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使用1998年7月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500hPa西太平洋副高24~96h4个时效预报与实况资料,在100~140°E,15~40°N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西伸点位置预报普遍偏东,副高脊线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资料     
《气象》2001,(1)
2000年11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 平 均12345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平均位置平均强度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IM1.160.681.370.790.700.801.190.551.050.581.100.751.540.59亚洲地区IZIM1.250.631.480.690.740.771.190.620.870.461.410.681.790.5614241202225141143120°W85°N82000年11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  日1234567891011…  相似文献   

3.
《气象》2005,(6)
2005年4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1.150.521.500.651.460.480.420.430.950.491.170.651.370.42亚洲地区IZ IM1.420.471.780.381.290.431.290.441.100.371.360.631.690.54224390152114319975W80N13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2005年4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相似文献   

4.
资料     
《气象》2005,31(8)
2005年6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0.920.441.050.310.520.710.790.361.270.521.050.330.860.38亚洲地区IZ IM0.900.410.850.330.350.661.000.331.480.461.080.290.640.362962115202565W65N37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2005年6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数215191174138…  相似文献   

5.
资料     
《气象》2005,31(7):96-96
2005年5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0.980.550.880.500.730.520.750.650.940.681.070.631.480.33亚洲地区IZ IM0.800.480.680.460.530.350.550.610.710.661.090.481.230.32253990132013625315E75N322005年5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数15313…  相似文献   

6.
资料     
《气象》2005,31(5):96-96
2005年3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平均123456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 IM1.280.851.380.640.881.001.480.621.810.901.131.040.990.88亚洲地区IZ IM1.400.791.550.721.040.771.400.641.870.691.261.021.250.87204690131914311290E80N3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2005年3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数157147…  相似文献   

7.
资料     
《气象》2005,(10)
2005年8月50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 候 平 均 123456 中心位置 经度纬度强度 亚欧 地区 IZ IM 0.94 0.46 0.95 0.31 0.84 0.57 1.11 0.53 1.09 0.23 0.78 0.64 0.85 0.47 亚洲 地区 IZ IM 0.95 0.41 0.83 0.31 1.14 0.36 1.17 0.60 1.20 0.20 0.85 0.51 0.52 0.49 3261125283410°E85°N40 面积指数 强度指数 西伸脊点 脊线位置 2005年8月亚洲地区逐日500hPa西风环流指数 及副热带高压脊线(120°E、130°E、140°E)位置 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 日1234…  相似文献   

8.
梅雨季节的大暴雨是短时预报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11年(1973—1983)08时的历史资料分析,应用湿有效位能方法试作杭州地区梅汛期大暴雨预报,收到一定效果。一、起报标准及形势场要求在梅汛期中(5.15~7.15),形成大降水的天气形势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稳定在20°~22°N,脊线北侧有一大尺度的辐合带,即江淮切变线。在副热带高压的北缘和辐合  相似文献   

9.
《气象》2000,(3)
20 0 0年 1月 5 0 0 h 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 平 均12 34 5 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平均位置平均强度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IM1.2 10 .811.0 20 .701.170 .5 31.5 10 .381.2 60 .970 .6 61.331.6 30 .96亚洲地区IZIM1.0 20 .740 .6 10 .880 .770 .5 31.5 80 .301.2 90 .490 .6 61.2 51.1810 0 0 0 0 13911880°W 75°N - 72 0 0 0年 1月亚洲地区逐日 5 0 0 h Pa西风环流指数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科  日 1 2 3 4 5 6…  相似文献   

10.
1引言东北冷涡暴雨是指在东北冷涡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根据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1][2]结果,应用1993~1995年6~8月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资料,针对东北冷涡暴雨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特征,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动力解释,选择数值预报因子,确定因子的可信度,采用MYCIN不精确推理方法,建立了东北冷涡暴雨预报系统。2起始场根据东北冷涡暴雨发生前12~24小时500hPa冷涡中心分布的区域确定起始场为45~55°N、105~125°E,同时副高脊线(与125°E交点)或副高中心达20~…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现代气象预报的发展,是多种预报方法的集成和决策,并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客观化、定量化、自动化的预报系统。近年来浙江省气科所对进入第二警戒区(31°N,127°E;27°N,135°E;18°N,117°E;15°N,127°E四点连线围域)内的台风路径,陆续给出了天气学、统计预报,统计——动力预报及气候持续性预报等客观预报方案。天气预报人员在多年预报业务实践中也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预报经验与方法。为了把这些方法、经验系统化,并有效地应用到预报业务中去,我们初步研制了一个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2.
经对1971年至1995年共35次寒露风天气过程分析,发现:在玉林地区出现寒露风天气过程,应满足以下条件:门)地面图:在无台风影响时,桂林气压大于1020hPa;冷高压中心强度大于1040hPa;衡山站温度在8℃以下,并吹北风。在有台风影响时,桂林气压大于1015hPa;冷高压中心强度在1036~1038hPa之间。(2)在850hPa,8℃等温线在30°N以南,12℃等温线在25℃以南,即冷空气过南岭。(3)在500hPa,125°E以西,有568线南伸至40°N以南;副高脊线在20°N以南(如有台风作用,到高脊线可偏北些),北方冷空气可南下影响工林。根据以上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江淮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暴雨。它包括三次暴雨过程。亚欧地区中高纬经向环流明显,乌拉尔阻塞高压强大而持久,冷空气活动强烈而频繁。500hPa上西太平洋高压脊线比常年提前1个月越过20°N,长期停滞在20°—25°N之间。东亚季风早1个月推进到长江流域。西太平洋高压在850hPa的西脊点有3次东退过程,与500hPa上脊线的3次北进以及三个暴雨时段相吻合。降水、冷空气及低纬的θse的振荡周期为20—25天,而30—50天周期则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资料,通过对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天气型中的两类优势型(T、R型)进行分析发现:在台风型(T)情况下,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前一天形势是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30°N以北,西脊点在110°E或以西,中低层在120°E附近存在台风倒槽(或存在低压环流),地面处东南气流中;在弱流场型(R)下,其前一天天气形势是中低层有足够水汽输入条件或存在中尺度低值系统,对应地面存在静止锋或为均压场。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短期(24 h)预报概模。结果表明:预报概模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以北, 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6.
《气象》1977,3(6):10-11
关于梅雨结束期的预报,过去曾有不少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预报线索。本文仅根据1954—1973年500毫巴、1956—1973年300和200毫巴、1969—1973年100毫巴资料,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与本省梅雨结束日的关系进行分析,试图为预报梅雨结束日提供依据。 我们把500毫巴110—130°E副高脊线跃过27°N,维持时间3天以上的初日作为梅雨结束日的标准。按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 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 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 以北,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8.
资料     
《气象》2001,(2)
20 0 0年 12月 5 0 0 h 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 平 均12 3 4 5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平均位置平均强度中心位置经度纬度 强度亚欧地区IZIM1.2 20 .601.530 .691.130 .641.4 00 .511.0 10 .4 30 .850 .821.4 20 .4 9亚洲地区IZIM1.180 .561.530 .391.0 30 .631.2 30 .751.2 10 .380 .690 .771.360 .4 5152 512 5172 0 153 81165°E 55°N 72 0 0 0年 12月亚洲地区逐日 5 0 0 h 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 ( 12 0°E、 1…  相似文献   

19.
1 1988年秋季天气形势特点1988年8月中旬以前,长江流域降雨偏少,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短,雨量少,干旱严重.8月中旬以后,大气环流出现了重大调整,急流南撤,西风带中高纬地区不断有小股冷空气南下,使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交绥,形成持续性暴雨形势.其主要特点:1.1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明显偏南,脊点偏西,势力偏强并稳定少变.一般年份8月下旬副高脊线平均位置维持在27°N左右,而1988年8月19日~9月6日副高脊线却稳定在20°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空气沿副高边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江中上游及洞庭湖地区.  相似文献   

20.
资料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2003,(5)
20 0 3年 3月 5 0 0hPa环流指数、环流特征量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  环 流 指 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极涡月平均候 平 均12 3 4 56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伸脊点脊线位置北界位置平均位置平均强度中心位置经度纬度强度亚欧地区IZIM1 2 70 601 420 531 2 90 560 590 541 2 10 931 490 641 620 40亚洲地区IZIM1 420 521 770 421 3 00 710 550 441 3 20 721 850 521 710 2 9152 5110 13 1614 912 3 75E 80N -82 0 0 3年 3月亚洲地区逐日 5 0 0hPa西风环流指数及副热带高压脊线 (12 0°E、13 0°E、14 0°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