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年际变化及其对华南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23  
用1951-1991年6月份500hPa位势高度资料取得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资料序列,分析了脊线位置的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副高脊线位置与500hPa位势高度场、海面温度等关系密切。脊线位置具有显著的32年、5.3年、3.2年和2.3年振荡周期。6月份副高脊线偏北(南)华南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2.
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OLR资料,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年际变动的联系。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异常可分为全区一致、南北反相、东西反相三种分布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此三型的形成与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环流异常三种不同的分布密切相关。根据异常环流的这三种不同的分布型,分别定义了相应的东亚-西太平洋环流异常指数IEAWPi。分析表明,IEAWPi分别与三型气温指数有很好的相关关系,IEAWPi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温变化型相联系的副高活动异常。IEAWPi对应的高、低值年的高度距平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空均呈相当正压结构。在500 hPa高度上,三型高度场异常的维持均与源自热带洋面上空的波列有关,而第三型高度场异常还与沿西风急流传播的波列有关。IEAWPi可为诊断和预测长江流域气温异常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9–2021年NCEP2.5°×2.5°、MOHC1°×1°海洋等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气和海洋异常。结果表明:(1)我国南方地区初秋气温主要表现为一致变化型和经向偶极变化型两种模态。(2)一致变化空间型主要受到高纬度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以及中低纬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和近地面风的共同影响,而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主要受到我国东北地区与我国长江下游流域对流层位势高度反位相变化的影响。(3)一致变化空间型与前期冬季我国邻近海域以及赤道印度洋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拉布拉多海海冰异常有关,经向偶极变化型则与前期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鄂霍茨克海和巴伦支海海冰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陈优平  余志豪 《气象科技》2007,35(3):359-362
为了定量描述副高变化及其与嘉兴夏季降水的关系,在500 hPa高度场上选择一个特定的关键区定义了一个副高指数,分析发现该指数既存在大于45年周期、准9~16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也存在4年和准2年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可以作为预测降水的一个重要因子。嘉兴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同期的年代际尺度跃变。1980年以前,副高强度明显偏弱,主体偏东,嘉兴夏季降水偏少;而1980年以后则反之。  相似文献   

5.
热带西太平洋热状况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谐波分析和EOF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暖池区域表层热状况(海表温度距平SST'表征)和浅层热状况(热含量距平HS'和次表层海温距平ST'表征)在1月和7月的年代际、年际尺度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⑴不同季节的年代际、年际尺度SST'和HS'都存在两个显著模态,HS'1月的年代际、年际尺度结构最简单,而SST'7月的年代际和1月年际结构最复杂;⑵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发生的年代际跃变HS'晚于SST', 且SST'(HS')呈增温(减少)趋势;⑶ HS'的年际异常与ENSO关系密切,而SST'与ENSO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利用枣庄1958-2005年逐月平均气温序列,计算了其统计特征量、长期变化趋势、振荡周期和突变现象。结果表明:(1)枣庄气温具有明显的季风性大陆气候特征,总体呈现正态分布。(2)近50年来,枣庄气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枣庄的年、季气温都存在突变现象且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3)各季节的气温都存在一定的显著震荡周期,有的还含有很强的超长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气温年际变化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66~2007年海南岛18个市县逐月平均气温和NCEP再分析海表温度资料,对海南各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不同海域海表温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各季节气温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西北太平洋西部是影响海南省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受海温影响最显著的是中部山区;热带印度洋是影响海南省春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受该海域表面温度影响最显著的是南部地区;南海海域是影响海南省夏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受该海域表面温度影响相对较弱的是东南少部分地区;热带东太平洋是影响海南省秋季气温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受该海域海表温度影响相对较弱的依然是东南的少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1951—2013年冬季月平均气温资料和1951—2016年间冬季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指数资料,分析了两者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相关关系,探讨了PDO对我国冬季气温影响的可能物理过程。结果发现:PDO与我国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不显著;在冬季期间,PDO对我国气温的影响是滞后的;PDO与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存在密切关系,当PDO处于年代际正(负)位相时,我国气温普遍偏高(低);PDO年代际分量对我国的影响机制为:当PDO指数位于年代际正(负)位相时段,海平面气压场上西伯利亚高压减弱(增强),500 hPa高度场东亚大槽强度减弱(增强),200 hPa纬向风场东亚北支急流减弱(增强),这些都有利于我国冬季气温偏高(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冬季月地面气温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冬季各月地面气温的年际变异时空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的环流异常特征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并对大气内部的影响过程和机制进行解释。我国冬季各月地面气温的主要年际变异模态是除青藏高原地区外的全国一致型,其次为南北反号分布型。我国冬季1月与2月气温的主要年际变异模态之间存在显著的同相变化关系,而它们与前期12月气温的主要变异型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相变化关系。我国冬季各月地面气温主要年际变异模态又与欧亚大陆更大范围的高纬—中低纬度地区气温的反号变异型直接相关。与我国冬季各月大范围的地面气温变异相关的温度异常信号存在于深厚的对流层,其中异常信号在地面最显著,其强度随高度逐渐衰减。地表温度异常可以通过地表向上长波辐射通量异常来影响近地面乃至更高层次的气温异常。在冬季各月,欧亚大陆北部上空对流层各层出现的明显西风异常加强,使得高纬度的冷空气南侵活动减弱,从而造成我国乃至更大范围且垂直深厚的气温暖异常。  相似文献   

10.
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年际变化的特征与联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韦玮  王林  陈权亮  刘毓赟 《大气科学》2014,38(3):524-536
基于我国160个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通过考察冬季各月气温之间的联系将11月和12月划分为前冬,次年的1月至3月划分为后冬,并利用160站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 (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解和依赖于季节的EOF(SEOF,season-reliant EOF)分解对近62年来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各自的年际变化特征、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应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前冬和后冬气温年际变化的前两个EOF模态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变化和南北相反的变化;其时间系数的分布表明,当前冬出现全国性偏暖(冷)或北冷(暖)南暖(冷)的气温异常时,后冬出现类似气温异常和相反气温异常的概率均在50%左右。进一步,通过SEOF分解得到了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上我国冬季气温演变的两个主要模态。第一模态(SEOF1)为前冬到后冬同相演变型,即前冬全国一致偏暖(冷)时后冬亦全国一致偏暖(冷),该模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明显的年代际增暖;第二模态(SEOF2)表现为前冬到后冬反相演变型,即前冬全国一致偏冷(暖)而后冬全国一致偏暖(冷),该模态以年际变化为主。对环流场的分析表明,中纬度大气过程特别是大气遥相关型的变化是同向和反向两种演变模态产生的主要原因。SEOF1的环流表现为对流层中层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在整个冬季的持续性同号异常,与此相伴的海陆气压差强度和东亚高空急流强度的变化使得前、后冬中的东亚冬季风环流呈一致加强或减弱,从而引起同相演变模态。SEOF2的环流在前冬表现为欧亚遥相关型的特征,整个对流层的变化都很显著,而后冬的环流信号主要在对流层中低层显著,此时表现为类似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特征且符号发生了反转,从而引起反相演变模态。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160个站点58年(1951~2008年)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Hadley海表温度资料,对我国秋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秋季降水前两模态分别反映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江淮、黄淮、华北、四川盆地北部至河套等地降水的变化,两降水模态的变化都以年际尺度为主,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就环流形势而言,第一模态的年际变化主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及相应的对流层低层菲律宾群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联系紧密,第二模态的年际变化则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置和相应的日本岛附近的异常气旋/反气旋的影响。同时,两模态及相应的异常环流还分别与热带东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附近的异常垂直运动关系密切,热带地区的异常垂直运动可能通过经圈方向的异常环流影响到东亚地区。此外,两降水模态不仅与热带地区的异常环流关系密切,而且与热带海温异常也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两模态相关联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显示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当热带东太平洋偏暖/冷,西太平洋偏冷/暖时,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多/少。而当热带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一致偏暖/冷时,长江以北地区降水易偏少/多。两降水模态与热带海温及热带地区异常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显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不同分布可能通过激发不同的热带地区异常垂直环流形势而对降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和中国夏季气温站点资料,使用SVD和线性回归方法揭示了澳大利亚高压(以下简称澳高)的年际变化与中国夏季气温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SVD的第一模态(简称SVD1)时间系数与通常使用澳高指数相关可达到0.97。SVD1表示出澳大利亚高压的年际变化与中国江南地区夏季气温存在密切联系。澳高增强(减弱)时,江南地区夏季气温偏低(偏高)。整层垂直积分大气加热场、海平面气压场、500hPa的高度场变化以及降水和总云量的变化都对夏季气温的形成有一定作用。澳高对中国夏季气温的可能影响途径为:澳高强(弱)年时,澳大利亚地区低层的异常辐散风场在菲律宾东侧的暖池附近产生辐合(辐散),引起正(负)涡度源,激发P-J型波列,伴随着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区产生副高正异常(负异常),导致副高偏西(偏东),进而增强(减弱)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同时江南地区水汽和异常风场辐合(辐散),有利于(不利于)该地区降水异常的发生和维持,有益于气温降低(升高)。  相似文献   

13.
陈永仁  李跃清  齐冬梅 《高原气象》2011,30(5):1148-115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及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存在3~6年、10~15年和2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西太副高西伸指数存在3~6年和2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其中在3~6年尺度和10~15年尺度上,南亚高...  相似文献   

1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对华北盛夏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1958~2002年NCEP/NCAR 500 hPa冉分析资料,分析夏季逐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110°~130°E、20°~50°N区域脊线活动情况.发现盛夏(7~8月)副高在588 dagpm以上、脊线在30°N以北的日数与华北降水有大范围正相关区,中心相关系数0.561(显著性水平为0.001).分析发现西太平副热带高压越过30°N的初日(连续3天副高脊线越过30°N的首口)早晚与华北盛夏降水量显著相关,初口与华北盛夏的平均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385,即副高北上早华北盛夏降水多,反之副高北上晚华北盛夏降水少.110°~130°E区域副高脊线越过30°N的日数和初日能更好地描述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乃至我国东部盛夏降水的关系,对实际业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华东地区夏季高温的时空特征和年际变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利用中国华东地区1961-2004年夏季(7-8月)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夏季气温的总体变化特征,指出华东地区夏季气温具有降低的长期趋势。定义3项判别标准,得出该区域44a来有10个异常高温夏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展开表明,华东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北区气温在21世纪初有明显上升,中区和南区气温无显著突变;各区域气温以2a、3~4a的周期振荡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异常高温年出现频繁。  相似文献   

16.
夏季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地温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3年间逐月的500 hPa高度场、环流特征量和全国141个测站逐月的3.2 m深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位置的变化与中国深层地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副高的脊线位置与中国大陆一些区域的深层地温的关系明显,高相关区域在100°~115°E,30°~45°N之间。6月份,沿30°~35°N有一准东西向的高相关轴线,7月高相关带北移至34°~40°N,8月高相关带北移到40°~45°N。中国深层地温与西太副高北界也有明显的相关区、高相关轴线,与西太副高脊线的情形相似,但高相关区比西太副高脊线偏东,北界位置主要在105°~120°E,30°~35°N。在西太副高偏南和偏北的年份,所选区域的深层地温有明显的不同。西太副高脊线偏北年份深层地温偏高;偏南年份地温偏低,并且从前期1月就已开始。在各月地温的变化中,两组年份基本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7.
曹杰  尤亚磊  黄玮 《高原气象》2009,28(2):411-418
利用谱分析、带通滤波、奇异值分解及合成分析等方法,以及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的海温资料,研究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脊面年际变化及其对前期太平洋海温响应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西太副高脊面存在准7.5年的最显著振荡周期.太平洋前冬和前春海温对夏季西太副高脊面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El Ni(n)o型的异常海温分布将使夏季两太副高脊面偏南,而La Ni(n)a型的则使夏季西太副高脊面偏北.在对比分析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相联系的异常环流的基础上,发现异常海温强迫出的异常经向环流是有利于夏季西太副高脊面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51—1984年逐月副高面积指数和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资料,研究了副高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海面温度和太阳活动的关系。发现:副高的强弱有明显的阶段性和3.2、3.8、11.3和22.5年的周期性,周期的长度随着阶段的转变而变化;副高的3—4年振荡主要受海面温度的支配,在副高由弱转强时,海温的变化在先,副高由强转弱时,海温的变化在后;副高的11.3年和22.5年的周期可能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副高阶段的转折年份大都在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极值年前后,而且在太阳活动奇数周期中副高偏强,偶数周期中副高偏弱。这些结果为副高的气候预报提供了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