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台网噪声评估及其对气枪震源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背景噪声对长江地学气枪主动源实验激发效果的影响,收集了240个台站激发前72小时的背景噪声数据及20个定点激发的叠加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先剔除异常台站,按照国标将台网噪声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进行评估,从而研究气枪波形信噪比与台站背景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台站接收能力与背景噪声水平密切相关;② 气枪信号的信噪比在一定范围内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大于距离衰减的影响;③ 长江马鞍山—安庆流域段不同定点激发的场地条件基本一致;④ 随气枪信号叠加次数的增加,低噪台站的信噪比增长速度快于中、高噪台站,若想获得同样的叠加效果,高噪台站需要的叠加次数远大于低噪台站.   相似文献   

2.
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作为卫星精密定轨手段和轨道检核重要方法,激光反射器已经成为重力卫星和测高卫星等低轨卫星的基本载荷.经典的SLR台站坐标是使用动力学方法计算的,本文根据多颗低轨卫星(LEO)多历元的激光观测数据,采用几何方法开展地面SLR测站坐标计算.通过组建低轨卫星群实现对全球激光站的动态观测,为了合理配置不同低轨卫星间观测值权重,削弱低轨卫星群可能存在的系统性偏差,提出采用方差分量估计组合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解算.实测结果显示,解算出SLR台站坐标框架解与SLRF2014差异平均值在25.1 mm,外符合精度达到1~2 cm.该方法避免了复杂动力学模型,SLR台站坐标的几何计算方法既可以作为激光测站框架解算手段之一,同时将LEO卫星群作为空间并址站实现不同技术地球参考框架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988年12月和1989年1月在长春、北京、兰州3个台站上观测的地磁脉动资料,研究了3个台站同时记录到的Pi2地磁脉动的频谱特征和偏振特性,进而对低纬Pi2地磁脉动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做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网络环境下台站地震速报系统研制的相关技术和流程,阐述了速报系统功能模块的作用和C/S编程实现方法.该系统在安徽省地震台站投入使用以来,替代了台站过去的电话速报方式,为加强台站地震速报质量管理和工作责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稳定可靠的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是台站产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基本要求.对台站观测环境的改造,是中国地震局近年来项目重点支持的方向.全国重点地震台站优化改造项目致力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等保障系统的优化改造,使其适应和满足现代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需要.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重点台站优化改造项目自2001年开展实施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天津数字强震动台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十五"天津数字强震动台网技术系统的组成以及实现台站自动监控、台站数据自动汇集、存储、台站远程控制、烈度速报、强震动数据常规处理、强震动数据共享与服务功能的技术思路与方法.该项目的完成:(1)提高了烈度速报能力和震后应急反应速度;(2)提高了强震动台网管理与运行的自动化水平;(3)突出了强震动观测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4)锻炼了台网技术人员,为台网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开源WebGIS的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套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研发过程中,使用开源的WebGIS服务器GeoServer和前端技术Openlayers,实现了测震台站WebGIS、在线式台站运维信息管理、台站仪器状态监视和台站故障统计功能,对测震台站运维管理工作提供软件支持。系统在河北测震台网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西  崔建文  郭君 《地震研究》2007,30(2):201-204
以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MapX标准控件作为基本开发组件、Delphi语言作为集成开发环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了云南省数字强震台站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可将全省所有强震台站的图、文、表格、幻灯、声音、影像等资料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对强震台站的综合管理及数据的查询、更新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地震环境噪声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北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的垂直分向连续波形数据, 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和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 对华北地区地震环境噪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东部平原和沉积盆地2 Hz以上的高频环境噪声水平与全球新高噪声模型(NHNM)相近, 周期3——18 s的平均噪声水平低于NHNM和新低噪声模型(NLNM)的平均值; 山区及西部高原的高频噪声水平明显低于NHNM, 周期1——18 s的噪声水平大多明显低于NHNM和NLNM的平均值; 不同区域18 s以上周期的噪声水平差异相对较小. 流动地震台阵部分台站的环境噪声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 个别台站噪声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台站, 表明这些台站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 不同台站的噪声水平分析表明, 将台站布设在摆坑内,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频和低频段的噪声水平. 台站环境噪声特征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质量的定量评估, 观测期间的台站优化调整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县东北M6 ?地震震源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收集了1936年4月1日2时至3时(UTC)全球168个台站的仪器记录, 根据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县东北部M6 ?地震的宏观震中(22.5°N,109.4°E)和计算所得各台站初至P波的到时残差,将168个台站的数据与灵山主震进行关联或相关性分析.最终有13个台站的数据与灵山主震关联成功,其中7—8个台站的到时数据参与了定位计算.分别利用我国国家测震台网的常规定位方法和技术以及ISC的定位方法和技术对灵山主震进行重新定位,两种重定位方法得到的灵山主震震中相距47.6 km,经过比较,我国国家测震台网的定位方法和技术更适合灵山主震的数据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