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特里西铜锌矿是近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火山岩地层中,矿体分布明显受地层控制.含矿岩性为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上部的灰绿色基性凝灰岩,矿体多呈平行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灰岩中及灰岩与含碳粉砂岩的接触处.该矿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主成矿元素为铜、锌,伴生元素为银、铅、硫,共有14个矿体,其中Ⅵ、Ⅷ号矿体为主矿体,矿石品位较富,目前估算铜、锌资源量均超过中型.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作表明,矿床主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预测该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会理县海潮铜矿赋存于中元古界落雪组白云岩类和碳质板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局部具有分支现象;主要的围岩蚀变有褪色化、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共有6个工业铜矿体,其中Ⅰ1和Ⅰ2矿体为主矿体;矿石自然类型以原生矿石为主,另有部分氧化矿石;根据赋矿岩石可分为板岩型和白云岩型。海潮铜矿床是中元古代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达拉特旗芒硝矿是世界上罕见的特大型优质芒硝矿,赋存于中更新统中段、上段地层中。共有矿体(层)3个,分别为I、II、III矿体(层),呈层状近平行产出。其中以I矿体(层)为主,其平均厚度为13.89 m,厚度变异系数为43.23%;Na2SO4平均品位为33.81%,品位变异系数为12.65%。矿层结构较简单,夹层数量较少。矿石由可溶盐与水不溶物(泥沙)组成,其中可溶盐99%由Na2SO4·10H2O组成。另外,本文从盆地和水系的发展史、物质来源、古气候、古地理等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认为达拉特旗德胜太芒硝矿属第四纪掩埋型-内陆湖相蒸发-化学沉积芒硝矿床。  相似文献   

4.
云南牟定县戌街石墨矿矿体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前震旦系苴林群普登组第二段第三层(Pt p2-3)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工业类型为细鳞片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属区域(沉积)变质型矿床,地层层位和特征变质矿物组合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霍立新 《安徽地质》2016,26(2):111-113
方解石矿为我省特色矿种,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方解石矿主要产地之一。通过分析,方解石矿主要分布于我省青阳县与泾县两地,占全省储量的91%;其矿床成因类型以接触变质型为主,低温热液充填型次之,两者相比,接触变质型方解石矿矿体规模较大,呈层状、似层状分布,构造简单,矿石质量较好,且稳定,便于开发利用,矿床规模以大中型矿山为主。  相似文献   

6.
天山—兴蒙造山带是国内晶质石墨矿的主要成矿带,已查明柳毛石墨矿、石场石墨矿等多个大型沉积型石墨矿床,五义屯石墨矿矿床是近年在该带上新探获的一座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是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矿体具明显层控特征,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中;矿体品位厚度稳定,主要呈大鳞片粒级;矿体与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差异明显,具明显低阻高极化特征;本矿床具有成为超大型石墨矿床的潜力,其外围对寻找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具有良好的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7.
西藏甲玛斑岩成矿系统中厚大矽卡岩矿体控矿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矿床,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现已累计查明和控制铜金属资源储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储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笔者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区386个钻孔样品化学分析数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按一般工业指标边界品位圈定矽卡岩型铜钼矿体、矽卡岩型铅锌矿体,对厚大矽卡岩型矿体在平面上、剖面上的分布及产出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甲玛矿区厚大矽卡岩矿体主要分布于3个区域:1矿区中部斑岩接触带;2矿区南部铜山滑覆体内;3矿区北西部牛马塘一带。对于不同部位的厚大矿体,其控矿因素各不相同,按主要制约因素,可以概括为:岩体接触带控矿、滑覆体构造控矿和背斜核部构造控矿。文章通过对矿区厚大矽卡岩矿体控矿因素的探讨,建立了相应的岩浆-构造控矿模式,对于完善甲玛斑岩成矿系统模型及矿山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冬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一个大型铜矿.该矿床被惯称为矽卡岩型矿床,但具明显的层控特征.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碳酸盐建造与下伏上泥盆统砂岩建造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由一系列层控块状含铜硫化物透镜体、含铜矽卡岩透镜体、磁铁矿矿囊以及层状含铜黄铁矿-蛇纹石矿席组成.主矿体的底部为根植于上泥盆统砂岩...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川大梁子铀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小型规模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共圈定7个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昆阳群大营盘组(Pt_2d~2)黑色炭质板岩中,该矿地层控矿明显;后期改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F_2断裂活动,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形成了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