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壤温度对出苗前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温度是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变量。通过实验观测确定棉花出苗前不同土壤温度对根和芽的生长的影响。将棉花种在长300mm,直径50mm圆柱容器内,在土壤温度为20℃、320℃、38℃三种条件下生长192h。数据表明:在32℃时棉苗的根(173mm)和芽(152mm)最长,其次是20℃时(根130mm和芽82mm),在38℃时棉苗的根(86mm)和芽(50mm)最短。在棉苗生长192h以后,在20℃和38℃条件下的根系长度比在32℃条件下的根系分别短了20%和50%。38℃下棉苗根和芽的长度及干物质量最小。在棉苗生长180h以后,在20℃和38℃条件下的芽长比在32℃条件下的芽长分别短了44%和61%。棉苗在以上3个温度下生长模式相似:开始是线性生长,接着生长速率降低或停止生长。停止生长的时间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生长速率降低越快。土壤温度≥38℃时对出苗不利,因此棉花播种应在苗床土壤温度达到这个温度前完成。此外,在种子中储存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损耗完之前,苗床应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供给种子生长。  相似文献   

2.
北方落叶果树嫁接适宜气象条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北方落叶果树嫁接中的适宜气象条件,近年来通过在果业气象服务中调查走访当地果农和参考有关资料进行实验,证明苹果枝条在0oC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oC时,愈伤组织形成很慢;在5~32oC条件下,愈伤组织增生迅速,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2~39oC则速度变慢,而且会引起细胞损伤;超过40oC时,愈伤组织死亡。核桃嫁接后形成愈伤组织的最适温度为24-27oC;超过29oC时形成的愈伤组织幼嫩,栽植时易受损伤;低于21oC,愈伤组织形成缓慢;低于5oC时,愈伤组织的形成几乎停止。选择含水量合适的砧木和接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传输,可促进伤口较快愈合和芽眼提早萌发,进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198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4~7月(含8月上旬),从北部地区开始发生的干旱.由北至南遍及了全省大部分地区.10~12月又发生了少见的冬旱.本文根据水稻生长的需水量和有关的灌溉试验,结合降水等水文气象资料,时1988年和历史上的早年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并进行干旱程度的划分和排序.  相似文献   

4.
1 天麻种植的生态气候条件1 .1 菌 天麻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 ,即天麻胚胎 (早期生长 )靠萌发菌来培养 ,当胚胎形成后必须靠蜜环菌共生。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菌优麻长得大 ,产量高 ;菌弱天麻瘦少 ,产量低 ,甚至空窝。1 .2 温度 天麻喜凉爽环境 ,最适宜生长温度1 0~ 2 5℃ ,8℃开始萌动生长 ,3 0℃就会停止生长。超过 3 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1 .3 湿度 天麻喜湿润 ,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砂质土壤中 ,腐殖土含水量达 5 %0~ 6 0 %,天麻生长良好。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1 .4 光照 天麻从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流彭镇羊坪葡萄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条件和葡萄栽培适宜度的分析,认为产业园的生态条件有利于葡萄根、蔓、叶的生长,较不利于果实糖分和固体可溶物的积累。气象条件适宜二茬葡萄栽培,夏果以鲜食葡萄为主,冬果可生产一般酿酒葡萄。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榆林2007—2012年夏季(6—8月)逐日0oC、-20oC层高度探测资料及2012年夏季全市平均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12年夏季榆林降水异常与0oC、-20oC层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强降水的发生与6月暖空气活跃,7、8月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密切关系;榆林2012年夏季08时0oC、-20oC层高度较近5a平均值偏低,且特性层高度变化特征为缓降—下降—下降,与近5a上升—维持—缓降的平均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特性层高度时间累积与日降水量的相关关系20时优于08时,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更多地考虑20时特性层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榆林枣树生态气候监测资料,并结合适用技术和专项服务等的研究,对枣树主要物候期的三基点温度进行了研判,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枣树各物候期的气象服务指标。结果表明:当春季温度达13~15℃时,枣树开始芽开放,≤-5℃时枣芽出现冻害;温度≥17℃时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温度达≥19℃时开始现蕾,20℃时开始进入始花期,22~25℃进入盛花期,≤20℃或≥38℃则开花率显著降低,形成生理落花;幼果膨大期温度在25~30℃利于枣果的生长,温度不足则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生理落果;果实成熟期的最适温度为15~24℃,昼夜温差在12℃以上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小麦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基础,因为壮苗成穗率高.壮苗的标准一般是:主茎生长5~7片叶,叶宽色深,冬前3~4个分蘖,5~7条次生根. 冬前壮苗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很密切,在水分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主要是由播种时的温度和播种到入冬前的累积活动温度决定的.有关研究指出,小麦出苗的适宜温度为15~20℃,分蘖的适宜温度为6~12℃.  相似文献   

9.
玉米的中后期生长分为稳期阶段和花粒期阶段,其中穗期阶段包括拔节、抽雄两个生育时期;花粒期阶段包括开花、吐丝、成熟3个生育时期。1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1.是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玉米出苗后幼苗随温度上升而加快生长,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在23~25℃内温度愈高生长愈快。玉米抽雄稳、开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3~28℃之间,此时是玉米一生中要求温度较高的时期。但温度过高对玉米授粉和授精不利。当温度高于35C及空气湿度wt30%时,散粉后1~3小时内花粉即失去萌发能力;花丝亦容易…  相似文献   

10.
茶树生念条件研究表明,在水热诸条件中,温度、降水和极端最低温度是几个关键的因子。本文试从陕南地区纬度相近的平利、紫阳、两乡三个茶叶主产地各气象因素作一对比分析。一、温度条件茶树是耐荫喜温润的植物。在适度的漫射光条件下,茶树能良好的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一般日平均温度达10℃时,茶芽开始  相似文献   

11.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喜欢暖和湿润的环境条件。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茶芽便开始萌动,并逐步长成新梢。生产上从新梢采摘芽茶而获得产量。收获的芽茶数量越多,所得产量越高。秋末冬初当气温下降到14~12℃时,新梢停止生长,茶树进入越冬期。在柳州地区,茶叶每年可收3—4次,由于收获的季节不同,有春茶(4~5月)、夏茶(6月)和秋茶之分。 茶树和其他作物一样,其产量的高低,除与品种、土壤、施肥、树型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天气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了雒容农场龙口茶场1976~1686年共11年的春茶产量(茶青)资料。与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0—2009年阎良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阎良机场雾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秋、冬季是阎良雾的多发季节,12月雾发生频率最高为19.6%;06时雾发生的频率最高为23.9%,10时雾消散的频率最高为16.0%。分析雾发生时地面气象要素的分布区间与雾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地面为西风、风速为0~2m/s、相对湿度为80%~90%、近地面气温为0~6oC时雾的发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小麦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基础,因为壮苗成穗率高。壮苗的标准一般是:主茎生长5~7片叶,叶宽色深,冬前3~4个分蘖,5~7条次生根。冬前壮苗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很密切,在水分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主要是由播种时的温度和播种到入冬前的累积活动温度决定的。有关研究指出,小麦出苗的适宜温度为15~2 0℃,分蘖的适宜温度为6~12℃。形成壮苗必须≥0℃的积温达5 5 0~6 5 0℃。低于上述指标,难以形成壮苗;高于上述指标,麦苗生长过旺,不利于越冬易受冻害。壮苗与播期关系很大。小麦播种一般在秋季。秋季是由夏到冬的过渡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侵次数日趋…  相似文献   

14.
2006-01-17T 08—20T 08,宝鸡出现了一次中到大雪天气过程,18日08时到19日08时扶风降雪量达18.9 mm,为历史少见。通过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分析表明:低空急流输送丰沛水汽,东路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在河套交汇,造成这次强降雪;低空东风急流形成,使低层水汽输送增强,辐合加大,辐合层加厚,是降雪增大的关键。在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tBB为-10oC左右的低云稳定少动,对应降雪持续,当tBB<-60oC的高空对流云移经宝鸡时,降雪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目的与方法葡萄冷浸快速制干的目的在于加速葡萄制干失水过程,缩短制干时间,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增加制干次数.为此目的,我们于1986-1988年进行了葡萄冷浸快速制干试验,试验点设在吐鲁番(1987-1988年)、和田、莎车、阿拉尔(1986-1988年).制干品种为无核白葡萄.当葡萄含可溶性固形物达19%时即开始分期制干,每次从葡萄植株中部采收20kg浆果,10kg自然阴干,10kg  相似文献   

16.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当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茶芽萌动开始长出新梢,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新梢生长加快。上张大队1978~1982年春茶采摘面积相同,但各年产量和质量不同,原因在于三月份气温不同,若三月份气温高,产量高,且质量也好,反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0—2011年宝鸡11个县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宝鸡市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分别为17.5oC、6.6oC和11.5oC,三者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率分别为0.30oC/10 a、0.26oC/10 a和0.19oC/10 a;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都发生了突变,突变点分别在1994年、1990年和1997年;最高气温在春季升温幅度最大,最低、平均气温在冬季升幅最大;年代际变化显示,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在1990年代以前均为负距平,从1990年代以后为正距平;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出了川道高于塬区,塬区高于山区的特征,最低气温表现出城市热岛效应;宝鸡地区年平均日较差平均值为10.9oC,变化趋势表现为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监控系统升级以来,通过监控系统监测到个别自动气象站温度要素数值出现不同程度跳变的故障现象。如某自动站某天13个时次的320 cm深层地温正点观测数据中,01时到02时,地温的正点数据从9.2oC下降到9.0oC,跳变0.2oC;06时到07时,正点数据从9.1oC上升到9.3oC,跳变0.2oC;0  相似文献   

19.
岑士良 《气象》1979,5(10):25-25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高产木本油料作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经济寿命长,产量高,油质好,用途广。贵州从1960年开始引种油橄榄,到1977年已在75个县(市)种植10余万株,从江县贯洞区建立了万株油橄榄基地林。 油橄榄生长需要温和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5—20℃,并能适应夏季较高气温。当土壤水份充足时,可耐40—50℃的高温。各发育期间要求的气温不同,当气温在9—10℃时,开始生长;现蕾一开花,要求10—15℃;盛花期到座果期要求>20℃;从果实开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一种结果早、收效快、收益高的浆果类果树.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生产年鉴》统计,1981年世界葡萄总面积已超过1.5亿亩,产量7000亿吨.一些葡萄栽培面积大的国家很多都在2000万亩左右,如西班牙为2599.5万亩,意大利2109万亩,法国1965万亩,苏联1887万亩.我国的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