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亚男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C00):184-184
根据80个样品极细砂粒级的重矿物组成、含量变化、相对比值以及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揭示了日照近岸带重矿物富集区大致平行海岸,呈带状分布,并在横剖面上呈不对称的“V”字形,即从浅滩向海有高——低——高的明显变化。最高含量区主要分布于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带,仅岬角区可深达-12米水深。 相似文献
2.
作者首先根据近岸地带重矿物的成分,将两城河口至绣针河口的近岸沉积物划分为三个矿物区,绿帘石区、角闪石区及混合区(又可再分为榍石区、绿帘石榍石区),并总结出重矿物组成上有五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海带养殖事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海带生态因子中的“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海区能否开展养殖,不能单看该海区营养盐含量的多少,还要根据海流状况来决定。海流通畅可不断补给海带光合作用所需的矿质营养、二氧化碳,同时又能及时的将代谢产物带走;通畅的海流还能大大地减少泥砂等杂质在海带叶片的沉积,改善了叶片的受光条件,防止了一些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3种方法,研究和评价了2012年和2013年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山东近岸海域94%以上站位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质量良好;山东近岸海域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为HgAsCdPbCuCrZn(2012年)和HgCdAsPbCuCrZn(2013年),Hg在个别站位达中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主要污染因子;50%以上站位As含量介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拿大沉积物质量基准的TEL—PEL之间,表明负面生物效应偶尔发生。应加强对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Hg和As的监测,重点关注二者相对高值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和负面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81个样品中的24种重矿物含量数据进行了Q型统计分析。聚类法给出的枝状图可分为A、B、C和D四组主要点群,反映了不同的物源影响和沉积环境特点。多端元相关法试取了前20个端元,但端元问的Q值表明,真正有明显差异的仅有6个端元,并相应地作出6幅Q值分区图。 相似文献
7.
吕亚男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2,12(3):43-52
1978至1979年间,为了选建石臼所深水港,在进行海岸地质地貌和海洋水文调查的同时,对山东日照近岸带北起两城-白马河,南至绣针河口约480平方公里海域作了重矿物研究。取样最大水深为17米。本文根据80个样品极细砂粒级(0.125~0.063mm)的重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8.
对东印度洋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它们的区域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500多个样品进行了涂片研究、整体地球化学、相关分析和地化分区分析研究.用这些结果来确定东印度洋的沉积物分布模式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19个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GC-MS分析获得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特征信息,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调查海区的有机碳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近岸沉积物中脂肪酸的含量为11.58~31.58 μg/g,由正构饱和脂肪酸(SFAs)、一元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及支链脂肪酸(BrFAs)组成。高含量的C12:0-C20:0短链脂肪酸和较丰富的异构脂肪酸以及其他细菌标志脂肪酸的出现表明,海洋微藻-细菌源是脂肪酸的主要贡献者,而陆源脂肪酸的贡献仅占次要位置。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脂肪酸的全部信息可由海洋微藻-细菌源(PC1)和陆源(PC2)来反映。PC1的贡献率为75.4%,PC2的贡献率为11.9%。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醇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各断面显示离岸越远陆源输入的烷基醇越少。菜子甾醇-甲藻甾醇的比例显示甲藻在研究海区为优势种,离岸越远,菜子甾醇的比例越高,这可能与上升流和台湾暖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12月采集福建和粤东近岸海域的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了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利用Long等人建立的评价模式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海域沉积环境中PAHs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海域PAHs的含量范围为52.93-398.50 ng/g,平均值为170.30 ng/g,研究发现闽江径流是影响海区沉积物中PAHs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异构体比值分析,对研究海区沉积物中PAHs进行了溯源分析,发现厦门以北海域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而厦门以南海域则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PAHs对生物体极少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相似文献
11.
12.
冲绳海槽中部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和来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含量变化、物源、成因、地貌和沉积特征划分出东海陆坡、琉球岛坡和海槽槽底三个矿物组合区以及六个矿物组合亚区,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影响范围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岸海区沿岸流和海岸流对沉积物的搬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岸海区存在两种海流:沿岸流和海岸流。前者是波浪产生的,主要搬运破波带以内的沉积物。后者是中国边缘海环流系统的一部分,位于破波带外,主要搬运粉砂和黏土细粒沉积物。在一些中文文献中两者都称作沿岸流。这容易形成概念上的混乱和分析问题上的错误。为了避免混淆,属于边缘海环流系统一部分的沿岸流应该称作海岸流,对于具体的沿岸流如渤莱沿岸流可以直接称呼为渤莱海流。两种海流的方向可以相同、相反或者呈一定角度。山东北部海岸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明显地受波浪、近岸环流系统(沿岸流、裂流)及海岸流控制。 相似文献
14.
黄海近岸日照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由两个以上的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发现的大部分PAHs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其毒性和持久性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PAHs的疏水亲脂性使它们在水体中的含量较低,大部分被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吸附,并迅速进入沉积物中。沉积物中的PAHs还能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向水体释放,造成二次污染[1-2]。 相似文献
15.
尼罗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物来源和沿岸土壤流失的特例D.J.Stanley尼罗河三角洲曾经是地中海最大的沉积中心,如今它已基本上成为一个人工改造的沿岸平原,不再向地中海延伸,局部开始后退。尼罗河三角洲不再是一个活动的三角洲(Stanley和Warne,19...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集三亚市近岸海域SYD1钻孔的沉积物样品,对其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行计算和对比;通过对稀土元素δEu_(CN)、δCe_(CN)和LREE/HREE等的平均值以及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的分析和对比,探讨该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SYD1钻孔沉积物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低于中国浅海沉积物和南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受沉积物粒度影响,符合"元素粒度控制律";该区沉积物源具有大陆地壳性质,以海南岛近岸陆源碎屑为主。 相似文献
17.
辽东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合分布及其对物源和沉积物扩散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取自渤海辽东湾的1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矿物鉴定,对矿物成分含量应用log-ratio法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矿物质量百分含量平均值为6.3%,高值区位于六股河口和湾西北近岸。共鉴定出7种轻矿物,38种重矿物,轻矿物以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为主,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石榴子石、钛铁矿为主。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矿物组合区,其中又可细分为6个矿物亚区。六股河和湾西北近岸矿物亚区的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六股河、湾西北入海小溪和海岸侵蚀物质,湾东北部矿物亚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双台子河和大辽河,湾中部矿物亚区为多源混合区,湾南部矿物亚区受邻近海域和复州河沉积物影响大,湾东南部的辽东浅滩矿物亚区为潮流作用的产物。与河流入海沉积物相比,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石英/长石比值和ZTR指数明显增大。研究认为,物源是控制研究区碎屑矿物的组合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受到海洋水动力和矿物性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长江口和浙江近岸海域的水团流向、缺氧程度、潮汐作用以及养殖活动对表层沉积物中颗粒磷赋存形式的影响,对东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江口以北和浙江近岸泥质区各存在一个缺氧中心,杭州湾属于强潮区,而象山港遍布养殖场。2018年8—9月在上述4个海域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采用SEDEX方法进行了颗粒磷的形态划分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外北部缺氧区和浙江近岸泥质区的南部缺氧区,由于沉积物-水界面的还原环境可以活化铁结合态磷,使之转变为生物可以直接利用的弱吸附态无机磷,因此表现出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的低值和弱吸附态无机磷的高值;前者的缺氧程度高于后者,因此其铁结合态磷的含量相应更低。杭州湾和象山港海域均受潮汐作用影响,两者沉积物中磷的分布比较均匀。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含量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养殖活动造成的水体缺氧通过潮汐活动扩散到整个港底。象山港废弃养殖场沉积物中的碎屑磷和残余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可能是由于养殖活动累积的生物沉积稀释了陆源输入的碎屑颗粒。 相似文献
19.
埋藏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净汇,而埋藏过程主要发生在陆架区。北冰洋拥有全球最大的陆架,接收大量来自河流和沿岸侵蚀输运的陆源有机碳,楚科奇海作为北冰洋的边缘海,是有机碳埋藏的重要海区之一。本研究选用楚科奇海和海台的表层沉积物(陆架区33~82.69 m,陆坡区164.63~3 763 m),通过木质素,结合粒度、比表面积、有机碳百分含量(OC%)、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指标来示踪楚科奇海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有机碳载荷从陆架到陆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δ13C的范围指示有机碳可能来自苔藓、草本裸子植被、浮游植物和冰藻等;木质素丁香基酚(S)与香草基酚(V)的比值(S/V)和肉桂基酚(C)与香草基酚(V)的比值(C/V)表明裸子植物的草本组织贡献了更多的陆源有机碳;此外,较高含量的C9DA二酸(干酪根氧化产物)表明干酪根也可能是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重要组成。指示降解的参数[(Ad/Al) s、(Ad/Al) v、(Ad/Al) p、3,5-Bd/V]在陆架和陆坡沉积物中的差异表明陆坡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受到水动力分选以及原位降解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日照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的识别和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GC-MS测定日照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浓度,采用低环与中高环PAHs的相对丰度以及同分异构体的比值方法,初步解析出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煤(工业燃煤、民用燃煤)、燃油(柴油燃烧、汽油燃烧)、焦化、柴油泄漏、木材燃烧等污染源.通过查阅文献获取上述污染源相关源成分谱,应用降解因子修正后的化学质量平衡模型(EPA CMB8.2)对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进行定量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源(工业燃煤、民用燃煤)、柴油燃烧和柴油泄漏,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5.70%,15.05%和9.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