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海下爆破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影响,实验跟踪监测和分析了青岛港前湾港区海下爆破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内(5 h),基岩爆破对周围海域的盐度、pH值、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等影响较小,对悬浮物影响较大。同时对海水中无机氮及重金属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爆破炸药量与海洋生物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爆破炸药量的增加,生物受损程度和效应半径逐渐加大。相同参数爆破对不同经济生物的影响效应也不同,鱼类受损程度和效应半径最大,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鲪幼鱼黑鲪成鱼鲈鱼鰕虎鱼蟹类贝类。此外,震源距离与生物损害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方兴未艾。不论是中外合资勘探开发,还是我国单独勘探开发都处在蓬勃发展中。笔者认为,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工作。本文仅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抛砖引玉,希望有关部门和同志就此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影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笔者归纳了以下十个方面。 1.油气田规模大型海洋油气田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益好。小型海洋油气田建设按生产每吨石油的投资数目计,则投资大,经济效益低。例如,开采石油储量为200—500万吨,或  相似文献   

3.
海上爆破经常应用于航道浚深、礁石清除、码头开挖等水工建设中。同时随着海洋石油勘探、钻井以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施工,拆除等作业也日益增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会对海洋生物带来重大损害,爆炸导致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爆炸中鱼鳔破裂所引起的(对于有鳔鱼类来说)。对于爆破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爆破操作的优化设计、生物学方面、物理学角度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减轻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气体震源或气枪是海洋石油勘探的一种方便和有效的震源。 近年来在海洋地震勘探中人们作了很多努力,用非炸药能源代替炸药,出现了不少新方法,如电火花发生器,气体脉冲发生器等。气体脉冲发生器通常称为气体震源或“气枪”。它是利用在大约150大气压力下容纳一定量空气的气室,使用快速启动的电磁阀门开启,气室的压缩空气向周围水中突然释放,空气的这种突然扩张便产生了地震信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石油需求急剧增加,我国管辖海域内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项目越来越多,溢油事故频频发生,对海洋环境、海洋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文章论述了溢油事故带来的危害,并对现阶段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的管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我国现阶段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的应急管理中预防、监管以及处罚和损害赔偿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海洋石油是处在勘探、开发、生产并进的发展阶段,不论是对外合作和自营石油勘探开发仍按“改革、开放”的方针继续发展.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信息摘述如下:一、渤海盆地1.3月初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英国石油开发有限公司(BP),签署了“中国渤海10/15合同区初探井合同”,并草签了10/15石油合同.10/15合同区与正在生产的埕北油田毗连面积2820km~2.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供求在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海洋油气开发已成为我国油气战略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是个海洋大国,近年来海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与之相联系,海洋资源环境的污染损害也日益严重,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和重视.现就石油勘探开发对东营市海洋资源环境的污染损害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海经 《海洋信息》1997,(12):4-5
1.4 海洋油气业 海洋油气业既是新兴海洋产业,又是率先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行业。到1995年,我国先后与国际上60家公司签订了105个石油勘探开发合同的协议,吸收国外石油公司38亿美元的勘探风险投资和开发投资,在中国近海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发。1995年海洋原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海上油气开发在21世纪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自营勘探方面,我国渤海地区取得的勘探成果比较丰硕。渤海石油公司今年上半年共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我国石油产量完成1.3402亿吨,天然气137亿立方米,比1986年分别增加337万吨和3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随着1987年国际石油价格回升和我国开放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了国外石油公司在我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热情,过去的一年不仅中外合作勘探取得重大进展,而且在自营的辽东湾,北部湾勘探区,相继发现高产油田,扩大了石油地质储量,充分显示我国含油气盆地的远景,也表明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石油独立自主的信心和力量,引起国际石油集团的关注,纷至沓来.美国阿英科东方石油公司已从南海石油合作区块扩大到渤海海域,在去年11月底与我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签署306/15区块石油合同,该合同区位于天津以东约170公里,该区有一半面积原是法国与日本石油公司退出的作业区.至今渤海已发现26个含油气构造,11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700万吨,其中已建成一座现代海洋采油平台,正在作业开采,年产量40万吨以上,还有4个油田正待开发.  相似文献   

12.
保护海洋环境、防止造成污染,这是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中,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油生产中向海洋排放含油污水;二是采油平台、钻井平台和各种船只在作业中因意外事故向海洋溢漏油。国家对此都实行了严格的管理,于1983年和1985年先后颁布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规定钻井平台应设油水分离设备、排油监控装置、残油、废油回收设施;采油平台应设置含油污水处理设备,并规定在渤海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石油1.45亿t,其进口依存度高达50%左右。严峻的能源形式要求我们向海洋进军,海上钻井是进军海洋的第一步。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主要包括:钻屑、废弃泥浆、废水、钻井噪声和弃置钻井平台。为了在搞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同时,确保海洋环境不受污染,就要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积极采取措施,搞好综合治理,确保海上石油开发与保护海洋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国在北海的大陆架面积为64.3万平方公里,目前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区域面积为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1%。为了有计划、分阶段地勘探和开发海洋石油,英国将其大陆架划分成面积各为100平方海里的区域,由英国能源部根据1934年《石油法》和1964年《大陆架法》的规定进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来看石油工业的发展.1981年世界石油价格曾达到每桶34美元的高峰,使全世界石油勘探和开发迅猛的发展,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入海上勘探.在37个海上产油国中,产油量增长最快的是墨西哥和印度.墨西哥1979年日产原油58900吨,1981年日产原油151,500吨,增长157.2%.我国在80年代初期已利用外资在南海、渤海、南黄海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由于七十年代石油价格猛涨,而使石油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造成石油生产过剩,到1985年石油每桶28美元下降到9.5美元,1986年为14美元,1987年升至18美元,由于油价下跌,影响一些国家石油产量,仍以墨西哥为例,1986年产油1,234亿吨,比1985下降9.7%,1987年产油1,2095亿吨,比1986年下降19%多.而苏联原油产量比1985年增长3.4%达6.15亿吨,1987年其原油产量为6.14亿吨,比1986年略下降.我国石油保持增产趋势1986年比1985年增长3.8%达到1.295亿吨,1987年产油14,302亿吨,使我国原油产量仅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墨西哥而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地震勘探和地壳研究中最常用的震源有气枪、炸药和电火花.这些震源在海水中激发地震波时,由于气泡效应,使得除了一次压力波以外,在海水中还形成二次,三次,甚至超过十次的压力波.一次压力波称为冲击波,二次和二次以上的压力波称为重复冲击,二者总称为震源波.海水和空气之间的自由表面是一个极好的反射面.当压力波从海水层入射到自由表面时,在自由表面附近,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和强度都相同,只是相位差π.当震源深度比较小的时候,冲击波和重复冲击与它们的自由表面反射波之间相互干涉,形成复波,分别称为复冲击波和复重复冲击.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迅猛增长,陆域所承受的粮食、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沿海各国都开始把目光转向海洋,海洋开发成为正在兴起的四大关键产业之一。在我国近300万km2的海洋区域空间内,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址资源和众多的旅游景点,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海洋中巨大的潜在资源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目前,我国已经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海洋经济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沧州沿海凹陷地带,已有多个石油开发单位下海作业,整个渤西浅海地区已形成连片的海洋石油产业开发带。因此,加强对近岸海域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和污染治理,是目前渤西海洋环保执法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区域治理体系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海洋溢油会对所在海域的海洋环境、海洋生物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我国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对海洋环境和人民财产造成相应损害,但往往由于赔偿不充分导致费用支付困难,使得溢油损害得不到及时清除。根据溢油量、油膜覆盖范围、岸滩、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潮间带及海洋生物等受损情况,可从六大方面评估溢油对海洋生态造成的价值损失,即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害价值、海洋环境容量损失价值、油污清除费用、海洋生境修复费用、海洋生物修复费用及监测评估费用,从而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程序及方法,为我国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对河北黄骅沿海1995年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1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油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