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因子对1992年春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茶树原产热带雨林之中,性喜温暖湿润,耐荫而不耐干旱与严寒。实践表明,气象条件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条件。1991年冬至1992年春我省异常气候事件频发,12月下旬的严寒大雪、2月下旬的奇暖、3月中下旬的低温连阴雨以及4~5月上旬的持续升温现象,导致1992年春茶生产形势独特,开采迟、结束早、产量集中、总产下降。为了深刻地认识气象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为茶叶生产、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气候依据,现对我省1992年春茶生育期内的异常气候及其对春茶造成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信阳市1971~2000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和相对应时期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热、水资源充沛且匹配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一季稻对气象条件的需求.通过对9月下旬水稻生育关键期内的关键气象因子丰、平、歉年点聚分析发现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180 mm为丰年,180~200 mm为平年,>200 mm为歉年;日照时数>180 h为丰年,<160 h为歉年,160~180 h为平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平均气温>18.5 ℃为丰年, <17.5 ℃为歉年,17.5~18.5 ℃为平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茶叶产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基于青岛市崂山区1994—2015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及茶叶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影响崂山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利用通径分析评价各因子的影响。利用1994—2013年产量资料与气象资料建立多元回归模型,2014—2015年做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当5—7月中旬降水量偏多(少),5月中旬—6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低),但是该时段最高气温偏低(高),而9月平均气温偏高(低),7—8月平均最高气温偏低(高)时,有(不)利于崂山茶叶的生长和提高茶叶气象产量。同时分析表明:当12月—下年2月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偏少(多),7月日照时数偏少(多),也有(不)利于崂山茶叶气象产量的增加。表明崂山茶叶生长季节适宜于雨量偏多、平均温度偏高,温度变化趋势平稳,极端高(低)温少的气象条件。利用这些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影响茶叶气象产量回归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崂山茶叶产量,研究结果为开展崂山茶叶产量评估与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1981—2010年30a的气候资料,以8月上旬平均气温、8月下旬—10月中旬降水量、5月中旬—6月上旬日照、生育期大于≥10℃的活动积温4个因子作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陕西省棉花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关中中东部及沿黄河的滩地,在适宜区内,应根据秋季降水预测情况,选择棉花中早熟品种,以避免秋霖危害。  相似文献   

5.
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田间试验,调研考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百合、啤酒大麦等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确定了3种特色作物的气候生态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即:黄花菜取4—8月上旬≥0℃积温、降水量、6—7月日照时数作主导指标及产量作辅助指标;百合选取年≥0℃积温、无霜冻期和花期至鳞茎膨大期(6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作主导指标,平均产量作辅助指标;啤酒大麦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气温作主导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作辅助指标。对3种特色作物分别进行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宜种植共5级气候生态适生种植的区划,并提出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为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信阳市1971~2000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和相对应时期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热、水资源充沛且匹配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一季稻对气象条件的需求。通过对9月下旬水稻生育关键期内的关键气象因子丰、平、歉年点聚分析发现: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180 mm为丰年,180~200 mm为平年,>200 mm为歉年;日照时数>180 h为丰年,<160 h为歉年,160~180 h为平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平均气温>18.5℃为丰年,<17.5℃为歉年,17.5~18.5℃为平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南宁市稻飞虱发生发展严重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对1987~2009年武鸣灯下虫量与气象因子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模,并利用模式建立了各旬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果]通过拟合、预报精度检验,最终得到6个旬灯下虫量模式,利用模式建立了3月上旬、3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的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指标.[结论]为稻飞虱的统防统治以及南宁市水稻增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7年韶关烟叶产量和相应时段烟叶大田期气象要素,分析了韶关烟叶种植区的气候特征,找到了影响气象产量的关键性因子,并对烟叶生长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种植,3—4月需要防范低温冷害天气,6—7月需注意高温天气和及时排水防涝;5月中旬夜间降水、7月上旬气温与烟叶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4月中至下旬最低气温、5月中旬日照、6月上至中旬最高气温、7月上至中旬白天降水与烟叶气象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冰雹对烟叶的灾害影响最大,可增加人工防雹投入。  相似文献   

9.
烤烟不同移栽期的生育期气象条件和产量品质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强烤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高烤烟经济效益与品质,以K346品种为材料,于2001年在弥勒县虹溪镇烟叶基地开展移栽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下的烤烟气象条件、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以及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出适宜的移栽期。结果表明:与4月20、30日和5月10日移栽相比,5月20日和5月30日移栽的温度及降水并不存在劣势,但光照与大田期≥10℃活动积温的劣势较明显;4月20日和5月1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有利于烟叶生长,而5月3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不利于烟叶生长,4月20日至5月1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与国内外优质烟区具有很高的相似性,5月20日和5月30日移栽期与国内外优质烟区气候相似程度小于4月20日至5月10日移栽期。适当提前移栽,可增加叶面积指数、株高、茎围和节距;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烟叶的产量、中上等烟比例、产值综合指标以移栽期为4月30日和5月10日较好。移栽期为4月30日和5月10日的烟叶化学指标总体表现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弥勒县虹溪镇或气象条件与之类似的烟区在4月30日到5月10日移栽,可以改善烤烟气象条件,易取得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10.
紫金县茶叶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紫金县茶叶相关资料和当地的气候资料,抓住影响茶叶生产的关键气象因子,通过对紫金茶叶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找出影响紫金茶叶生产主要气象因子和主要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供有关部门参考,以期达到对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茶农增收致富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吉林省农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的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异常和极端气候事件比较多,农业气象条件时空变化非常明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而言,主要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春旱、伏旱和秋旱。6月份出现全省性的异常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严重的初夏作物苗期干旱,作物营养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部出现区域性高温少雨阶段,发生了十分严重的伏旱,对作物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农业经济损失十分严重;9月西部地区又高温少雨,发生秋吊。有利条件主要是热量条件好,初霜偏晚,病虫害和风、雹、涝灾偏轻。由于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总体上看是弊大于利,因此尽管高产作物面积有所增加,但今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仍然较去年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由王馥棠等人翻译的苏联Γ.Γ.别洛博罗多娃的专著《提高果树产量的农业气象基础》一书,由气象出版社于8月份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果树作物对生态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时空变化对果园产量的影响.内容有:果树作物的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抗病性;果树作物的越冬,气象条件的影响和鉴定,地区的区划;果树栽培业气候条件的估计;果树栽培与水文气象情报.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豌豆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豌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最后在分析豌豆生长期间易出现的气象灾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豌豆优质、高产的建议:一要选择优良品种。二要注意预防冻害、春季低温、干旱和暴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8-2002年油菜茬杂交籼稻晚熟种软盘育秧不同叶龄抛栽的大田产量和2a软盘育秧试验与气象条件分析,实验证明:油菜茬5月中下旬晚熟杂交籼稻软盘育秧的适宜抛栽叶龄为4.5~7.5叶,苗期>12oC有效积温139.2~236.0oC·d,候平均气温在19.1oC以上;以5月中旬叶龄4.5~5.5叶,苗期>12oC有效积温139.2~173.1oC·d抛栽,有效穗较多,产量较高。栽培上应以培育适龄壮秧为前提,适时播种,双膜覆盖,控制苗床温湿度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气候特点、漂流气候适宜性和漂流气象障碍等方面,分析杉木河景区气候资源,得出杉木河适宜漂流期为5月下旬~9月中旬,最佳舒适漂流期为6月中旬~9月上旬,这对旅游经营者合理安排和开展漂流活动,游客选择最佳舒适期漂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3月中旬~5月上旬,浙江省双季早稻育秧期长、中、短连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年代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3月中旬~5月上旬,全省连阴雨总的趋势为自北而南增加.在同纬度地区,内陆出现频率大于沿海.浙中南地区所受连阴雨影响大于浙北地区.90年代长连阴雨出现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1南康甜柚的物候表现与发展前景 南康甜柚一般于 1月下旬开始萌芽,春梢展叶期多在 2月上旬到 2月中旬, 3月底到 4月上旬中始花, 4月上旬末到中旬中为盛花期, 4月中旬末谢花。 4月中旬末到 4月下旬中出现第 1次生理落果, 4月底至 6月上旬出现第 2次生理落果。早熟柚一般在 9月上、中旬成熟;中熟柚多在 10月下旬到 11月上旬成熟;迟熟柚则在 11月中旬后成熟。物候期与广东省梅州市 (沙田柚生产基地 )相比迟 10~ 20 d。一般早熟柚平均单果重约 1.2 kg, 18 a生树,株产可达 320个;中熟柚平均单果重 1.5 kg左右,盛产株平均每株 200个…  相似文献   

18.
2002~2003年度莱芜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珍 《山东气象》2004,24(1):22-23
分析了2002~2003年度莱芜市冬小麦全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评价气象条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指出播种期底墒不足、冬前积温偏少、墒情差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有关的改进措施,为实现小麦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芒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分析确定了百色地区芒果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进行了区划指标的小网格点推算 ;采用 GIS技术对百色地区芒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 ,划分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 ,提出趋利避害合理发展芒果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为农业结构调整及芒果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南茶叶生产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2017,(8)
正该书通过人工气候控制试验、田间试验和典型年份相关信息,构建了江南茶区茶叶主栽品种(龙井43、乌牛早、鸠坑、福鼎大白茶等)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了茶叶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茶叶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茶叶生长气候适宜度和茶叶气候品质评价诊断等模型;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茶叶生产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茶叶生长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特征,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茶树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讨了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