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秘书处(世界遗产中心,UNESCO WHC)提交完整的"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材料,标志澄江化石地正式成为中国2011年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2月,申报材料通  相似文献   

2.
陈爱林 《云南地质》2012,(3):274-274
北京时间7月1日22点22分(当地时间18点22分),俄罗斯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澄江化石地在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动物群)化石地成为我国第43个、云南第4个世界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列入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7月1日22点22分(当地时间18点22分),俄罗斯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澄江化石地在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考察日期:2011年9月23~2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批准本报告时间:2012年4月。1文献(略)2自然价值总结澄江化石地(CFS)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东部小型丘陵地带。该片区呈长方形,其西侧边界距澄江县城东5km,南侧距抚仙湖东北端湖岸线仅4km。化石地西侧与路溪勺村毗邻,北侧与小  相似文献   

5.
《山西地质》2012,(4):34-35
7月1日晚22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投票表决,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澄江动物化石地是我国著名国家地质公园和东亚优先一等古生物遗址,是展示5.3亿年前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状况的“窗口”。据了解,这是我国已经入选的9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唯一的化石产地,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于一九八四年在我国云南发现的澄江化石动物群,近经初步研究认为,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多,意义之重大,为世界近代古生物研究史上所罕见。 古代生物是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岩层里,岩层则是记载生物演化的一部历史巨著。由于软躯体动物或动物的软体部分,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了江川盆地澄江砂岩(Zac)的紫色砂岩与灰色砂岩、铀矿化蚀变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判别与对比,澄江砂岩(Zac)物质来源于活动大陆边缘,虽然铀矿化主要分布在灰色砂岩中,但灰色砂岩并不是控制铀矿化的主要因素,在铀矿化时有深部流体物质的影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探索该区砂岩型铀矿化以及寻找不整合面型铀矿床提供了可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澄江化石库以富产软躯体化石而知名。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对澄江化石库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发掘,发现纯真滇东贝(Diandongia pista Rong,1974)是一类带肉茎的腕足类、其脉管系统包括背脉管痕和腹脉管痕,均保存异常精美。它们脉管系统的排列方式与博茨福徒贝(Botsfordia)的脉管系统相似。本文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这群  相似文献   

9.
米仓山地区的金矿主要产在太古代—早元古代后河岩群绿岩和澄江期陆壳重熔S型花岗岩中,金矿化主要受SN、NE向的韧脆性剪切带所控制,发育多期次、多阶段的热液蚀变活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澄江期重熔花岗岩浆期后含金热液,还包括部分变质热液。米仓山地区金矿的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康滇地轴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铀矿(化)点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康滇地轴的铀矿化时代划分为晋宁、澄江、海西、印支、燕山五个时期,同时对铀矿化时代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以及对康滇地轴铀的有利成矿时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康滇地轴中段基础地质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研究和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阐明红石井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属海西期,其下部的磨拉石建造应是澄江组。黄土坡酸碱性花岗岩株属燕山期。河口群中存在基·性火山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碳硅质板岩(硅质石墨片岩)三组合建造,应属晚太古代未-早元古代地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地体—板块构造分析理论,指出晋宁—澄江期扬子板块西北缘是由外来的和自大陆分离的洋壳型、洋岛—岛弧型、岛弧型、陆壳型及海底高原等不同类型、不同时代地体组成的增生型大陆边缘。这些地体的分布和运动受板块构造运动控制,经过中、晚元古代的分离与联合,最终于早震旦世末的澄江期以俯冲缝合和碰撞焊合方式增生到扬子陆核上,形成统一的扬子板块基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晚前寒武纪海绵的研究状况以及保存完美软体的云南澄江下寒武统海绵化石群的研究进展,认为晚前寒武纪海绵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却具有很大的可靠性。指出澄江与加拿大BurgessShale中的普通海绵与蒙古、南澳、中国陕西、湖南等地六射海绵的分异度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并认为海绵生活的环境不同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所有從事於有益礦產儲量計算的人,都應很好地了解,测定礦床礦石的體重的重要性。不準確的和不符合礦化特點來測定礦石體重,在計算和劃分礦床儲量中,往往會帶來嚴重的錯誤。 礦石的礦物成份及礦體中組份分佈的特點,為準確地測定礦石體重的重要因素之一。礦石中,礦石物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部系指东川-昆明-玉溪一线以东(图1)。这一地区的下震旦统,长期以来认为只有澄江组一个地层单位。1960年刘鸿允等[1]通过对陆良牛头山区的调查,在南沱组之下建立了牛头山组,其层位认为在澄江组之上或部分与澄江组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晚前寒武纪海绵的研究状况以及保存完善软件的云南澄江下寒武统海绵石群的研究进展,认为晚前寒武纪海绵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却具有很大的可靠性。指出澄江与加拿在Burgess Shale中的普通海绵与蒙古、南澳、中国陕西、湖南等地六射海绵的分异度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并认为海绵生活的环境不同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历史,进一步讨论了澄江动物群的形成条件、演化趋势及组合特征。昆明地区澄江动物群的各类生物化石归并为26个类群179属201种。昆明地区的澄江动物群以节肢动物占统治地位,蠕形动物和触手动物种类繁多。同时毛颚动物和棘皮动物、脊索动物门中的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均有发现,特别是脊椎动物海口鱼(Haikouichthys)和昆明鱼(Myllokunmingia)的发现,使脊椎动物出现的历史向前推移了5000万年。  相似文献   

18.
<正> 1963年,刘鸿允等在云南马龙县牛头山地区南沱组冰碛泥砾岩之下,发现了一套上部为绿黄色细砂岩、粉砂岩,黄褐色页岩,夹有凝灰岩及硅质岩,下部为绿、黄、紫等杂色泥质岩、粉砂岩、细砂岩,有透镜状硅质岩夹层,厚410米的岩系,建立牛头山组代表之。认为其层位与澄江组紧相关连,且较澄江组为高,在柱状图上的位置应位于南沱组与澄江组之间。由于牛头山地区的澄江组岩性不甚标准,标准剖面的牛头山组与澄江组的关系不甚清晰,虽然不少学者承认牛头山组是一个新的地层单位,也沿用牛头山组一名,但对其  相似文献   

19.
贵州开阳地区是中国陡山沱期磷矿的主要产出地之一,含磷地层洋水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其底板澄江组的研究严重不足,仅在地调中对其进行简单的地层描述和对比划分。通过对澄江组岩性、沉积序列、地球化学等分析,认为该组时代可能归属于陡山沱早期。沉积环境与前人认为冰湖相完全不同,早期以干热气候的近海湖相为主,在海侵的影响下逐渐过渡到海湾相,海侵后形成近滨相,之后逐渐从海滩相到浅海陆棚相,可能存在过碳酸盐台地相,最后暴露地表接受剥蚀。在澄江组晚期,就有磷质开始沉积,在砂岩中出现胶磷矿,说明成磷在陡山沱期前就开始,但大规模成磷作用发生在陡山沱期。  相似文献   

20.
滇中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2-357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元古宙昆阳裂谷中的典型"东川式"铜矿床,具有层构双控、构造改造明显、多种矿体类型共存的特点.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鉴定了主要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矿床受一系列轴向北东向的紧闭倒转复合倾伏褶皱和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控制,进一步总结了构造控矿特征;经构造筛分,厘定了构造体系,提出北东向构造带是主要控矿体系,该体系的主演化期为晋宁期-澄江期,叠加了印支期的变形,晋宁期-澄江期的改造作用使围岩中铜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概括出"层楼式"、"背斜+断裂"、"多字型"构造控矿型式,为深部隐伏矿定位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