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第35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2007年9月16~2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葡萄牙分会承办。来自35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10人,分别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本次会议的主题“地下水与生态系统”。会议共设17个专题:(1)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及其对河流、泉水基流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2)地下水水质,在依存生态系统中面临的主要过程。(3)评估和确定在依存于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中地下水自然与人工补给过程中的作用。(4)在生态系统和过程中地下水污染的影响。(5)…  相似文献   

2.
2003年9月22日在斯洛文尼亚北部城市布莱德召开了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各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委员会的代表共32人出席会议。IAH中国委员会的代表韩再生出席会议,陈述了IAH中国委员会提交的在中国举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第34届大会的申请报告。会后,IAH理事会于2003年10月6日正式来函,明确将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委托中国主办。2006年国际水文地质学术会议期间,还将进行IAH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组织的学术活动,代表着全世界水文地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原地质矿产部)曾在国际水文…  相似文献   

3.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5,24(2):i001-i001,i003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办的第33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4年10月10—15日在墨西哥Zacatecas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36个国家,约400人。会议共进行5天,其中学术交流4天(含开幕式和闭幕式),会间野外考察1天。  相似文献   

4.
1 会议概况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办的第33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4年10月10~15日在墨西哥Zacatecas市举行,且是与拉丁美洲水文协会第7届会议联合召开的.出席该次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36个国家,约400人.  相似文献   

5.
大会概况: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约3705名,分别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181名是中国(不含台湾)代表。大会共收到并发表论文摘要6139篇,其中5705篇(分146个讨论场)参加学科讨论,434篇(分59个讨论会场)参加专题讨论。会议期间有14位中国地质学家被邀请主持学术讨论会;50余位中国地质学家应邀在各种讨论会上发言。大会安排了7条会前野外地质考察路线,9条会间野外地质考察路线和14条会后野外地质考察路线;7000余人次参观了地质展览会。本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性发…  相似文献   

6.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中国国家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于1994年9月20日在河北省涿县煤碳部地质局所在地召开。会议由费瑾主席主持,前主席贾福海等八名委员到会(三名委员请假缺席),顾问王大纯、陈梦熊、张宗祜到会指导。徐迺安秘书长作了  相似文献   

7.
21届勘查地球化学国际会议(IGES)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27个国家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各40人左右),中国只有作者一人参加,而原地球化学强国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无人入会。从提交论文数和大会发言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相对活跃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由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及欧洲地球化学协会主办、日本地球化学学会协办的第26届国际地球化学大会(Goldschmidt Conference)于2016年6月26日-7月1日在日本横滨举行。来自全球68个国家的365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收到3553篇摘要,安排了1950个口头报告及1710篇展板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地球化学会议之一。日本、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韩国、加拿大及瑞士,以参加代表接近及超过100人而居前十名参会国家。我  相似文献   

9.
<正>专题讨论会于1985年7月7—19日在土耳其安卡拉及安塔利亚举行。会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土耳其Hacettepe大学岩溶水资源研究中心、土耳其能源与天然资源部等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学协会(IAHS)、国际水文地质工作者协会(IAH),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土耳其国际水文项目全国委员会等参加协作。代表来自南斯拉夫、美国,法国、匈牙利、英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意大利、荷  相似文献   

10.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日至28日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从地中海看全球地质复兴——地质学、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会议有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学家代表共7414余名,大会共收到各类科技论文6000余篇,我国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共有486人。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水文地质协会于1985年9月8日至13日,在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召开名为“水文地质为人类服务”的第18届大会,同时举行了学术讨论会。我国陈梦熊、辛奎德、袁道先及林学钰四位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约200多人,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到会代表中许多都是国际知名人士,主要有:协会顾问、英国水文地质界元老布肯博士(S.Buchan),瑞士著名岩溶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相似文献   

12.
从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看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代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建省 《地球学报》2007,28(6):509-520
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6年10月9-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56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大会学术报告和九个分专题会场交流集中反映出当前国际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若干热点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与会各国专家对地下水水质安全与污染修复、地下水补给机制和生态功能、地下水勘察评价的技术发展等领域给与了更多关注,反映这些领域是当前地下水研究的热点,说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明显转向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的应用性问题,包括维持生态系统、维护水质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等方面,特别是这些问题与城市发展、农村脱贫、矿业基地、重大工程建设的结合.同位素、数值模拟和其他地下水勘察、评价、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利用和管理含水层系统,服务于上述应用性目标提供了保障.IAH将今后工作的重点放在亚洲地区,对跨边界含水层管理等问题十分关注.媒体的集中报道反映出水文地质工作与社会的结合已经相当紧密.  相似文献   

13.
两年一届的国际勘查地球化学(22届IGES)暨第一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会议于2005年9月18~23日在澳大利亚珀斯(Perth)召开。来自23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澳大利亚代表占一半以上(125人),加拿大30人,其它国家的代表大概在10人左右。中国2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4篇。本次会  相似文献   

14.
第38届国际煤岩会议于1985年9月23~28日在南斯拉夫杜勃罗夫聂克(Dubrovnik)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62名代表。其中联邦德国11人,英、美、法、澳、荷各四人,苏、波、比各3人,东道国南斯拉夫6人,其余为来自日本、巴西、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我国以客人身分(不属会员国)参加了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多、采取了全体大会的形式进行。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学会会同中国地质科学院承办的IAH第21届大会1988年10月10日—15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外国专家240人连同中国代表共450人参加了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岩溶水文地质和岩溶环境保护”,包括岩溶区综合规划开发的战略方向、岩溶地下水区域规律和系统分析、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勘探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文地质学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在世界各国水资源调查、保护和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6年是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成立五十周年。因此,2006年10月09日-2006年10月13日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和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在北京市联合举办“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这将是继1988年中国在桂林市成功举办“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水文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国际金伯利岩会议(4thIKC)于1986年8月11日—15日在澳大利亚的佩思市(Perth)举行。有18个国家、约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了156篇论文。我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7篇论文。本次会议由D·M·Boyd教授主持。会议的中心说题是讨论金伯利岩及其有关的岩石。所提交的论文题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国际固体断裂与强度会议(FEOFS2003)于2003年10月20~23日在日本仙台召开,来自18个国家的28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大会交流论文293篇,涉及复合材料、金属、岩石和土等的疲劳、损伤和断裂等研究领域。中国共有51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中科院地质所、中科院岩土所、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均派出了代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杨春和研究员等一行7人出席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会议议题如下: (1)工程材料的疲劳特性研究;(2)材料动荷载响应研究及数值模拟;(3)裂…  相似文献   

19.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TAH)第21届大会于1958年10月10至15日在广西桂林地矿部科技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32个国家约450人,其中有外国代表340人参加了大会。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际地科联副主席张纳熹、JAH主席M.R.Llamas,  相似文献   

20.
张金昌 《地质通报》2005,24(7):i004
2003年12月8—10日在日本千叶市举行了名为“马里克国际研讨会——从马里克走向未来”(M allik InternationalSym posium—From M allik to the Future)的国际天然气水合物会议。会议的目的是第1次全面展示2002年在加拿大北极地区马更些三角洲实施的天然气水合物生产调查井项目研究成果。会议由马里克开采实验调查井项目和日本石油公团主办,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 D P)协办。来自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英国、中国台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有7人参加。会议内容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