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数据中心的架构,阐述了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特点与构成。然后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空间数据中心为例对构建城市空间数据中心的方法和架构进行了说明,并对其进行应用扩展,开发了数据集成展示系统。结果表明,该数据中心能够提供足够的大数据量存储功能,满足测绘行业数据生产和分发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针对分散的IT基础设施、"孤岛化"的数据资源和生产能力瓶颈等方面的供给侧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例,通过3个阶段性工作推进了测绘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通过IT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实现了集约利用和灵活配置;然后通过数据资源改造与共享实现了大数据分析和开放互联;最后通过产业链升级与高效供给实现了按需更新与服务。经过建设,大数据中心硬件资源利用率接近99%,在地理国情监测、全国GNSS基准站网平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方面发挥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无论其数据量还是形式、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已经跨入了"大数据"时代,尽快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全面整合,加快建设省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显得十分迫切。以浙江省为例,对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现有基础数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以探讨建设浙江省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期刊博览     
<正>大数据发展视角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技展望》2016年第12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并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因素,尤其是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发展下,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机遇,才能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重要使命。为了理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大数据资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大数据相结合为切入点,从地理国情监测大数据的来源、特征,以及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面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和重要性,探讨了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时空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基于数字沈阳地理空间框架,通过扩充多源时空数据的内容、功能和效能,面向智慧沈阳构建的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平台需要管理复杂、庞大的测绘成果数据,实现时空大数据的高效展示和应用。本文针对平台建设的问题,阐述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数据资源组织和应用模式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有了新的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地理空间大数据在互联网、产业和公共服务等应用范畴中已经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分析指出地理空间大数据需从改进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加快地理空间大数据科技攻关、实现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和构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模式等着力点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职责的贯彻与推行,需要基础测绘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本文以新疆基础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省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通过整合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汇聚各类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信息,建立动态地理空间数据库;依托政务网,研发开放、共享的省级时空云平台,推进新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建成全省统一、规范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使地理空间数据最终成为省级大数据基础平台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应用,为政府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测绘与地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大数据标准化现状介绍和分析,结合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分析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在标准建设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陕西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体系框架以及标准化建议,为后续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服务,系统研究了澳大利亚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和应用服务方面的思路和做法,介绍了澳大利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阶段特点及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的演进,阐述了面向应用服务的行政与协调机构并存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架构,并以公众地图机构为例,介绍衔接政府与公众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分发服务模式,为国内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