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电阻率短临前兆异常的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贤  彭远黔 《地震》1994,(1):88-96
本文用一阶差分和相干加权计算等方法对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较好地突出了短临前兆异常。进而研究了地电阻率短临前兆变化特征及其短临预报指标;采用归一化方法将电阻率各异常参量转换为地震前兆信息量,为多种前兆方法进行综合跟踪预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震》1990,(2)
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制的“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Prediction),简称为ESCEP,是以地震综合预报领域的全部最新专家知识为基础,应用扩展的不精确推理方法进行推理,采用综合风险决策策略,实现地震长、中、短期强震预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一个模块组合的智能化程序系统,一个可扩充易移植便于转换的专家系统工具系统,该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地震预报一年多,收到很好的实效,而且作为专家系统工具系统,该系统已被修改扩充发展出其它功能的专家系统。ESCEP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  相似文献   

3.
黎明晓  孙士鋐  张晓东 《地震》2008,28(3):133-138
为了做好中国大陆年度地震趋势预测, 采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3.0对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进行综合推理, 期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2005年、 2006年全国测震、 形变、 电磁、 流体异常数据作了有选择的获取, 得到2005年、 2006年测震异常和地震前兆异常分别为82项和98项。 通过专家系统的综合推理分析, 获得了2006年度和2007年度中国大陆地震趋势预测信度结果, 结合2006年、 2007年中国大陆实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对其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专家系统的预测结果基本与实际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的位置吻合, 该方法在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可以为地点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地区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地震学刊》2002,22(1):12-16
应用地电阻率各向异性率S值计算公式和程序,对江苏地区4个地电台1980-1997年的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结果表明,S值这一新的电性参数在江苏南海2次6级以上地震前存在异常变化。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值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电性参数应用于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在讨论中对S值的定义提出改进的公式,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5.
地电阻率的多年动态和中期异常判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地电阻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多年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地电阻率中期异常标志,研制了提取地电阻率强震中期异常的3种数学处理方法,对其方法的特点做了简要分析。以河北张北6.2级地震为例,应用所述3种方法,对河北昌黎台北南道地电阻率作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分析方法所得出的异常,彼此之间有较强的可比性,似可为地震综合预报提供一套有效的强震中期异常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预报工作的深入发展,对现行观测手段的评价已提到日程上来了。特别是在综合预报中,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专家系统的建立,已迫使我们刘地ρs 异常的预报可靠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确定在该系统中应占有的位置,从概率的角度给定手段判据在综合预报中的预报价值和意义。四川是个多震的省分,有关异常的震例总结亦屡见不鲜,在目前有关异常对应地震的“  相似文献   

7.
《地震》1989,(6)
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与地震预报专家系统和地震预报专家系统微机版11月2日在北京同时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国内著名的地震预报与人工智能专家、教授20人。这三个专家系统是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地震局分别研制完成的,他们分别应用综合预报或测震学预报地震的专家知识,采用人工智确高技术来解决全国或分区的地震预报问题,这三个  相似文献   

8.
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昭栋  吴子泉 《地震》1994,(4):30-36
以系统论为基础,本文给出了一种地震综合预报的新方法-用地震前兆综合危险度来预测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这一方法对山东省1977-1991年出现的地震前兆异常进行分析,在1983年菏泽Ms5.9地震前地震危险度明显升高。其中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然而,这些异常在“专家系统”等其他方法计算结果中,并没有显示出在1983年11月将有中强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心恒  周郧生 《地震研究》1994,17(3):216-221
根据断裂力学观点,分析了1992年4月23日中缅交界6.9级地震的地电变化、结果表明,震前震中附近的台站,也观测到了有关地震的地震的地电阻率突变与突变序列异常、这使曾在全国短临预报计研会(1990.10兰州)上提出的地电阻率突变序列法受到一次很好的实际检验,从而更加证实了该法在短临预报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晋冀蒙交界地区震前地电阻率异常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次研究发现,冀蒙交界中强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存在如下几种特征:(1)地震前震中区地电阻率异常出现时间短,幅度小;(2)主震之后的中强余震异常明显,幅度比较大,在低值持续或者年变消失;(3)外围地区异常出现较早,异常形态明显,并伴随长趋势变化的转折。本文在综合分析该区域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引进九五攻半软件中的月速率方法对这类异常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晋冀蒙地区的地电分析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总结了消除地电阻率现测资料中干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地震地电阻率异常的判定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可为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的系统分析处理提供参考,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地电阻率观测来为地震监测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用形变电阻率异常进行地震预报是我国目前所用的前兆方法之一,在强震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过去多用相对变化幅度、延续时间、异常形态、异常面积等进行预报,定性较多,定量较少.因而迫切需要将这些零散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本文以近年来我国形变电阻率的观测资料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归纳,试图得出预报“三要素”的定量图式.为了找出形变电阻率异常面积S与震级、震中距、发震时刻的关系,我们对我国西南、华北等几个地震,五十几个地电台形变电阻率异常进行了统计分析,看出震级、震中距离与形变电阻率异常面积的对数存有线性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一系列震级与异常面积关系曲线即异常初级量板.然后,用初级量板再进一步用理论计算重新制作适合一般形式的理论量板.  相似文献   

13.
山东苍山地震前,新沂地震台电阻率有明显的中短期异常与之很好地对应,并有进入临震异常的标志。分析了电阻率的变化与苍山地震的对应性及预报概况。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电阻率法的统计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整理了全国台网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经预处理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影响后,研究了地电阻率变化与地震的对应情况。共提取了43次震例异常。研究了这些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预报地震3要素的统计结果,为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知识表示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3.0中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地震学和前兆预报知识、机器学习知识、综合预报知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知识以及支持知识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模型。这些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各类地震预报知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效能和研究工作现状的清理,得到以下五点结论:1.多孔岩石的电阻率对应力-应变有灵敏响应;2.在强震前可能记录到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3.通过对现用仪器及观测条件的全面清理和评价,认为DDC-2及P_(Z40)基本能满足实际使用的精度;4.当探测深度大于300m时,可以把季节干扰因素压至2%以下;5.由统计得到地电阻率前兆异常的持续时间、出现范围与地震震级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还讨论了观测、仪器及台网布局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的科研方向和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观测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强震和大型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地电阻率及其各向异性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因此电阻率一直是我国地震监测预报中使用的重要参量之一,在近50年来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震例研究表明,在某些强震前,利用目前地震电阻率观测中仅有4个固定电极的对称四极测量系统,即使在离震中很近的台站,并不是所有测向上都能记录到明显的地电阻率异常变化,这可能导致地震异常误判的几率。因此,探索新的地震电阻率观测方式,可以为目前地震电阻率观测系统提  相似文献   

18.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事件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78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其特点是:1.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2.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山东地区1990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Ms5.2级地震前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性及相关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事件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华北地区1984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98年10月19日大同-阳高Ms6.1级地震前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