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研究一直停留在规划层面,系统性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基本是空白。本文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海上钻探、海洋物探、室内试验等手段,重点围绕跨海通道沿线工程地质特征、特殊岩土性质、不良地质作用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海峡通道内海底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深浅不一,邻近岛屿附近埋藏较浅,海峡腹地、峡道中部厚度较大;老铁山水道中央位置处覆盖层最厚,附近ZK1钻孔深度达到186.3m,仍未见基岩;(2)通道沿线地层岩性主要有石英片岩、变质砂岩、长石砂岩、片麻岩等,岩性较为坚硬,岩体基本分级以Ⅲ~Ⅳ级为主;(3)沿线特殊岩土有填筑土、新近黄土、软土和泥质膨胀岩4类,不良地质作用有危岩落石、人为坑洞、有害气体和地震地质灾害等;(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跨越断裂带和海底隧道突涌水两方面,隧道突涌水风险集中在断裂破碎带附近。研究成果对科学论证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山列岛(庙岛群岛),简称长岛。地处山东与辽东半岛之间,居黄渤两海之交汇处。32个岛屿,如同海上陆桥,占据渤海海峡3/5的海面。长岛为县级建置,辖2镇6乡40个自然村和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万。2006年被批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该园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蓬莱群”,系石英岩与板岩、千枚岩互层。这里,地质遗迹类型众多,地质特点显著。其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地质构造、火山岩、黄土、天然石画、五彩卵石及人类古遗迹等,各具特色,分布广泛,是研究海岸带环境变迁、新构造运动的科研基地,是濒海旅游、回归自然、观赏猎奇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3.
鞍山地区广泛分布着前震旦纪地层.多数人把这套变质岩系划分为鞍山群(太古代)和辽河群(元古代).鞍山群蕴藏着鞍山式铁矿,其研究程度较高.但前震旦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和复杂的地质作用,因此对若干地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分析鞍山群基底构造入手,对本区铁矿的赋存特点及找矿方向作初步讨论.一矿区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岩石组合为绿泥(绢云母)片岩(千枚岩)、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铁矿),元古界辽河群,岩石组合为变质火山岩、石英岩、绢云母千枚岩夹磁铁石英岩(灵山式铁矿).二者共同组成本区古老结晶基底,上覆震旦系、寒武系、第四系等.鞍山群、辽河群普遍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者尤甚,致使原区域变质岩石多呈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南华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莫尔道嘎镇等3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原青白口系佳疙瘩组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厘定的佳疙瘩组剔除了原组内的石英岩、片岩和部分构造片岩,其岩石组合下部为片理化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千枚岩、变质粉细砂岩等,上部为绢云母千枚岩、绢云母板岩、炭质板岩夹变安山岩、结晶灰岩。该组底部与古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大理岩呈断层接触,顶部与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结晶灰岩呈整合接触。在绢云母板岩、泥灰岩、细晶灰岩中采到大量微古植物:Lophosphaeridium,Lophominuscu-la,Trachysphaeridium和Symplasosphaeridium,在佳疙瘩组剖面中上部的变安山岩夹层中首次获得单颗粒锆石U-Pb蒸发法年龄723Ma±42Ma,证实了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南华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 蓬莱群主要分布于鲁东栖霞藏家庄盆地及渤海岛屿一带,其它地区大部缺失。该群系1958年长春地质学院在鲁东进行1:20万区调时所建,一直为后人沿用,标准剖面位于栖霞寨里千家—香夼,为一套浅变质岩系,主要岩性为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及灰岩等,自下而上划分为豹山口组、辅子夼组、南庄组及香夼组,下与太古界胶东群及元古界粉子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常可见到0—1.5m厚的砾状石英岩,上被中生界白垩系所角度不整合及第四系覆盖,各组划分标志明显,整合接触关系清楚,并在岩石中可见到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侧扫声呐、表层地质取样、地质钻探等调查手段,查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类型及分布、地层结构、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地应力等基础地质特征,归纳总结海底浅表层地质灾害、第四纪地层格架与古环境演化、阐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进展成果.渤海海峡活动断...  相似文献   

7.
兰花嶺矿区所出露的地层大部份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仅于局部高山地带见有震旦纪钓鱼台统石英岩成不整合复盖于前震旦纪岩层之上,并见有3—4公尺厚的基底砾岩。厚层千枚岩多出露在矿区的东部,向西逐渐递变为千枚岩、,大理岩、角闪片岩互层岩石组,至矿区之西部则以厚层大理岩为主。震旦纪钓鱼台统石英岩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从江地区岩浆岩、构造与多金属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黔东南从江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的过渡带上,即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曾昭光等,2003).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四堡群和新元古界下江群及第四系,其中新元古代青白口系下江群拱洞组(Qbg)、番召组(Qbf)、乌叶组(Qbw)及甲路组(Qbj)最为发育,该套地层为浅变质沉积岩,主要为绢云母板岩及砂质板岩.  相似文献   

9.
关于白云鄂博共生矿床沉积-变质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中国地台北部边缘,北邻天山-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南倚内蒙台背斜. 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上太古界二道洼群,由绿色片岩(绿泥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黑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岩、二云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等组成,变质较深,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其年龄(K-Ar)约在16.67~23.52亿年,相当于五台群. 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不整合于二道洼群之上,主要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白云质大理岩、结晶白云岩等海相沉积浅变质岩系组成.总厚度大于9000米,共分九个岩组,二十个岩段,矿区  相似文献   

10.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安康盆地东部,区内发育月河大断裂,该断裂是深部热源向上运移的通道,对地下热水的赋存、运移、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月河断裂附近的河谷盆地恒口、大同、五里、建民等地区内沉积有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元古界地层,发育有砂岩孔隙热储层和基岩裂隙热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别造山带北缘石炭系胡油坊组砾石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别造山带北缘晚石炭世胡油坊组内含有一套岩块砾岩层 ,砾石主要由绿片岩相的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组成 ,其次有变余砂岩和碳酸盐岩等。Rb- Sr同位素测定表明 ,绿片岩相砾石经历了晚元古代末期和晚古生代两期变质事件 ,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5 6 5± 30 Ma和 30 7Ma。变质岩砾石不是来源于佛子岭群或信阳群 ,而可能来自于扬子陆块的中、晚元古代地层。砾石以及古生物的证据还表明 ,大别山在古生代时存在一个主要由扬子陆块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和中、晚元古代变质岩组成的构造剥露区 ,不存在一个大别山古岛弧。  相似文献   

12.
大横路式钴矿床位于辽吉元古宙裂谷带中部的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中 ,是国内近年来发现和查明的新类型钴矿床。该类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老岭群富硼、碳千枚岩夹石英岩 (硅质岩 )建造之中 ;矿体由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电气石绢云千枚岩、石英岩、电英岩组成 ,呈层状、鞍状产出 ,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石中钴呈独立矿物硫钴镍矿、辉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产出。通过对矿床层控特征、矿体产状与矿石组合、矿石沉积组构、容矿岩石地球化学、热水沉积岩、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几方面的研究 ,证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特征 ,矿床受后期热液改造叠加强烈。从而提出大横路式钴矿床为海底热水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康滇地轴中段基础地质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研究和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阐明红石井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属海西期,其下部的磨拉石建造应是澄江组。黄土坡酸碱性花岗岩株属燕山期。河口群中存在基·性火山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碳硅质板岩(硅质石墨片岩)三组合建造,应属晚太古代未-早元古代地层。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了矿区边坡的软弱层面,同时对矿区南帮(非工作帮)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系松散层具饱水性质,新近系地层以膨胀性的粘土(岩)为主,可塑性较强,易崩解,抗压、抗剪强度低,煤系地层以软岩为主,力学强度亦低,矿区工程地质特征为二类一型。据此预测了该区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福建永定地区下、中元古界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地层时代依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金清  王文腾 《福建地质》1993,12(4):268-279
闽西永定地区的中深变质岩系经调查主要岩石组合为变粒岩、片岩、变质火山岩及少量石英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形变特征明显有别于区域内的震旦纪楼子坝群,获得同位素年龄1825—1628 Ma。据此认为,这套变质岩不属于原划定的楼子坝群,应分属于下、中元古界。对该地层所夹变质火山岩的形成环境,本文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西段中国─巴基斯坦公路沿线构造地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线横穿昆仑山西段和喀喇昆仑山北坡,全长420km。穿越了塔里木地块西南缘、库地地块和羌塘地块,并可见到它们之间的构造带。可见到塔里木地块中晚元古代结晶基底(锆石U—Pb年龄为2100Ma);这三个地块内各个不同时代的地质构造变形;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碱性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12~11Ma);石炭─二叠纪、三叠纪及侏罗纪基性火山岩和枕状玄武岩及构造蚀变岩,如糜棱岩、石榴石片岩以及二叠纪形成于冈瓦纳古陆的含砾板岩、硅质板岩等。该路线还能见到密集岩脉群及火山岩脆性变形与韧性变形、康西瓦构造带和塔什库尔干断裂带壮观地貌,在喀拉库勒猢一带可见到慕士塔格和公格尔山的冰川地貌。在塔哈曼可参观温泉产出状况。在卡拉其古附近可见到4~5级河床阶地,说明该区第四纪以来一直在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一个连续的晚新生代剖面及其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陕西旬邑地区一个地层厚约 2 30 m的晚新生代剖面 ,全为土状堆积。岩性划分、古地磁测年、古生物研究及其他一些手段的分析测定表明 ,该剖面记录了距今 6 .8Ma到现代的沉积 ,其中第四系厚 141.2 m,全为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 ;新近系厚约 90 m,全为红土沉积 ,底部不整合面之上有 6— 7m红土层被覆盖 ,无法取样 ,其上实测厚度83.4m,将每层红土层及紧接其下的钙质结核层称为一个成土—成壤组合 ,新近系约含 80个明显的成土—成壤组合。 N/Q岩性界线在剖面深度的 141.2 m处 ,但古地磁 M/G界线在相当于剖面深度的 137.6 m处 ,即 L43 顶界之上0 .4m处 ,古地磁极性的转移滞后于岩性的变化。多层生物化石的发现对各段地层时代的确定及古气候环境的分析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Qingling–Bashan (QB) mountain region in southern Shaanxi mainly consists of strongly compressive zones from east to west, with tight folds and compressive fractures. There is a wide distribution of soft rocks of various types, such as phyllite and slate, accompanied by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Ironically, tunnel construction in these difficult grounds with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embraces a high risk of extreme deformation due to various unpredictable reasons, which can frequently cause collapse and result in budget overru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conduct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eliminate or avoid such adverse impact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ase study on the “Yingfeng tunnel” (a tunnel constructed in soft rock consisting of a slate ground) based on a geological survey, indoor experiments and in situ monitoring. A successive rock mass deformation resulted in the tunnel lining seriously intruding into construction clearance and some other sections, even collapsi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mount was 62.5 cm, while the maximum deformation speed reached as high as 34.18 mm/day. Additionally, to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impacts of tunnelling-induced geo-hazards, an investigation on extreme deformation was conducted. Considering the time-dependent features of the rock mass deformation, the constraint-convergence method was used to put forward applicable countermeasures in this paper. Finally, from the feedbacks of monitoring results, extreme deformation of the Yingfeng tunnel w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19.
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划分出两个矿带,总体走向35°.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共发现56个矿体,规模为长10余米到300 m,厚度几十厘米到4.5 m,延伸可达200 m.主要蚀变有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矿石类型有蚀变变质砂岩型、蚀变火山岩型、交代岩型、喷流沉积岩型和石英脉型.自然金和银金矿是矿石中金的最主要赋存形式.含金较高的原始沉积岩层,比较发育的层间裂隙或破碎带,与多次构造活动相伴的多次热液活动和多次矿化作用,便形成本区的岩浆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明溪寒塘组地质特征及时代归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明溪北部寒塘地区出露一套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原划分为中-上元古界下峰(岩)组。经1:5万区调和剖面研究,现已查明其空间层位在万全(岩)群之上,并伏于盖洋群之下,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与其上覆及下伏岩石地层差异明显,具自身特点,厚度较大,且区内有一定延伸性,因此,作者新创建寒塘组,据其与上覆,下伏地层关系及及取得的930Ma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其时代归属青白口纪,该岩石地层单位的的建立及其时代确定,对闽西北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划分,区域对比及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