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气象服务公众效用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善允  薛建军赵瑞 《气象软科学》2007,(3):5-13,F0002,F0003
中国气象局于2006年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和设有政府气象主要机构的县开展了“中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国17441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是公众首选的气象信息;(2)84.1%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天气预报准确和基本准确;(3)公众平均每天收听(看)天气预报1.33次;(4)晚上和早晨是公众收听(看)天气预报的高峰期;(5)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6)超过98%的公众对当前气象服务持认可态度;(7)提高预报准确率仍是公众需求的首选;(8)相对于中国2006年的气象服务水平,其在全国公众中产生的效用,用货币来衡量至少为5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刘艳华  白钰  王铁群 《黑龙江气象》2020,37(1):33-33,36
1公众气象服务的意义近年来公众气象服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满足公众需求,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从原来日常的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常规类预报逐渐增加了各类天气预警、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重污染天气预报以及重大天气专报、天气热点评论等。  相似文献   

3.
濮梅娟  解令运 《气象科学》1997,17(2):196-203
本文根据经济学中费用-效益分析的有关理论,应用“影子价格法”、“节省费用法”和“息愿付费法”,对电视、广播、电话等媒介向公众发布的天气预报和警报服务的需求状况进行了社会抽样调查。定量分析评估了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得出江苏省公众天气预报服务产生的年效益达几亿至几十亿元。  相似文献   

4.
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公共气象服务中的热点问题,设计调查问卷,从受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对气象服务的要求4方面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现阶段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实际出发,以气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托,分别讨论了作为公共产品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商品性质,公众气象服务(产品)过程是一种商业生产过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收费性质及其收费类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及普及性,以济南市区的公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公众对气象服务和产品的了解情况、对气象服务质量的认可情况、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及气象服务效益等多方面调查获得统计数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2008年奥运期间,由国家广电总局推行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以一种新的手机电视形式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全面推广,从CMMB信息发送快、覆盖面广、便携性好等特点出发,探讨了CMMB在公众气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3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共同调查的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统计数据,根据经济学中费用-效益分析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特征的公众对有偿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和使用频次,并利用"支付意愿法"和"国家投入法",定量评估了2013年广东地区的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总额以及公众期望政府为气象服务投入的经费总额。通过分析,发现广东省有偿气象服务市场巨大,某些群体对付费业务的接受程度和支付意愿都要高出其他群体,愿意付出一定费用获得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此建议进一步研究用户需求和支付意愿,更好地定位有偿服务的潜在用户群,为该人群推出定制化气象服务产品,满足这部分群体的气象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抽样调查分析,指出了当前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的成效和不足,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做好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在北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一次公众气象服务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预报准确性、气象服务满意度以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三个方面。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及对部分气象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公众气象服务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顺  赵飞  唐德才 《气象科学》2015,35(2):230-236
通过江苏省气象局设计的《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江苏省13个市及各县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获取较大数量的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样本和数据,选取性别、年龄、属性、行业、本地居住时间、收入6个影响因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江苏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除性别外,其余5个影响因素的差异均为显著。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双因素、3因素和4因素交互均不显著。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得出居住时间是影响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而性别是影响最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电视天气预报是我省气象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科技产业项目,也是我省科技产业创收的主要来源。我省自制电视气象节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目前已初具规模,并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电视天气预报规模较大,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13.
山东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7-8月,山东省气象部门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益调查,根据所取得的气象预报服务年付费额、年节省费用额等数据,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用进行了评估,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8月份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一次大范围的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查,本文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程度、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意愿付费情况及对气象服务改进的需求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对公众的气象信息需求进行分析阐述,揭示出其规律性.结果反映出公众对气象信息及其价值的认识还比较有限,气象部门有必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最后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如何有效提高公众气象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愈来愈多的人习惯于将微博、微信作为其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各类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应运而生。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微博、微信公众号正以其高效性、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发展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霾天气是近几年来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天气现象之一,在霾天气的公众气象服务中,各级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央气象台利用新媒体载体进行霾天气公众气象服务的特点,并针对微博、微信在公众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得出:(1)"中央气象台"微博账号霾天气微博中,霾预报及实况相关的原创短微博(140字内)受公众关注度最高;(2)"中央气象台"微信公众号中,霾天气微信关注度较台风类微信明显偏低,与其他类天气基本持平;(3)"中央气象台"微博与网友互动能力上较为薄弱,需加强后台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 ,地域辽阔 ,气象灾害频繁 ,自然环境恶劣。农牧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农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频繁的气象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基本上还处在靠天吃饭的水平。因此 ,充分利用气象信息 ,采取相应对策 ,趋利避害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工作 ;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是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多年来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的多样性是其他省区不能相比的。相应地 ,决策气象服务的内容也十分广泛 ,颇具特色。春季的风雪寒潮对接羔保育影响巨大 ;黄…  相似文献   

1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军  顾春霞 《气象科技》2012,40(6):1061-1067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体现了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研究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对于气象部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全国24个城市获得的9939份调查问卷,在分析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天气预报用语是否通俗易懂、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内容丰富程度、灾害性突发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时性5个自变量对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而个体因素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从回归系数来看,气象部门公众形象对于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预警及时和预报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对于气象部门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存在专业性太强,意义太深,气象版面缩水、新闻性挖掘不深等不足之处。公众气象信息应突出人性化、通俗化,增强吸引力,去除“纯气象、硬新闻,平稳乏味八股文”的面孔,加强受众调查,做好产品包装。  相似文献   

19.
1黄南州气象公众的现状 黄南州气象局始建于1974年,属国家事业单位,实行部门和地方双重领导,所辖4个气象台站,现均为基本站,现有职工79人。从1992年开始黄南州气象局开展公众气象服务(当时称气象科技服务),多年来,在上级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公众气象服务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