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辽宁省自70年代建成监测台网以来,发生几次中强地震,其中包括邻近地区朝鲜境内的天摩山5.7级地震和殷栗5.5级地震,为了更多地挖掘我省中强地震异常信息,更好地寻求预报指标,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做了有关计算,发现该地震前,辽东半岛及邻近海域地震异常明显,宏观异常丰富,其主要异常标志类似于海城,营口,彰武中强地震,因此,殷栗地震异常总结对于确定我省中强地震预报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定6.5级地震前的水化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杰英 《华南地震》1997,17(1):50-57
分析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6.5级地震前水化学多台项的前兆异常,较详细叙述了某些项目不同时期的异常特征,最后指出,可利用水化学项目的继承性异常和震后异常作为未来后继续地震发生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这说明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很好的地震短临信息,对发展地点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将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茂玮  杨忠东 《内陆地震》1996,10(4):296-303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  相似文献   

5.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6.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的水汞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志峰  李金波 《地震地质》1996,18(3):282-283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的水汞异常马志峰,李金波(山东省枣庄市地震办公室,山东枣庄277101)1995年9月20日11时14分,山东苍山沂堂(34°58′N,118°06′E)发生Ms5.2级地震。这是继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  相似文献   

7.
1991年山西忻州发生Ms5.1,大同Ms5.8及河北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黄壁庄等地应力台站有较明显的异常反映,震前对异常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映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最为显著。该特征与地壳形变及地震活动性异常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分析,认为景泰6.2级地震前甘肃东南部地区出现的群体异常是共和7.0级地震和景泰6.2级地震的区域性前兆,震后该区持续的异常变化反映了强震后大范围内的应力调整过程。甘肃东南部地区构造环境特殊,该地区可能是南北地震带第5、第6强震组的共同调整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应力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翠英  华爱军 《地震地质》1997,19(2):40-140
从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源区及其附近不同小区应力场方向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了主应力轴方位、仰角及其矛盾符号比等参量在5.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点,简析了可能成因,可为研究震前其它各类前兆异常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苍山5.2级地震前后鲁南流动地磁观测网地磁场总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区磁场总强度的异常是苍山5.2级地地震的前兆反映,而且震中处于地磁场变异带附近。  相似文献   

11.
山东地区水化学短临跟踪标志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杰  任桂香 《地震研究》1999,22(2):144-152
在系统整理山东地区水化学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山东菏泽5.9级地震、苍山5.2级地震及大同6.1级地震和南黄海5.3级地震前的地震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水化学多组分的同步异常变化,同震源应力场孕育过程,多组分的同步异常变化,具有统一的物理力学机制,是震前源兆异常的重要标志,这些异常基本同步出现,相互印证,增强了异常的可信度,为短临异常的判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某一井孔水化学多发出现同步异常  相似文献   

12.
伽师—阿图什6.7级地震阿图什地倾斜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年3 月19 日新疆伽师—阿图什地区发生了6.7 级强烈地震。震前阿图什地震台倾斜仪记录的中短期和短临前兆异常特征为:中短期趋势性异常的方向向背离震中的方向倾斜,持续了13个月;震前两个月趋势异常出现短期恢复,之后加速异常;临震前5 天异常快速恢复,并伴有观测值的临震突跳现象,地震发生在异常的恢复之中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山西忻州发生Ms5.1、大同Ms5.8及河北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黄壁庄等地应力台站有较明显的异常反映,震前对异常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小震调制比法对山西地区1970年—1991年间发生的中强震进行了总结,表明山西地区5级左右地震在发震前4a~5a出现RS(小震调制比异常频次)双区异常,6级地震前10a出现双区异常,中强震在震前3a左右Srm(小震调制比异常面积)呈现等周期起伏加剧现象,周期为1a。  相似文献   

15.
共和5.8级地震的成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的概况,并从趋势背景,中短期异常以及临震异常等方面,较详细地叙述了这次地震的预报和某些手段的异常特征,最后提出了对这次地震预报的认识和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同—阳高地震及强余震电磁辐射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河北地震电磁辐射观测台网的分布、仪器系统的主要性能和观测资料既况及其分析使用方法,研究了大同-阳高1989年10月18日6.1级的中强震群和1991年3月26日5.8级地震前后台网电磁辐射记录资料的变化情况,统计、计算了异常参数和数量;得出了地震电磁辐射异常具弱-强-弱-地震、临近地震频率升高,异常变化越强烈,异常时间越长,异常量越大,地震也越强等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地震近年来发生的3次5级以上地震前前兆异常的频度,密度,持续时间,异常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地区中强地震前的综合预报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兆现象在震前具有减熵,有序,高频率,高μ值,低概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拉萨地磁台1992年以来的地磁观测资料,应用“八·五”攻关成果进行处理,初步找出拉萨周边地区中、强地震前的一些地磁异常变化特征,出现的异常较好地对应了1994年7月24日西藏申扎57级地震和1996年5月10日西藏谢通门51级地震。  相似文献   

19.
苍山5.2级地震前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省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鲁南地区1991-1995年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变化,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加卸载响应比。研究发现巷山5.2级地震前,该地区的波速比时空变化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异常;地震活动出现3,4级地震集中,应变能释放速度加速,转平;加卸载响应比在震中及邻近区域出现高值等明显异常,并分析了某些异常的发展及转化过程,提出了某些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20.
徐道尊  顾军 《内陆地震》1995,9(2):126-131
分析了新疆和田地区1992年4月5日发生的Ms5.9地震和同年9月2日、12月25日发生的Ms4.6级地震的震前地倾斜异常情况。利用迭代法对地震平静年份的资料进行处理,做出正常背景曲线并与异常图象比较,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还各单位介绍了田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并对常用处理资料方法的预报效能以及异常量大小和震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