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溶胶表面上SO_2的非均相氧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个可溶性气溶胶表面上SO_2氧化的非均相化学模式,分析了影响SO_2在气溶胶表面上氧化的各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及其成分,SO_2的初始浓度,H_2O_2的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SO_2在气溶胶表面上氧化的主要因子.最后把该模式引入欧拉型硫沉降模式,讨论了非均相化学过程在区域硫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化学过程的引入可使SO_2的近地面浓度降低5%~33%,SO_4~(2-)的近地面浓度增加8%~50%.  相似文献   

2.
对江西南部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风化剖面中Sr同位素体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Rb,Sr之间发生明显分异,风化早期释放出的Sr/Si,Sr/Ca比值大于母岩值,Sr的淋失速率大于Si,Ca,K,Rb等营养离子.主要含Sr(和Rb)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动态变化,导致花岗岩风化壳及其释放出Sr的87Sr/86Sr比值随时间波动变化黑云母、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先后风化,导致风化残余物的87Sr/86Sr比值历经下降-升高-下降的波动变化,最终趋于稳定.这进一步说明,当用锶同位素示踪流域和全球范围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时,必须慎重考虑Sr从溶解固相中的优先释放以及含Sr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变化导致的87Sr/86Sr比值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首次利用6步连续化学提取法,探讨和研究了察尔汗盐湖91—Ⅳ_4孔沉积物中16种元素在不同地球化学相中的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碱金属K存在于可交换部分中;碱土金属Mg、Ba存在于碳酸盐相中,Mn在碳酸盐相中的含量也较高;B、P存在于有机质部分中;痕量金属大多存在于易还原相、中等还原相和硅酸盐矿物晶格的残渣部分中。  相似文献   

4.
黄国铭 《华南地震》1995,15(4):78-79
潮州台地下水化学异常与地震的关系黄国铭(潮州市地震局,潮州521011)潮州水化观测井位于北东向的三饶—潮州—普宁断裂与北西向的韩江断裂的交汇处,围岩为燕山期花岗岩,井深51.3m,为花岗岩微承压水,水温常年平均在24℃左右,水质为HCO3-—Ca+...  相似文献   

5.
6.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艾比湖水化学演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涛 《湖泊科学》1993,5(3):234-243
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艾比湖湖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论述:(1)湖水的矿化度和pH;(2)湖水的化学组成;(3)湖水化学组分的侧向分布。初步揭示了湖水水化学变化和主要化学元素迁移和富集的规律。艾比湖沉积物中碳酸盐矿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性质反映湖水化学组成的变动。这种变动明显受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CK4孔和湖底沉积物中的碳酸盐沉积,提供了许多信息作为湖水化学演化和古气候波动的标志,根据其碳酸盐含量、方解石含量、方解石格架中MgCO_3mol.%、Sr含量和Sr×1000/Ca比值,最后结合碳酸盐的沉积特征、地球化学演化和古沙嘴的演变,进一步阐明了湖水化学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青藏高原小冬克玛底冰川和古里雅冰帽上的数个雪坑和浅冰芯的观测,得出其碱度(OH-)剖面、雪坑和冰芯的液态电导率(EC)变化与OH-之间呈良好线性相关(r≥0.8).分析表明,无论在季节、年际或百年际时间尺度上,EC与OH-间的相关性以及EC与可溶离子总量(TDS)间的相关程度是大致相当的.EC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粉尘来源的碱性盐类(尤其Ca2+)的变化.因此,EC参量运用到深冰芯研究中,可反映历史时期大气粉尘载荷的变化,对反演沙漠演化、大气环流有重要意义.古里雅冰芯记录表明,大气粉尘的中、长期变化可能取决于气候参量的组合特征"冷-干"气候阶段粉尘量上升,EC和OH-值高;"暖-湿"阶段粉尘量下降,EC和OH-值低.20世纪初以来,随着藏北高原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大气粉尘载荷明显下降.因此,EC可作为显示大气尘埃载荷变化的宏观标尺,是气候波动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新疆温泉县泥火山喷出水的化学特征。于2012年10月~2014年6月测量了温泉县泥火山喷发水、明目泉泉水及附近河水的化学组分(K+、Na+、Ca2+、Mg2+、F-、Cl-、SO2-4、HCO-3♂和CO2-3)和温泉县泥火山喷发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和δ18O)。结果表明,该泥火山喷发水的化学类型为Na-HCO3SO4,δ18O-δD值小幅度偏离大气降水线,主要形成于大气降水顺断裂或裂隙深循环过程中与围岩的水岩作用;泥火山离子浓度较高,变化幅度低于5%,背景值稳定,可作为区域地震地球化学监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在腾冲火山地区开展地球化学综合则监测火山活动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火山地区地下流体观测,可记录地壳应力应变、地温变化、气体及离子组份的释放量、释放方式和释放成分,进而可了解地壳内部岩浆活动与通道开启状况,为火山活动、构造活动、地震活动提供信息,开展监测、预测、对策研究。现腾冲火山地化综合观测站经科学下、选井、选址、选项,已完成基建及仪器安装等建设,基本测项已投入正常观测。  相似文献   

18.
Geochemistry has been utilized in t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for tens of years. The hydrocarbon halo in the near surface above the oil and gas pool has three kinds of state, i.e., free gaseous HC, absorbed HC and dissolved HC.The optimum choice in the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is directly testing the free HC. The gas chromatography for free HC was imported and improved in the Division in the early 1990s, realizing the acquiring, analyzing,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ing free HC samples in the field and in real time. Marked geological result and economical effect were achieved during the many years‘‘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9.
蔡仲琼  张元胜 《内陆地震》1991,5(4):296-304
在新疆首次应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探测乌鲁木齐地区的主要隐伏活动断层。查明了碱沟-雅玛里克山北麓水磨沟活动断层隐伏段的位置,并可划分为南支(二叠纪与三叠纪地层的分界线)与北支(三叠纪与侏罗纪地层的分界线)。认为有可能存在通过市区的北西-南东向隐伏活动断层,并给乌鲁木齐河顺河断层的存在提供了气体地球化学依据。根据断层气体释放强度的分析,认为六道湾-西山马料地-头屯河一带,可能是目前工作区内构造断裂的主要活动地带。由于该方法实用、简捷、价廉、效果良好、结果可靠,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推广,但方法本身尚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粤东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