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慧  郭永丰 《福建地质》1996,15(2):99-106
根据石牛山、石柱山实测火山构造的重力、航磁、物性、地质,地貌等特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关联分析方法推测石牛山-石柱山晚白垩世火山构造洼地东部局部重力低异常由火山构造引起。  相似文献   

2.
综合区域地质、岩石物性和航磁资料的分析,认为石渠-甘孜-雅江剩余布格重力正异常带可能是被“挤入”西康群之下、埋藏于深部的前古生代离散陆块与二叠纪玄武岩及“义敦群”存在的综合反映。该异常带的连续延伸,说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的主体部分已由北西转至南西走向。该重力异常带位置是重要而明显的构造分区界线。  相似文献   

3.
成矿带的展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而地质构造在重磁异常上有明显反映。为了研究秦岭造山带中段重磁异常与成矿 带的关系,该文系统整理、处理了秦岭造山带中段已获得的重磁力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推断了研 究区的断裂构造,讨论了结晶基底的起伏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矿床分布资料讨论了重磁场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 成矿带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造山带中段成矿带均分布在重、磁异常梯度带上或几组不同方向异常的交汇部位,尤其在 局部重力高异常范围内及其边部梯度带上矿体富集。这一结果为研究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地质构造(尤其是深部构 造)、断裂分布及下一步的成矿有利区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重力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区重力数据的处理解译,依据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及对研究区断裂构造、局部异常、剖面拟合等取得的成果和地质认识,对研究区的地层结构、构造发育特征进行了总结,以本项目取得的地质认识及前人的勘探成果为依据,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构造演化进行探讨。通过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及其生成演化的探讨分析,希望能为该区的地质勘查、综合研究及能源勘查提供参考依据,也希望笔者的地质研究成果对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伟  汪青松 《安徽地质》2014,(4):268-271
杨桥孜铜金矿是皖北覆盖区以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物探手段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是皖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金矿床,对三铺岩体成矿预测、皖北地区找矿、研究华北陆块找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覆盖区综合找矿方法提供了成功经验。重磁勘探在该矿床的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磁组合异常特征倍受关注。杨桥孜金铜矿位于重力梯级带的次级鼻状重力高异常区,重力二阶导数异常与矿体分布相吻合;地磁场以正异常为背景,局部叠加明显的强磁异常,强磁异常与铁矿体分布一致,铜金矿体对应于磁力梯级带。重高磁高、重高磁梯组合异常在矿床普查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碾子沟金矿形成条件及隐伏矿体预测准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具有典型的受地层-岩体-构造控制的“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对矿区内 隐伏金矿体的预测,应注意在岩体外接触带6km范围内的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构造的有利部位,要密切结合围岩蚀变、矿体的变化趋势,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的垂直带规律、地 球物理电异常等信息,最终提出了太矿体的预测准则。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舍勒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是一个正在勘探的大型富铜矿床,矿体呈厚大透镜状,具层控特征,矿体和围岩之间密度差较大。地面重力方法,理应是最有效的勘探方法,但是,由于阿舍勒矿区地质构造过分复杂,地下不同深度的多种密度体叠合在一起,往往掩盖了矿体所产生的重力异常。为了解决这个疑难问题,通过研究,选择适当的正交函数去进行拟合,实现目标信息分离,将成矿层位的重力异常从实测重力异常值中分离出来,勾绘出了矿区线状构造成矿带的轮廓,揭示了矿区构造;指出找矿方向,圈出11个重力异常,根据矿区矿石的最低密度大于围岩最高密度的实事,可以说:“凡有矿的地方必然显示出重力异常”。故使用本方法处理重力资料,在阿舍勒这类矿区,可具直接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将茅山断裂带中段的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用于研究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可以将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深度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解释为浅部地质体引起,区域异常解释为深部地质体引起。基于此种地质解释,分析了不同深度地质体与重力异常的对应关系,并对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解释,推断出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式与重力异常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庐枞矿集区结构特征重磁研究及其成矿指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刘彦  吕庆田  严加永  吴明安  祁光  邓震 《岩石学报》2012,28(10):3125-3138
作为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庐枞矿集区的深部结构和成矿作用过程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利用已有的重磁数据,开展匹配滤波、解析延拓、求导等多种方法的目标处理,刻画庐枞矿集区的重磁异常特征,显现成矿带、成矿体、断裂构造、基底隆起和盆地凹陷等众多构造信息,再结合矿集区密度、磁性统计分析,以及区域地质和矿产分布,认为:庐枞矿集区整体走向为北东向,包括郯庐断裂、裴岗-朱桥断裂、罗河断裂以及长江断裂组成的四个成矿带,可划分为庐枞火山岩盆地、孔城凹陷、巢南-庐江褶皱隆起带、大别造山带东缘以及长江凹陷带五个部分;庐枞矿集区矿床类型多样化,矿床和矿化具有带状和环状分布特点,火山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制约着铁、硫、铜(金)矿床的分布,基底隆起和断裂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异常分离后的剩余重力异常和剩余磁异常是寻找铁矿的重要综合信息标志,高背景场的低缓磁异常和重力异常的叠加地段,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甚低频电磁法在某萤石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海力敏萤石矿属热液脉型,萤石—石英矿受花岗岩体内N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区开展了甚低频电磁法找矿勘查研究,在已知矿体上测得明显的甚低频电磁异常,证实了该方法对寻找此类萤石矿床的有效性。在不易识别开采的掩盖区,所测甚低频电磁异常显示控矿断裂带仍存在,极可能赋存萤石矿体。  相似文献   

13.
林周县轮郎铅锌矿区位于拉萨-林周-墨竹工卡铅锌成矿区中部,属雅鲁藏布江巨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北亚带。根据该区地球物理测量成果,共圈出重力异常区10个、磁力异常区18个。通过对重力异常特征及磁力异常特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中5个磁力异常区和重力异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属矿致异常,具良好的找矿前景;并且得出该区高磁区、局部磁异常与局部重力高的结合部和重、磁双高地带均为找矿潜力区。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禹城深覆盖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和重力异常;近年来地勘单位对该区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通过系统的异常查证工作,在研究区深部揭露了多处矽卡岩型铁矿床,从而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区内勘查研究成果进行成矿预测,以期指导区内今后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工作。勘查工作表明研究区内铁矿体总体表现为“地层、侵入岩和构造”三者联合控矿的特征,即铁矿体赋存于奥陶纪(及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燕山晚期闪长岩体中、奥陶纪(及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侵入岩体接触带处附近;通过分析该区赋矿地层、成矿地质体及控矿构造等主要控矿因素,并在对比区内重磁异常和铁矿体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矽卡岩型铁矿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在对该区地质矿产特征、重力场特征、磁场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工作,圈定了李屯、潘店、大张3个Ⅰ级铁矿找矿靶区和薛官屯Ⅲ级铁矿找矿靶区。同时,进一步圈定了李楼西、石庄、郭店村、丁寺东南、大张村、朱庄南共6个最小预测区,本次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为今后区内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雄村铜金矿集区位于南拉萨地块南缘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资源潜力大(仅查明的铜金属资源量超过250万吨、伴生金金属资源量超过250吨、伴生银金属资源量超过1 100吨)、成矿地质背景特殊。通过对雄村矿集区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分析了各类成矿要素的特征及内在联系。以找矿勘查为宗旨,扩大资源量为目的,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找矿模型显示,早、中侏罗世含矿斑岩和雄村组凝灰岩是主要的赋矿岩石,钾硅酸盐化、钠化-钙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是主要蚀变类型,Cu-Au-Ag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矿体产出受NW、E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地面磁测的高磁异常及低磁异常、遥感蚀变异常(钾硅酸盐化蚀变、绢云母化蚀变和地表铁染)及线-线和线-环交切结构是主要的地球物理和遥感找矿标志。利用构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在雄村矿集区共圈定出了3个A类找矿靶区(A-1,A-2和A-3),4个B类找矿靶区(B-1,B-2,B-3和B-4)和2个C类找矿靶区(C-1和C-2),并对各找矿靶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张海洪 《地质与勘探》2022,58(3):573-584
吉林省敦化尔站矿区位于吉黑东部多金属成矿带中南部,以往资料表明有Mo、Cu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斑岩体存在。为查明该区成矿条件,明确勘探思路,开展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和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工作。通过对各元素分布、相关性和异常特征研究,发现水系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较好重现性,R型聚类分析表明Mo与As、W元素相关性较好,主成矿元素为Mo元素,在地球化学高异常和低阻高极化率区域进行异常查证,发现钼矿体6条。钼矿体产于晚二叠世蚀变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Mo和As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和蚀变带的辉钼矿、黄铁矿等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尔站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在已发现矿体北东和南东圈定靶区2个,区域上含前寒武系残片呈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花岗岩区是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勘探工作,笔者分析了测区局部磁异常和区域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总结了主要地质单元的磁场特征,并圈定磁异常14个,解译断裂构造16条、火山通道7个.根据各异常体、断裂以及火山通道的展布特征,结合异常区内的地质条件,对圈定的14个磁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并推测C1、C12、C13磁异常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C4、C9、C10、C12和C14磁异常具有形成多金属矿的良好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The Huangtuliang gold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wide and large ore belt, stable extension and closely spaced orebodies. Unfortunately, no orebody was found by deep drilling. As a result, ore prospecting in this region was once put into dilemma. Detailed analysis of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in the mining district by the authors has revealed that the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in this mining district is a steeply dipping (85°-110°/∠70°-85° N-NNE), spade-shaped ductile shear zone, and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are a series of nearly erected second-ordered faults which are develop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nter-secting with the ductile shear zone. Deep cutting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 made it possible the ascending of ore fluids from the mantle plume at depth and these ore fluids would migrate upwards along the ductile shear zone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s. Along their ascending path, the ore fluids would extract ore-forming elements from the country rocks and the extracted ore-forming elements would be deposited as ores in the hang- ing-wall second-ordered faults. The reason why no orebody was found in early prospecting at depth is that north- ward-dipping drill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hear zone extended so deeply as to be beneath the shear zone. Only shallow-level orebodies could be found by southward-dipping drilling practic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hear zone. The location where deep-seated orebodies occurred shifted northwards and the orebodies occurred at greater depth. Therefore, it is natural that no orebody could be found when drill core passed through the shear zone. After the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were well understood, the focus of ore prospecting was placed on the deep-level, northward-penetrating veins. In this way a number of new blind orebodies of great thickness have been foun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he mining district, a prospecting plan has been made  相似文献   

19.
滥木厂铊矿区植物和动物中Tl、Hg、As含量变化总的趋势是以Hg最高,Tl次之,As最低为特点。它们明显受生物赖以生存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制约,尤其是矿区水、土壤和岩、矿石中高背景Tl、Hg、As含量制约。矿区生物中T1、Hg、As含量异常高,不难看出,矿区生物中T1、Hg、As含量的高低,不仅是判别矿区污染程度的标志,也是找矿,特别是找盲矿体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