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状况。20世纪70—80年代中期,湖泊沉积研究受油田开发的带动而得以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内容侧重气候变化,研究区域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完善,测年手段更趋精确。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新特点表现为:注重研究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湖泊,加强短时间尺度研究,注重人为因素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影响。今后研究方向为:①加强环境指标与环境要素间的定量关系研究;②加强分析人为因素对环境演变的影响。③加强高分辨率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的整体、长序列研究,建立湖泊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CTD剖面仪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高精度CTD剖面仪是国家863任务中818项目02专题的一个核心,温度的高精度测量传感器是其中重要参数。本文通过该传感器的研究,报告了我们研究的基本方案和方法,给出了目前达到的水平,本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优于0.003℃,可以达到0.001℃,响应时间快,时间 常数为70ms,耐压40MPa,能在3000m深度内正常工作,适用于深海温度场结构研究,海洋微结构研究,也可用于海气交换测量的研究,全球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流,生态,渔业水产等诸多领域的高科技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水入侵已严重地威胁到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刻不容缓,我国拥有狭长的海岸带。海水入侵也成为沿海地区的威胁之一。特别是在山东省的莱州湾地区,已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从3个阶段即静力学研究阶段、渗流阶段、动力学研究阶段探讨了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海水入侵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过渡带模型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实际工作中应侧重于边界条件的研究和参数的计算以及选取,此外还要注重预报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北东部海域辐射沙洲以往仅侧重于外动力方面的研究,这里提出开展内动力与外动力同步研究的新思路,指出两者的结合点是旋扭运动,要在以往外动力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地震震中研究、地形变监测、地应力实测等方面内容,以确定该区不同层圈、不同介质条件下是否存在同一的旋扭运动。上述思路的实施,有利于地理学与地质学研究的沟通和溶合,同时提出地震往往伴随旋扭现象的事实,丰富了地震学的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将为多方面的开发辐射沙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时平(江苏省暨南京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有关孙中山海权问题的研究,我国台湾省起步较早,并有专门的论述;祖国内地研究开展得较晚,始于80年代后期。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对孙中山海权思想范畴进行的探讨,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列强侵略,...  相似文献   

6.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阔,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念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南海污损生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污损生物的研究包括生态学、附着机理和防除研究3个方面,其中生态学是基础,附着机理是核心,而防除研究则是解决生物污损问题的终极目标。回顾了中国南海多年来污损生物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该海区污损生物的主要生态特点,并从生态学角度、生物附着机理和防除手段的研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渤海海岸动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卫星,多波段,多时相的磁带,影像研究渤海西南岸黄河泥沙的主要扩散方向,三角洲岸线的变化以及岸滩沉积物和地貌特征的光谱研究,并结合模糊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岸滩珠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下作业机械手是水下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第二、第三代水下机械手技术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水下作业机械手当前的发展状态,设计原则及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关看法,仅供研究水下机械手课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虾病研究工作者在1984-1998年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了我国虾病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了虾病研究发文量的年度分布和研究人员的地区,机构和期刊的分布特点以及科学生产率的频次分布,以便为虾病研究工作者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8个表层沉积样品的定量研究,揭示隆源和矿物碎屑各组分的分布,也显示了组分分析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研究方法在海洋古环境研究中的潜力,研究区生源碎屑的分布明显受与水深相关的深海溶解作用所控制,水深3500-4000m的现代南海CCD以下,钙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减少,而硅质生物的含量急剧增加,研究区表层沉积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吕宋镐的风化产物只起次要作用,且其分布主要受与离岸距离远近和海流相关的搬运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回顾海洋细结构研究发展过程,阐明海洋细结构基本概念,成因和类型,简单介绍几种用于细结构研究的多参数测量仪器,概述细结构谱特性的研究成果及几个解释模式,总结Cox数与Richardson数的统计特性。最后,阐述目前细结构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并预测近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河口营养盐动力学过程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文献,综述了河口营养盐动力学过程研究的进展情况。这些进展主要包括河口营养盐的水动力输运过程,输入通量,水体-沉积物界面交换过程,浮游植物吸收动力过程以及营养盐动力过程模型研究等。分析了河口营养盐动力学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文献。  相似文献   

14.
河口涨潮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涨潮槽是河口的重要地貌单元。对河口涨潮槽的发育过程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河口动力地貌的内容,而在实践上对港口和通航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河口涨潮槽不仅指河口涨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冲刷槽,还包括涨潮冲刷坑、涨潮冲刷槽和涨湖水道。国内外关于河口涨潮槽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涨潮槽的几何形态、涨落槽优势流判别和悬沙输移等方面,定性研究较多,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量研究,尤其缺乏成因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沉积环境的研究。长江口涨潮槽种类较多,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DNA序列测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序列。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赖于基因组的产物——蛋白质组,但是蛋白质组的研究相对于基因组来说却要复杂得多。蛋白质组技术是在细胞内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综述了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出现的背景、起源、概念、研究技术、研究内容、面对的挑战、开展该项研究的意义、陆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及海洋生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目前,普通生物方面的蛋白质组工作开展得较多,海洋生物方面却相对滞后。种种迹象表明,开展海洋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对揭示生命的奥秘、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形态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对河口痕量金属的研究更为关注。江河及河口是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渠道,而铬是海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由于各种理化环境的变化,它在河口区常常发生形态的转移,对生物毒性也产生了差异,因而引起了海洋化学家的兴趣。许多学者为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沿岸有许多工业城市。黄浦江是其人海前的重要支流,上海市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均由此流到河口区。为此我们试图研究铬在长江运移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变化。 我国研究河口海域铬的论文甚少,作者曾进行了渤海湾海水中铬的研究,吴瑜端(1978)对长江口海域底质和底层水中的Cu、Cr、Hg进行了研究,然而对长江口水中铬的形态研究则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域岛屿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众所周知,我国四大海域中分布着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特征不尽一致的6000多个岛屿,虽然屡经调查研究,也曾对类型和成因做过一些研究,但对这些岛屿的空间分布规律,却未见报道先例。笔者在西沙群岛生物礁和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国外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海岸沙丘的研究已从主要对其地貌形态的研究转向海岸海丘与海岸变迁尤其是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上,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倍受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了国外在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其成果,并以此探讨了国内今后开展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海水中重金属的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海水中重金属时,不仅要测定它的含量,进而研究其分布变化规律,而且更需要了解它的存在形态和形式,这对研究元素的迁移过程及其对生物的影响都是重要的。对锌、铅及镉在海水中的无机络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8,(10):9-9
人类学家要对宗教进行研究,必须有认识、衡量宗教信仰的方法,否则研究便会陷入困境。现在,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两位人类学家找到了一种研究宗教的新方法。新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上,而非过分执着于对超自然信仰的猜测。密苏里大学人类学副教授克雷格·帕尔默说,人类的交流行为是关键所在,因为交流是一种可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