,为寒冻荒漠植被;在大西洋期为暖干气候,生长了草原化荒漠植被;在其后的新冰期活动中为冷湿气候,发育了灌丛草原植被。结合新疆特殊的地理条件,将上述环境演变过程与国内外全新世气候波动研究结果相比较,并参考有关(14)~C数据,作者认为该探槽中发现的第一次古地震活动应晚于6000a,B.P,第二次古地震活动似应发生于2500a,B.P之后。  相似文献   

11.
蚌湖与鄱阳湖水量交换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姜加虎  黄群 《湖泊科学》1996,8(3):208-214
根据蚌湖和鄱阳湖修水站的水位同步观测资料,结合湖区地形,分析蚌湖与鄱阳湖的水量交换关系,并利用三峡工程对鄱阳湖修水,星子,都昌站水位影响的预测结果,讨论三峡工程对蚌湖水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水体夏季气温效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讨论了定量计算湖泊纯水体气温效应的方法,在计算鄱阳湖水体夏季纯水体气温效应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鄱阳湖水体夏季气温效应的特征、强度和分布,其结果是鄱阳湖水体夏季对湖区气温影响呈热源效应。表现在提高了湖区夏季平均气温,湖中心棠荫站比湖外高O.1—1.0℃,纯水体气温效应为0.4℃。随着距水体距离的增大,气温效应也逐渐减弱,水体影响气温的范围约为10—40km。由于湖区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陆风比湖风旺盛,气温效应夜间比白天强,加上地形的作用,影响范围南部比北部大。1980—1987年间的7、8月考察资料也和上述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近600年洪水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闵骞  汪泽培 《湖泊科学》1994,6(4):375-383
根据鄱阳湖区地方志等史料提供的信息,确定了鄱阳湖历史上无实测资料时期的洪水年份,统计分析了不同时期洪水出现次数和变化特征,揭示了鄱阳湖近600年来洪水出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浅钻岩芯揭示的固城湖4000年来环境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固城湖6.2m深的现代沉积物柱状岩芯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粒度、有机质含量、有机质σ~(13)C和孢粉分析。沉积记录巾各项环境指标的变化表明,4ka以来固城湖经历了高湖面—低湖面—高湖面的显著变化。气候变化是影响湖泊环境演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但2.5ka以来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显得更为明显。特别是2.5ka和1.1ka两次人类对湖泊水系的改造是引起湖泊环境两次突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取遥感(RS)技术对鄱阳湖区地质构造TM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湖区不同断裂遥感解译标志.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解译出湖区不同断裂,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该区的地质构造信息和相关地质资料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和实地验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地质断裂及活动性断裂构造进行深入研究和遥感影像新构造类型分区.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来环境变化对巢湖硅藻组合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湖泊生态系统往往受营养、水文和气候等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区分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是揭示湖泊生态环境演化机制的关键.本文基于巢湖岩芯210Pb和137Cs测年、硅藻、地球化学指标和粒度分析结果以及流域水文、气候、人口和农业资料,利用冗余分析,定量区分1950年来营养、水文和气侯对硅藻组合演替的影响.1978年前硅藻组合中A...  相似文献   

17.
The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and the Pettitt test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change trends and shift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input to Poyang Lake between 1961 and 2013. Water balance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unoff inputs to the lake had insignificant temporal trends and change points, while sediment inputs had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s, with an abrupt change in 1989.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demonstrat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led to a small decrease (5.5%) in runoff inputs to the lake, and a dramatic (121.4%) decrease in sediment inputs to the lake between the reference period (before the change point) and the human-influenced period (after the change point). This work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future policy makers in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Poyang Lake basin.  相似文献   

18.
吴桂平  刘元波  范兴旺 《湖泊科学》2015,27(6):1168-1176
利用鄱阳湖1980、1998和2010年3期湖盆水下地形数据,结合出、入湖泥沙输移数据以及流域水土流失、水库建设等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鄱阳湖近30年来湖盆冲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980-1998年,松门山以南主湖体位置淤积现象明显,平均淤高0.82 m,该淤积主要是由这一阶段内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所引起的;1998-2010年,在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淤积现象减缓.但是在入江水道上湖盆高程显著下降,平均下降速率高达30.75 cm/a,这与入江水道处持续采砂和水流冲刷等因素有关;近30年来,"五河"入湖的洲滩区域冲淤变化及趋势有所差异,修水、抚河及赣江三角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饶河入湖漫滩总体上以淤积为主,且地形坡度趋于变缓.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及航运管理等均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50 a中国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空间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智华  薛滨  逄勇 《湖泊科学》2007,19(5):497-503
基于近代湖泊水量(水位、水深和面积)记录,对近50 a中国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部湖区水量呈现波动变化而西部湖区水量基本趋于减少;80年代以后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0世纪50年代,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状况基本相似,均保持高湖面特征.20世纪60年代,东部湖区水量有所减少但幅度不明显,而西部湖区以中高水量为主.20世纪70年代,不同区域湖泊基本都保持中湖面特征.20世纪80年代,东部湖区水量呈增加趋势而西部湖区水量相对70年代略有减少.20世纪90年代,东部和西部湖区水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最近50 a来中国不同区域湖泊水量发生变化除了气候因素的驱动外,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