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具有挡浪设施的高桩码头是国内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型水工结构型式,具有防浪、透流、防止泥沙回淤和造价低等优点。根据Wiebel、Kriebel等人的理论分析,结合东营港扩建工程码头的尺度参数,对挡板的透浪系数Kt的计算进行了推导,并与物理模型试验及现行规范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晓亮  俞聿修 《海洋学报》2007,29(6):126-133
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实验对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的单波越浪量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入射方向为0°~45°的斜向波和方向分布宽度为0°~25°的多向波以及混凝土和扭工字块体两种护面形式.在混凝土护面堤上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了单波越浪量的累积频率分布,在影响因素不同的条件下确定了分布函数中的系数和越浪比例,给出了计算单波越浪量的公式,同时对扭工字块体护面堤上大约100个波中最大的单波越浪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波浪在浅水传播中的弱非线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瑞杰  王厚杰 《海洋工程》2000,18(3):30-33,38
在波浪从深水向浅水传播过程中,考虑弱非线性效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得到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根据文献「6」导出的考虑能耗的定常缓坡方程,结合文献「5」给出的显式非线弥散关系,得出了含弱非线性效应的缓坡方程,用该方程对浅水中波浪的传播 计算,将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弱非线性效应的缓坡方程可以用于讨论浅水中波浪传播的弱非线性效应,所得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分层斜坡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波能转换型式,在开发利用波浪能的同时,可与防波堤或护岸工程相结合,将海岸工程的被动消能变为主动吸能,提高综合效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层斜坡越浪式发电装置引浪面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成为首要问题,由于其引浪面与防波堤或护岸的护面对水体磨阻影响不同,因此水体对结构的作用力不同,已有的斜坡式防波堤所受波浪荷载的研究无法用于指导分层斜坡越浪式发电装置引浪面的结构强度设计。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分层越浪装置引浪面在不同波况条件下的结构受力进行研究分析,获得越浪装置引浪面上点压力及波浪力的分布规律,为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及设计支持。  相似文献   

5.
常德馥 《海岸工程》1990,9(1):52-59
文章假定波浪要素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形式,依据1981年第14号台风影响青岛期间于胶州湾观测的波浪资料,给出了混合浪的波高和周期的分布函数,并计算出工程中常用的两种波高和周期与其平均值的关系。还讨论了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并同理论分布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定性模拟在台风浪场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定性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并探索了进行台风路径的浪场演变过程定性模拟的可行性,为分析,预测复杂天气系统和海况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多年实测波浪资料揭示了琼州海峡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本海域以风浪为主,其出现频率占76.7%以上。波浪随季节变化明显,常见浪向和强浪向颇为一致它们是NE~ENE。一般来说,本海区的最大波浪是由台风产生的;海峡两端海区的波浪比中部海区的大。  相似文献   

8.
台风及其生成的巨浪是严重的海洋灾害现象,历史受到人们的关注。台风浪场的预报方法大体上有三类,一是以天气学为基础的经验方法;二是统计预报方法;三是基于流体力学的数值预报方法。目前,我国在海浪预报业务中仍以天气学预报方法为主,统计和数值预报方法只起辅助作用。然而,天气学方法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的限制,不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预报效果也受到明显影响。建立台风浪场智能数据库系统,是实现预报业务客观化、  相似文献   

9.
江何  刁学贤 《海岸工程》1994,13(4):25-30
本文以近10年来(1981~1990)日照港海浪观测资料及部分台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本港设计强浪向和常浪向都是E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几何结构和护面材质的海堤开展大量组次物理模型试验,得出越浪水体强烈的剪切力导致的后坡侵蚀和护面块体滑动被证明是海堤失稳的主要触发因素。建议工程标准和规范中考虑越浪流速和剪切力,将有利于溃堤风险的评估和预判。然而实验数据显示,海堤在越浪强度递增过程中的受压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为堤顶-挡浪墙-后坡。因此,瞬时水动力冲击导致的疲劳性破坏可能是另一种溃堤机理,虽没有在试验中出现,但需要时刻警惕。不同于广泛使用的允许越浪量,本项工作提出了针对我国沿海典型海堤类型的溃堤越浪量阈值建议值。这使得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和预测溃堤风险变成可能。溃堤越浪量很大程度上受护面材质、后坡坡度和挡浪墙高度影响,但在试验中没有体现对堤顶宽度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海堤结构和堤顶高程,相对于没有挡浪墙的海堤增设挡浪墙有可能是对海堤稳定性的一种降低。但这还需要进一步被其他研究者和工程师讨论验证。  相似文献   

11.
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是1种新型的波能发电装置,本文对其几何形状及尺寸进行了初始设计。通过对装置越浪性能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装置越浪量与入射波要素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不同干舷高度在各入射波要素下装置的波能俘获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刘大方  刘臻  张国梁 《海岸工程》2020,39(4):237-245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越浪性能,通过构建基于水气两相VOF(Volume of Fluid)模型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对该装置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相互对比验证较为吻合,验证了所构建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的可靠性,通过考察装置的坡度、导流叶片个数、干舷高度对越浪性能的影响确定装置的最优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在装置的斜坡面边缘增加回流板可减少波浪的反射,提高装置的越浪性能。在数值模拟中将装置的斜坡面边缘处安装回流板对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回流板的长度对装置越浪性能的影响来探索最优回流板长度。  相似文献   

14.
港口工程允许越浪量标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许越浪量标准是影响港口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和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现行港口工程规范未明确规定允许越浪量标准。综述了日、美、英、荷兰、国家水利部和部分地方行业有关规范对允许越浪量标准的规定,并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工程实例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了港口工程的允许越浪量标准,为工程应用和有关规范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琼东北浪控海岸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介 《海洋学报》1995,17(3):65-71
根据波浪能量与潮汐能量的强弱关系,琼东北海岸属浪控海岸,其形态以岬湾螺线海岸、岬湾弧形海岸和障壁海岸为特征.文章对以上几种海岸的发育机制、形成演变过程、地貌特征、沉积物分布和运移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对海岸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某些探讨,其中着重对南渡江三角洲前缘的侵蚀和铺前湾及海口湾的演变关系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海浪双峰方向分布的一种物理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18个波高计组成的直径为 40cm的圆形阵列在大型风浪槽内系统地测量了风浪和涌浪方向谱。用两种分辨力较高的方向谱估计方法最大似然法(MLM)和贝叶斯方法(BDM)分析的结果表明:风浪高频域出现的依赖于估计方法的双峰方向分布是一种物理假象;在较成长的涌浪低频域,得到跟传播方向对称、两峰间隔大约60°-90°非常规则的双峰方向分布,它跟频率和涌浪的成长状态有关,而跟估计方法无关,这种现象可以用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过弱,在不同方向之间不能有效传递能量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波浪能量的角度提出了混合浪成分的概念,给出了混合浪能量成分的表达式和波高成分的表达式,在西北太平洋的深水大洋和近岸浅水海域上,使用GEOSAT卫星高度计50个重复周期的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海浪波高成分及其频率密度,频率密度累计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深水大洋波波高成分的概率密度统计曲线低而宽,混合波浪高H大于对应风速的充分成长波高H的累计率为88%,最可能波高是对应风速的充分成长波高H的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