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寻找隐伏矿床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伟 《河南地质》1998,16(3):161-170
本文从地质勘查找矿角度,将未出露现代侵蚀面或被沉积物覆盖的矿床统称为隐伏矿床,寻找隐伏矿的理论和方法可分为:(1)地质分析(构造体系,地质建造,矿田构造,隐伏侵入体等);(2)矿床学理论(成因模式,找矿模型等);(3)数学地质(统计预测,综合信息,地质异常等)(4)地球化学找矿(构造地球化学,原生矿晕,次生矿晕,离子态分布模式);(5)地球物理找矿(层析成像,地电提取,物探填图等);(6)矿物学方  相似文献   

2.
对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进行地球化学勘查指标研究,通过探讨47种元素在矿床中的富集、贫化等分布特征,结合蚀变、矿化分带等因素,筛选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KK(SiO2)+KK(K2O)]/[KK(Al2O3)+KK(Na2O)+KK(CaO)+KK(Fe2O3)+KK(MgO)]、KK(K2O)/KK(Na2O)、KK(K2O)/KK(Rb)、CaO、MgO、Na2O等指标可以反映矿床的成矿环境,圈定矿床的蚀变范围及蚀变程度等;近矿指标Cu、Mo、Ge、W、Sn、F、Bi、S、Se、Hf等可以反映矿床的矿化程度、矿体产出位置等;远矿指标[KK(Pb).KK(Zn)×1000]/[KK(Cu).KK(Mo)]、[KK(As).KK(Sb).KK(Bi)]/[KK(Cu).KK(Mo)]、[KK(Au).KK(Ag)]/[KK(Cu).KK(Mo)]、As、Au、Ag、Te等可以突出找矿范围和找矿目标。这些指标既为本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拓宽了其他类型矿床的找矿思路。同时,应用对数累计频率散点图确定指标的异常上(下)限,为实现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范例。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铜城一带的碱性岩地学界主要是对岩体的时空分布、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根据国内对含钾岩石的某些研究成果,通过对碱性岩资料的收集、分析,发现碱性岩具有较高的w(Al2O3)(18. 40%~20. 00%)、w(K2O)(9. 69%~10. 2%)和较低的w(SiO2)(45. 42%~55. 61%)、w(Na2O)(0. 38%~1. 53%)、w(MgO)(0. 27%~0. 53%)等,岩石整体表现出富钾、铝、钙,贫硅、镁等的强碱性硅不饱和的特征。岩石的K2O含量与《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中关于含钾岩石制取钾肥一般工业指标及中国富钾正长岩中K2O含量相当,从理论上认为该碱性岩具有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钛资源大国, 2012年中国钛资源储量约占全球钛储量的31%(吴景荣等,2014),位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河北承德、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省(吴景荣等,2014;吴贤等,2006;胡克俊,2007)。国内钛矿资源主要有两种类型:钛铁矿(岩矿和砂矿)和金红石矿(胡克俊,2007)。 目前开发主要以钛铁砂矿和岩矿为主,可供利用或计划利用的钛铁砂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海南;原生钛铁岩矿主要为四川攀西和河北承德(吴贤等,2006;胡克俊,2007)。  相似文献   

5.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工程实例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方法4.1要点(1)导墙的修筑精度(宽度、平直度、垂直度和标高等)和强度对成槽施工质量有直接影响,高质量的导墙是高质量槽段的基础,常用的导墙形式如图2所示。图2导墙断面形式示意图(a)板型;(b)L型;(c)倒L型;(d)槽型导墙...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的地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耀光 《中国岩溶》1995,14(1):71-77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喀斯特区,喀斯特地生态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效应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洞穴发育,导致渗漏强烈,生产和生活用水奇缺;(2)土层形成缓慢,水土流失严重,使土地石化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3)山多平地少,农地有限,生产和经济落后;(4)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地区封闭,社会文化落后;(5)山高坡陡,土地利用困难,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欣 《矿产与地质》2007,21(1):106-112
为了使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与完善能更加与我国的矿业经济相适应。试从:(1)理顺矿产资源所有权和土地所有权关系;(2)完善矿业权市场流转的规定;(3)完善矿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规定;(4)建立权利金制度,合理征收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5)完善小型矿山采矿行为的规定;(6)制定限制外商投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规定;(7)制定建立战略性矿产储备制度的规定等几方面,对其完善的构想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童豪富(Twenhofel,1932、1950)把滨海(littoral)、三角洲(delta)、河口湾(estuary)和边缘泻湖(marginal lagoon)並列为海陆混合环境,后来也称为海陆过渡环境。所以,滨海环境不包括三角洲海岸和冲积扇海岸等环境。赖内克和辛格(H.E.Reineck和I.B.Singh,1970)将海岸分为大陆海岸、陡崖海岸、沉降海岸(如海峡、海湾等)、障壁海岸和暖海生物礁海岸等。   相似文献   

9.
江西修武盆地寒武纪早期黑色岩系中富含多种稀散、稀土及放射性等元素,不乏赋存大型、超大型矿床。本文基于黄坑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中富钒矿石(21件样品w(V)>4500×10-6,且连续厚度大于2 m)测试分析研究,探讨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①矿样中V、As、Mo、Cd、Sb、U等元素的富集系数在10倍以上,其中Cd最大富集系数达822倍;w(V)=4954.64×10-6~13041.21×10-6,相对于上地壳的富集系数达35~93倍;相对亏损Sc、Co、Ga、Nb、Ta、Sn、Zr、Hf、Th等元素。②矿样w(ΣREE)值介于67.75×10-6~210.80×10-6之间,w(LREE)/w(HREE)=2.14~5.55,w(Eu)/w(Eu*)=1.11~2.42,w(Ce)/w(Ce*)=0.45~0.64。③矿样的w(Ni)/w(Co)=10.80~54.71,w(V)/w(V+Ni)=0.96~0.99,w(V)/w(Cr)=6.91~41.80,w(U)/w(Th)值3.14~31.86,皆表明其形成于缺氧还原环境,且存在较强的海底热水沉积作用-热水喷流沉积型钒矿床。  相似文献   

10.
李文宝  王汝建  万随 《沉积学报》2017,35(4):730-739
由水体到沉积物,不同沉积阶段的沉积过程也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南海南部(SCS-S)水体沉降颗粒物、海底表层沉积物和岩芯柱状沉积物(上部3 m)中Globigerinoides ruber氧、碳同位素(δ18O、δ13C)值和有机碳(TOC)含量及堆积速率的变化,系统分析了TOC、δ18O、δ13C等环境演变指标参数在沉积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整个沉积过程中,TOC及同位素等环境演变指标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不一致。不过,由下层水体沉降到海底表层的过程中,TOC及堆积速率(分别由4.20%、0.38 g/(cm2·ka)下降到1.182%、0.039 g/(cm2·ka)、δ18O、δ13C值(分别偏重0.196 ‰、0.855 ‰) 均出现了明显变化。而一旦形成表层沉积物并被埋藏覆盖形成海底沉积物层(以岩芯柱状沉积物代表)以后,在不考虑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的影响下,除TOC外,δ18O、δ13C值等则基本保持不变;2)不同沉积阶段,TOC含量变化与δ18O、δ13C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岩芯柱状沉积物中TOC含量变化与δ18O、δ13C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特别是TOC含量与δ18O 变化间呈显著正相关(r=0.74),即由下层水体到表层沉积物这一沉降过程中,TOC含量与堆积速率的突变及其对应的底层水中溶解氧(O2)、二氧化碳(CO2)含量变化可能是诱导δ18O、δ13C大幅偏重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TOC等指标参数进行古环境变化分析时有必要考虑不同沉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矿田系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相当于成矿区划Ⅴ级成矿单元。研究近期提出"矿田地质学为矿田构造学、矿田建造学和矿田成矿学所构成的学科研究领域"的新概念;重点分析矿田地质找矿的基本思路-构造岩相界面是地质找矿的基础,构造地球化学界面是找矿预测的信息,构造物理化学界面是成矿规律的本质。本文近期提出"整装勘查区就是包含一个或几个矿田的成矿地质区段"的论证,为地质找矿突破探讨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干梁子锡矿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构造上处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交汇部位,是贝勒库都克锡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干梁子锡矿田的形成与碰撞造山期花岗岩体的侵位有关,属岩浆热液型锡矿,成矿时代为中石炭世。  相似文献   

13.
付湘 《铀矿地质》2012,28(3):137-141
相山铀矿田最后一期大规模火山熔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铀成矿流体活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热液活动中心.铀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构造发生矿质沉淀,形成铀矿石.因此,在相山铀矿田可以通过采用“热液活动中心十圈闭构造十多种物探方法”的铀矿床勘查模式,实现找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黄超  陈欣  黄辉明  何丹丹 《地质论评》2019,65(Z1):122-123
正研究区位于盛源矿田的南部、东西向坝口-庄家基底断裂与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地段。近年来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在区内开展铀矿勘查工作,综合前人工作研究分析认为:研究区地区铀矿化(异常)在空间上受北东-北北东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复合控制,构造裂隙及破碎带是铀矿化的主要储矿场所,并且受岩性制约;该区具有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岩层稳定、与铀成矿密切的热液蚀  相似文献   

15.
甘肃白银厂矿田锆石红外光谱特征和地质年龄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矿物红外光谱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白银厂地区7件锆石同位素年龄样品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3件样品的吸收峰强而窄,整体线形与标准的晶质锆石谱线相符合;其余4件样品的吸收相对较弱,峰形圆钝;谱线均有不同程度向变生锆石特征谱线的演化,以变生程度最高的LGG-6为尤。根据615cm^-1吸收峰的H/M值可将所研究样品分为晶质锆石、半变生锆石和变生锆石三类,并利用锆石红外光谱特征估测了铀钍含量和地质年龄。同时还评估了相应样品的U-Pb同位素年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商亚军  彭仕冕  杨冰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399-403,408
青龙铀矿田位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在山海关古隆起与燕辽沉降带接壤部位的建昌中生代盆地南部干沟EW向次级火山断陷盆地的南缘[1],是一个品位较高、储量大的矿田。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矿田矿床类型为不整合型铀矿的新认识,指出了应重点在该矿田深部、外围找不整合型铀矿床的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7.
The gold orefield studied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border of the underthrust-collision zone of the Qinling microplate and the North China microplate in the Indosinian epoch. The main ore deposits localized in the area where the WNW-trending compression-shear type fault of the Indosinian epoch intersected the NE-trending tenso-shear type fault of the Yanshanian epoch. The orebody appeared in a chambered or wedged form.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is relatively complex. On the southeastern border of the orefield there have developed intermediate-acid anatectic magmatites of the Mesozoic Era. Three-phase inclusions (Lco2, Vco2 and LNaCl-H2O) comprise over 50%, associated with vapor phase consisting of H2O, CO2, CO, CH4, N2 and H2. The ore-forming fluids can be divided into 2 stages (the early and the late). The samples are projected in the area of mixture of initial magmatic and meteoric water on the δD-δ18O diagram, suggesting two types of mineralization, i.e. the re-equilibrated magmatic-hydrothermal type an  相似文献   

18.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热液型铀矿田之一。大量的电子探针测试揭示该矿田特富铀矿体中普遍存在铀矿物与氟碳磷灰石紧密共生,对特富铀矿石的化学分析也显示铀含量与P2O5和CaO呈大体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磷、铀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性并在热液条件下可以共迁移、共沉淀,据此作者提出:磷、铀胶体共沉淀是该区特富矿形成的主要机理。对采自相山盆地邻区地幔捕虏体研究证实地幔流体与相山矿田铀成矿热液化学成分具有相似性:即富含钾、钠离子和还原性气体。对相山铀矿田He、Ar同位素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矿田铀成矿热液中有地幔流体参与。配合其他方面的研究,在本区首次提出特富矿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选择有效的找矿方法实现隐伏矿定位预测是国际地学界的一大难题。通过10多年在云南会泽铅锌矿、昭通毛坪铅锌矿、易门铜矿与陕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等矿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出了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了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主要特点,认为矿床(田)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是受构造控制的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陕西镇安二台子金铜矿床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二台子金铜矿床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采用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剖面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上二台子金铜矿床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为Au-As-Sb-Hg-Cu,并表现出与原生异常在组合,含量等特征上的一致性。矿区内金、铜等成矿及指示元素在土壤中的不同层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富集。土壤和岩石样品的Au,As,Hg,Cu均密切相关。该矿床上覆的土壤及氧化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相,水溶相和硫化物相形式存在,金的这种赋存相态特征可以作为寻找掩埋和隐伏金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