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6月14日12时,利用湘乡县省水泥厂万罗山矿区人工爆破,对地下水,土地电进行了一次爆破效应的观测试验,试验从3月5日开始,6月19日结束。 一、基本情况 交通位置 万罗山位于湖南省湘乡县棋子桥公社,地理坐标东经112°11′45″,北纬27°45′45″,爆破碉室坑道底板海拔320公尺,试验场距湘黔铁路棋子桥站3公里。 人工爆破试验概况这次爆破系采矿扩邦工程,爆破场自然条件两面临空,两端夹制,属于多自由面,爆破主碉长33米,1号支碉长20米,2号支碉长11米,两个药室总装炸药量89.53吨。导碉堵塞长度26米,爆破能量相当于M_32.6级地震。  相似文献   

2.
两个埋在土层或基岩内的电极接成通路之后,就有稳定的电流通过测最仪表。这种装置在地震群测队伍中被广泛使用,称之为“土地电”。从电化学和地电学可知,两个电极埋入地层内的通路电流,可以反映电极电位差和地下介质中的电流场。室内试验和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省群测群防地震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单位对土地电希望能够早日自动记录,以为预测预报地震提供比较连续可靠的数据。为了供同志们在实验土地电自动记录时参考,我们选载了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研制土地电记录仪的部分资料。  相似文献   

4.
土地电是地震群测队伍广泛应用的基本手段之一。它的电极与引线接口处的密封处理,关系到电极的寿命、观测资料的可靠问题。从解剖自贡荣边水库测报点土地电说明,用绝缘胶布和沥青封闭接线头的方法,沥青容易老化、开裂,随地下水作用而潮湿、  相似文献   

5.
沙尘暴电效应的实验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模拟沙尘暴电现象,研究风沙起电机理,结果表 明,不同风速下不同沙粒会产生不同极性的电场强度和电位效应,风沙电随风速增大而增强 ,且随沙粒度增大而减小. 在沙漠区的16m,8m,4m和1m高度上观测到27次不同沙尘暴天气 过程的电场和风速随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 在晴天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小正电场值,电场 随高度降低而减小,最大电场强度在5kV/m以下,日风速变化对各层电场起伏没有较大影响 . 有沙尘天气,各高度上的电场强度随风速变化而变化. 16m高度上电场均为负值,平均值 为 -20kV/m;中层8m 电场一般为较高正电场值,达到10~40kV/m,与16m高度上电场呈反相 关;下层1m 电场值变化一般很小,在1kV/m以下. 在强沙尘暴天气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负 电值,电场值随高度降低而减小,16m高度上最大平均电场强度达到-200kV/m以上,瞬时值 超过 -2500kV/m,与晴天电场矢量相反.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地测报组安装的土地电,有的是南—北、东—西向的,有的是多方向的。这两类土地电,到底预报地震的效果哪一类好,目前,各地的意见很不一致,我们想仅就这两类的土地电在接收震源电源的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队自贯彻国务院69号文件后,在候马市地办及队党委的领导下,加强了地震予测予防工作,从一九七五年一月成立了防震抗震领导组,由队党委书记崔志文同志任组长,下设地震观测组,由车间抽调三名青年徒工任观测员,并由一名地质技术员兼管观测组。成立观测组后,队领导及各单位很重视这项工作,在物质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拨出了一部分仪器设备,又自己动手制做一部份土仪器。我们先  相似文献   

8.
土地电观测手段在群测工作中广泛采用,近几年来布满全国各群测点,利用土地电手段在预报地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对土地电机制的认识和利用它予测地震活动,各地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自一九七七年建点以来,一直坚持土地电观测工作,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学习体会,粗浅地谈一下我们对土地电机制的认识以及土地电突跳与临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土地电是群测点测报地震采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方法,十多年来在群测群防地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地电预报地震机理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有关土地电测报地震的方法亦无专著论及.一九七七年阎维彰、袁正明二同志对十五个省市的土地电资料做了分析研究,写成《土地电与地震测报》一文,本刊将陆续刊登,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某些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土地电,由于仪器简易,操作方便,花钱不多,费工少,且易于推广,和其他许多“土”方法一样已成为我国地震工作的一个特点和重要组成部份。利用它在震前的异常反应进行地震预报。处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土地电,对同一震例的反应却有不同。这除了本身工作条件有差别外,如:仪器、安装方法、电极深浅等;极点所处地质构造部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科学布点是提高预报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土地电的装置比较简单,把两个埋在土中的电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微安表(毫伏表)上即可测量地下电流(电压)的变化.测量土地电一般用量程50或100、精度在1.5级以上的微安表或毫伏表.如果地电流较大时,也可用量程小、灵敏度高的毫安表来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2.
土地电的原始观测数据,有每隔一定时间的定点值、24小时整点值及瞬时值(多为自动记录观测)等,这些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章 土地电所测之物理量第一节 微安表有读数的原因埋在土壤里的两个电极用导线接在微安表上,为什么会有读数呢?我们仅从产生电动势和电阻的原因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减少干扰时间,提高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精度,是每一个台站竭力追求的目标.本文阐述了乌加河地震台在观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地电阻率观测精度的现象,以及排除干扰的始末.并通过对多次排除干扰过程的总结和研究,得出能够较快判定干扰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的变化是土地电曲线(日均值或时均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与电极成分、电极周围土壤中水的成分、湿度等有密切关系。 单纯的应力变化不会引起大地电场的变化。在孕震过程中,只有应力使电极周围的水分重新分布或成分改变,从而使电极电位和接地电阻改变时,土地电曲线才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地电场观测中地电暴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利用吉林省地震局6个地电场台站的数据,对观测中常见的地电暴干扰的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地电暴有别于雷电干扰和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2001年8月19日2011~2030UT,AE指数相对较小(40~130 nT),Cluster 卫星穿越磁尾电流片.利用Cluster 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宁静期间有双峰电流片存在,这期间没有明显的高速流,没有明显的电流片振荡. 同时,进一步分析双峰电流片中的离子特性发现:质子数密度Np在中性线( = 0)附近相对较大,呈非对称性分布;质子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在中性线两侧,质子y方向上的流速Vy方向相反. 最后讨论LHDI(低混杂漂移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可能是形成宁静期间双峰电流片的主要机制. 这些对进一步完善电流片形成机制可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我国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所观测的地磁数据,反演了赤道电集流(EEJ)电流密度的纬度剖面;通过选取的4729个清晰的EEJ事件,分析了在地方时(LT)14:00附近的EEJ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磁平静期间,CSES卫星观测的EEJ电流密度的峰值位于磁赤道附近,其平均幅度约为27 mA·m-1.该幅度小于CHAMP和Swarm卫星的观测结果,这与2018—2019年期间太阳活动水平较低(平均F10.7指数约为70 sfu)有关,此外也与CSES轨道所处的地方时相关.平均而言,EEJ的主瓣宽度约为4°,主瓣和旁瓣的峰值电流密度之比约为2.7;在本文所关注的事件中,东向EEJ事件约占83%,西向EEJ事件约占17%;这个比例与CHAMP卫星的观测结果稍有不同,与14:00 LT附近西向EEJ出现的概率较低有关.东向EEJ的峰值电流密度对经度、季节和太阳辐射水平有显著的依赖性.EEJ峰值密度随经度变化呈现明显的4波结构,可归因于低层大气非迁移潮汐的作用.EEJ峰值电流密度有明显的季节依赖,其幅度在春秋分较大,冬夏季较小.在2018—2019年期间,尽管太阳活动水平较低,EEJ峰值密度随太阳辐射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榆树地震台地电台站概况的基础上,利用比对观测数据,对地电观测中遇到的场地干扰、降雨干扰、雷电干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同台比对观测更有利于地电观测中干扰的判定、识别。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测深、非工频干扰和工频干扰3项测试及观测资料质量评估,综合分析认为,江油地震台具备新建地电观测场地的条件,观测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观测数据能真实反映观测场地的客观变化,产出数据质量可靠.此台建成可为进一步开展地电观测和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