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箭猪坡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上以锑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床。近年通过老矿山找矿勘查项目,首次发现了石英脉型锡矿体,锡以锡石为主。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矿石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及硫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成因。通过与大厂锡矿田垂向分带的对比,推测箭猪坡矿床浅部所揭露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及钻孔中揭露的石英脉型锡矿体,仅相当于大厂矿田上部脉状矿[中低温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床矿带],中深部的中高温—高温矿带、隐伏花岗岩体尚未揭露,箭猪坡矿床找矿空间宽,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云南个旧锡矿阿西寨矿区矽卡岩型硫化矿为地下隐伏的铜、锡矿床,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与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_2g)之接触带分布。属花岗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硫化矿床;花岗岩体的侵入形成大量的矽卡岩,同时为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及矿物质来源。岩体围岩蚀变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硫化物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福建霞浦大湾铍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霞浦大湾铍钼矿体主要产于晚侏罗世南园群鹅宅组与赤水组火山碎屑岩接触带附近的裂隙带中,辉钼矿石英脉呈脉状、铍矿体呈似层状分布在脉状辉钼矿体两侧,围岩蚀变具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以中-高温面状蚀变为主,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和裂隙构造关系密切,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铍钼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4.
黄沙富银钨矿床的成矿母岩为隐伏岩体。它的蚀变垂直分带明显,云英岩型钨(钼)矿体产出在岩体顶部。在外接触带浅变质岩中具有主要成矿阶段形成的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脉体具典型的垂直逆向分带。银主要富集在矿脉下部的富硫化物矿石中。 云母在黄沙花岗岩和矿脉内都很发育。并具有富硅贫铝的特点,矿脉内的云母富含氟和水。它们的晶胞参数值极为相似,同属2M_1型。据钨花岗岩和矿脉的云母中的稀土元素变化规律,作者认为云母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研究花岗岩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关都龙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其外围的地质找矿勘查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在都龙矿床辣子寨矿段外围的勘查过程中发现碳酸盐型铅锌矿体,这是该矿区内发现的一种新矿化工业类型。新发现的铅锌矿体呈顺层网脉状、透镜状产于中寒武田蓬组第二段上部大理岩中,具有明显的层位和构造控制特征,但与都龙矽卡岩型Sn-Zn主矿体在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它们距离岩体远近不同所致。尽管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体规模相对矽卡岩型主矿体较小,但其品位较高,且隐伏花岗岩体突起上方是其成矿有利地段,在今后矿区外围的找矿勘查中值得重视。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体与矽卡岩型主矿体的形成均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关。此外,新类型矿体的发现,不仅拓宽了矿山找矿空间与类型,对于外围找矿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深化对都龙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6.
小柳沟铜钨矿区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廷贵  周继强  刘芳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4):252-256,261
小柳沟铜钨矿赋存于长城系朱龙关群中,其中以赋存于云母角闪片岩,夕卡岩,夕卡岩化灰岩中的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大,品位高,矿物成分复杂,围岩蚀变发育,其次为赋存于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型似层状,透镜状矿体,矿体规模较大,但品位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另外还有赋存于石英网脉带中的脉状矿体,矿体规模小,品位较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根据对矿区控矿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的研究,今后该矿区找矿靶区为:小柳沟铜钨矿区西矿段西部及北部,北矿段及东矿段中的云母闪片岩,灰岩及Ⅰ,Ⅱ级重砂异常分布区,隐伏花岗岩体及地表花岗岩枝与围岩的接触带,石英网脉带脉。  相似文献   

7.
石屏法乌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矿体的近矿围岩均为峨山花岗岩体之二长花岗岩,成矿与花岗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联系。矿区KT5与KT9两个主矿体在成因上有明显不同,KT5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约明显,为与花岗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矿床。KT9矿体产于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受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控制,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自六十年代中叶,赣南脉钨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作,由“数大脉”进入到根据地表云母、石英细脉标志带寻找隐伏和半隐伏矿床的阶段.应用细脉带脉体的“五层楼”垂向变化规律,寻找花岗岩外接触带或内外接触带矿床的意义,从理论到实践,已为众所公认.然而,它对寻找变质岩盖层下隐伏花岗岩内石英脉的找矿意义,就有异议了. 以典型的内带矿床西华山为例,当岩体上覆有变质岩盖层时,对脉体的垂直分带就有二种代表性意见.柳志青认为,“一般的情况是,当石  相似文献   

9.
云南保山市金厂河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保山-镇康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北段。区内的铅锌矿、铜矿、磁铁矿均可单独形成隐伏矿体,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二段(∈_3h~(2-1))矽卡岩带中。不同矿体空间分布由上具有垂直分带的特征。从本区的重力低异常特征推断地下测深部存有隐伏中酸性岩体,矿床成因属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白干湖钨锡矿田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西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笔者通过对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4处矿床实地剖析,认为这些矿床已构成一个集矽卡岩型、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交代、充填叠加复合的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矿田内矿化类型显示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或分带性:即产于花岗岩边部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在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大理岩内;产于花岗岩小突起内侧及其顶部外接触带伸枝脉岩的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体,前者呈厚板状透镜体面型分布,后者则呈脉状线型分布于围岩地层中;产于隐伏花岗岩突起上部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矿体,其因受区域NE向白干湖深大断裂构造限制,多呈低缓角度的平行脉状充填于金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等特征,矿田内的矿化蚀变可划分为3种:即矽卡岩化、云英岩化(包括钠长石化、电气石化等)和硅化.研究表明,矿田内矽卡岩型白钨矿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微细网脉浸染型钨锡矿化和石英脉充填交代型锡石黑钨矿化构成一个与加里东期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活动有成因联系的矿田成矿系列,属于岩浆期后高温-气化热液交代和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智利科皮亚波GV地区侵入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智利北中部科皮亚波GV地区位于中生代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与斑岩铜矿过渡带。侵入岩体主要为辉长闪长岩、闪长岩、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侵入岩体属于钙碱性、I型或磁铁矿系列,来源于深部上地幔。推测这些岩浆岩岩石组合形成于洋壳俯冲带,局部扩张与挤压转换导致弧后盆地萎缩封闭并快速抬升。岩浆侵入具有多期次活动,形成了多期次热液活动中心,并发育面型与脉带型蚀变矿化分带,地表具有寻找大型IOCG矿床前景。地表泥化-绿泥石-多孔状硅化网脉和含金银多金属铁锰碳酸盐化网脉发育,含金银多金属网脉状-带状和面型蚀变区揭示地表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深部具有寻找隐伏斑岩型铜金矿床前景。今后需在该区加强蚀变矿化分带规律研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茅坪钨锡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毅  杨佑 《矿产与地质》1991,5(4):284-292
江西茅坪钨锡矿床是由钨锡似层状云英岩型、钨钼石英脉型、钨锡硫化物脉型矿体组成的大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是侵位于寒武系的燕山早期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矿化、蚀变具明显分带特征,矿带中矿物组合、成矿元素、矿物包裹体、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特征均有明显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西藏甲马喷流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甲马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西藏第一个被确认的流型矿床。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中南缘的甲马--日多弧内局限盆地中段中部,矿床内已发现五类矿体,即层矽卡岩带(多底沟组碳酸盐岩与林布宗组细碎屑岩过渡带)似层状-层状矿体(A);多底沟组顶部似层状、脉状矿体(B):林布宗组底部似层状、透镜状矿体(C);斑岩脉(体)内外接触带矿体(D);及蚀变破碎带矿体(E)。A、C及B中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①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石硫化物矿体和下部夕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脉型、细脉带型以及似层状;夕卡岩型锌铜矿化主要沿赋矿岩石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细脉状、层状以及浸染状矿化,矿体分为2段,南西段为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北东段为锌铜矿;②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以及垂向分带特征,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Zn,Cu→(W,Sb)→Sn,Zn→Sn多金属→(Pb,Zn,Ag);垂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为Zn,Cu→Sn,Zn→Sn多金属→(Pb,Zn,Ag);③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富集与构造关系密切,尤其是次级构造部位,矿化富集程度高。夕卡岩型锌铜矿富集受花岗岩体影响明显,靠近花岗岩体矿化增强。  相似文献   

15.
外围找矿、深部找矿及隐伏矿床预测是当今地质勘探工作的重点之一。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本质上属于热液矿床。地质特征表现为发育明显的蚀变分带,其主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断裂带构造控制,矿化体多呈破碎蚀变带形式出现。此类型矿床成矿潜力大,复杂种类多。许多大型多金属、贵金属矿床皆为此类型。对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外围、深部以及控矿断裂的成矿潜力预测和评  相似文献   

16.
小柳沟铜钨矿田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小柳沟铜钨矿田现已发现矿床4处,小柳沟铜钨矿床以赋存于云母角闪片岩,夕卡岩,夕卡岩化灰岩中的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大,品位高,矿物成分复杂,围岩蚀变发育,世纪铜钨矿床仅以云母角闪片岩中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物成分较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祁宝铜钨矿床以赋存于岩体接触带中夕卡岩型矿化为主,矿体规模较小,品位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贵山铜钨矿床以云母角闪片岩中似层状矿化为主,矿体规模小,品位较低,矿石成分简单,围岩蚀变较发育。其找矿方向为:小柳沟铜钨矿床西部,世纪铜钨矿床西部及北部,贵山铜钨矿床东部云母角闪片岩,灰岩及Ⅰ-Ⅱ级重砂异常分布区,花岗岩体接触带各石英脉。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个旧老厂锡矿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对老厂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构造分为浅部,深部两个构造层次,依次为浅部的断裂及层间滑动破碎带和深部的接触带构造。二者分别控制了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矽卡岩锡石硫化物矿床。此外,岩体和地表之间的节理裂隙带控制了细脉带型矿床。这些类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18.
大平掌铜矿位于滇西澜沧江火山岩带的中南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泥盆纪-石炭纪的一套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体具明显的"上层下脉"双层结构特征,即上部为块状矿体,下部为细脉-浸染状矿体。矿床为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HMS)特征矿床。矿石的金属矿物为铜-铅-锌-金-银矿物组合为主,矿化及蚀变具明显的分带性。沿矿区北西向控岩控矿构造带南北两端及西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Au-Fe-Cu矿体以大透镜状、块体状在矽卡岩带中断续产出;外带Au-Fe、Pb-Ag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破碎带产出;远程带Au-Fe矿体呈小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矿体对应的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和蚀变分带具有自高温到低温的分布规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晚矽卡岩、磁铁矿、石英硫化物以及碳酸盐五个热液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包裹体、富含CO_2三相包裹体等四类。成矿年龄为36.46 Ma—39.44 Ma,与石英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35.00 Ma—36.72 Ma基本一致。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0.7~2.2km。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北衙组碳酸盐岩(T_2b)+多期断裂构造系统(接触带构造、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不整合面构造)+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位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按照矿石矿物组成、矿石组构、矿石类型以及围岩蚀变特点等,将山东招远界河金矿的金矿化类型分为钾化花岗岩型、黄铁绢英岩型、石英一多金属脉型和似青盘岩型等4种.钾化花岗岩型金矿化分布于"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系统的深部,是富钾岩浆热液钾交代作用和黄铁矿脉充填作用的结果,一般形成于大矿体的下部或旁侧或作为大矿体的下部或根部的一部分.黄铁绢英岩型矿化位于成矿系统中部的主控矿断裂中的最佳成矿部位,是深部岩浆和浅部天水热液发生混合、交代和充填的最理想部位,往往构成大型和特大型工业矿体.脉状多金属型矿化位于该成矿系统的中浅部,地下水热液参与较多,成矿温度低,只能形成小而富的多金属硫化物型金矿体.在成矿系统的边部,热液活动更弱,形成以绿泥石化为主的似青盘岩化带,矿化较弱或构成无矿节理化带,本身不具工业意义,但可以指示深部成矿作用和隐伏矿体的存在.不同金矿化类型在界河金矿范围内有规律地分布是界河金矿深部和外围探矿的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