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春季冰雹天气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1980~1999年高空探测资料的合成分析,总结出福建区域性降雹的环境场特征,造成福建冰雹的天气型主要为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适中型、低涡冷切偏西型、冷切偏南型、冷切偏西型。福建春季冰雹的主要机理是冷空气与强暖湿气流相遇而引发的。高空西风槽和南支槽及其前侧的副热带急流和低空强西南气流及准静止切变线是诱发福建省春季冰雹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同时还分析总结出冰雹过程的热力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冰雹过程,福建处在高能区、强位势不稳定区和水汽通量高值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下层配置有利于福建省对流天气发展。  相似文献   

2.
3.
一次连续性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2000年秋季发生在甘肃庆阳的一次连续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过程是由于低层大气能量不断积累、低空切变线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的。冰雹出现在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和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区。冰雹落区与高低空温度平流和总温度平流的分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十几年对绥滨县冰雹天气的分析,发现绥滨县冰雹产生与高空要素场、地面气压场配合有很大关系,同时在云图上也有明显的特征。高低空要素的配合及云图发展变化和新一代雷达图的特征对冰雹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对青海2013年6月15日同仁罕见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气象要素、云图演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前期同仁为高温高湿区,700hPa切变、地面辐合线和本地三小时降压中心促进了低空气流的强烈辐合上升、而中高空急流叠加加强了高空气流的辐散,500hPa低槽、地面冷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冰雹发生前,大气层结不稳定,沙氏指数有着减小的趋势,对流有效位能有着增大的过程,有着适合的0℃层与20℃层环境温度,0~6km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垂直风切变,地面到500hPa等压面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值大约为4×10~(-3)s~(-1);自动站要素反应17-18时是冷锋过境时刻;斜压扰动云系尾部发展起来的强对流云团,具有非常明显中尺度对流系统(MCC)的特征,其形态演变移动预示降雹落区。  相似文献   

6.
南阳地区冰雹源地位于该区西部和北部山区。其路径有四条,主要沿河流和山谷移动.5~9月每日16~18时出现的机率最高。主要天气背景可分为西北气流、低槽和高压后部三个类型.减灾对策可采取人工消雹和农业补救技术。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分析天气系统、探空资料及T106的数值预报产品,对2000年5月12日浙江的一次降雹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发现在有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的前提下,关注探空资料及T106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对正确预报强对流天气过程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1953—1979年江苏省各县冰雹资料,分析了冰雹的年、季、月、日、变化规律。通过概率论广义二项式分布计算,揭示了冰雹的地区性差异,进而用模糊聚类方法将本省分成四个冰雹区,分别阐述了各区特点,从而指出我省在不同时期的重点防雹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利津县1984-2005年冰雹天气资料,分析了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产生冰雹的天气系统和雹云主要路径,提出防御雹灾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冰雹天气谚语西北风、雹子精。伏天早上凉飓飓,午后冰雹打破头。乌云西北风,冰雹必定凶。不刮东风天不潮,不刮南风不下雹。雹前风头乱。红云夹黄云,定有冰雹跟。云中若有白云扫,雨中雹子必不小。黑云红梢子(或白梢子),必定下雹子。红日一叶云,响雷起妖精(有雹)...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中气旋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对2002年9月27日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耦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雷达回波分析也发现,这次过程具有典型的小型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存在并维持尺度较小的中气旋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和梧州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产品资料,对2012年4月12日夜间发生在贺州市的一次致灾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的中小尺度天气环流背景下,配合高空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是这一次降雹天气过程产生的主要原因。此次降雹天气过程在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呈现出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西利  王俊 《山东气象》2011,31(4):19-23
运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6月24日鲁西北、鲁中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降雹过程是华北冷涡型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期间鲁西北、鲁中等地区先后出现4块冰雹云,冰雹云持续时间在1.5~5.5h,最大反射率在云的主要阶段都超过50dBz,最强时超过60dBz。最大VIL值在不同的冰雹云中差别很大,强雹云最大VIL值超过了50 g.m2弱雹云VIL值最大为29g.m2。0.5km以下的近地面层主要盛行东南风、东北风和偏东风,0.5~1km是东南风,大于1km高度则主要是西南风转西北风。  相似文献   

15.
新疆强冰雹天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03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计算得到新疆强冰雹天气81次,其持续时间在1~2d,出现在4~8月。普查43年历史天气图,新疆强冰雹天气的500hPa环流形势分为纬向、经向和南疆低涡3种类型,并对其进行了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合成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6.
4.12花都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最终全球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12年4月12日发生在广州市花都区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都这次冰雹过程是在副高脊线位置偏南,广东中北部位于高空槽前和低层为偏南暖湿气流控制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高层适当冷空气南下渗透使得低层暖湿、高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形成;中等偏强的风速垂直切变和高空辐散为这次强风暴形成和维持提供动力条件.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和特殊喇叭口地形也是重要原因.多普勒雷达资料上观测到钩状回波、高回波顶、高悬强回波、VIL极值突变和中气旋等特征.适宜的-20℃层高度和合适的悬垂强回波高度以及较小的-20 ~0℃层厚度也是此次冰雹过程的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1983年8月23日15时50分至17时10分,我区自西向东在肃南、临泽、张掖、山丹四县出现了冰雹。其中肃南、山丹本站有冰雹,临泽、张掖县境内出现冰雹,降雹中心在临泽。这次冰雹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灾情严重。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2027亩,减产秋粮250万斤。四站中临泽受灾较  相似文献   

18.
11996年榆林地区冰.雹天气气候概况1996年是榆林地区发生雹日17个,34县次,其中区域性冰雹2次,造成灾害的5次。多雹时段在6月下旬~7月中旬。其中7月9日~14日持续6d,是历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冰雹过程。1996—06—26,神木、佳县、横山、绥德、子洲、清涧等县降雹,子洲境内冰雹最大直径40mm,该县成灾面积4220ha。2冰雹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分析2.1天气形势分析影响榆林地区冰雹天气的环流形势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西北气流型,另一种为蒙古低槽或低涡型。2.1.1西北气流型。此型是造成榆林地区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19.
阿克苏地区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950-6000米之间,地形比较复杂.特别在盛夏期间,由于受副热带锋区的影响,天气多变,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冰雹是我区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出现的范围小,时间短,往往伴有狂风暴雨,对局部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统计分析了阿克苏地区14个台站(包括  相似文献   

20.
冰雹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选取发生在邯郸辖区内的5次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地面有中尺度辐合切变线配合,0℃层、-20℃层和强垂直风切变的高度适宜。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度的变化、速度对和逆风区的出现、1 h降水累积值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的急剧增加等都对冰雹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