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岩溶洞穴的地域分布特征、发育地层时代以及洞穴形态的分析,揭示了山西岩溶洞穴主要发育于奥陶系中统、寒武系中统的质纯灰岩中.洞穴形态千姿百态,洞穴沉积物千奇百怪,洞穴文化瑰丽多彩,具有较高的考古、观赏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对岩溶古水文网研究、现代岩溶水的形成和分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提出了山西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洞穴(或曰溶洞)是碳酸盐岩体(即石灰岩)被含有侵蚀性二氧化碳的水经历几百万甚至上干万年的缓慢溶蚀而成。洞穴多发育在山黛水清,风光秀丽之地,是极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游览洞穴,既能沿途观赏雄伟、奇险、壮观的地表山川,以及自然、安谧、秀美的农家田园,又可见识神秘、奇妙的地下世界里鬼斧神工般的岩溶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广西旅游洞穴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洞穴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具体建议,指出要以法护洞,以规管洞,以知识养洞。  相似文献   

4.
济南南部山区是山东喀斯特洞穴发育地区之一,所统计的34个中,长度在50~500 m的较大洞穴有7个.从洞穴发育的基本特征看,较大的洞穴多呈单通道水平廊道状,洞内保留有许多典型的溶蚀小形态(如窝穴、波痕类),但洞内沉积物较为单一,主要是一些崩积物、残积物和渗流水造成的碎屑物,碳酸钙化学沉积物相对较少,溶洞多表现为一种单调的干洞特点.从成因上看:较大洞穴属于具有潜流成因的次生渗流带洞穴;较小洞穴有裂隙状的渗流带洞穴、差异风化成因的壁龛式洞穴等.这些洞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唐苏芹  曾理 《山东国土资源》2014,30(3):78-81,85
东平县大洪顶山岩溶地貌类型属岩溶山地地貌单元,山坡顶部及陡峭坡段岩石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岩体切割破碎,边坡陡立。区内岩溶洞穴发育,岩溶景观资源众多。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6处,大洪顶山南坡3处,北坡3处,溶洞口出露位置呈NWW向展布,北部九仙洞已探测长度1 862 m,南部神仙洞已探测长度2 052.50 m,溶洞内岩溶景观发育不均匀,发育有石笋、石钟乳、石幔、石帽、边石等。区内岩溶洞穴发育规模宏大,景观资源丰富,属鲁西地区发育规模最大的溶洞,在北方地区具代表性、典型性、稀有性,属我国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及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注浆法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洞穴处理中的加固机理及技术指标.黄土地区公路中的洞穴对公路的安全运营常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对于这类洞穴的处理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在大量调查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注浆法用于路基中洞穴的处理,提出了注浆法加固的主要设计参数,通过对施工现场黄土洞穴注浆处理效果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广西珍奇洞穴是广西数以千计岩溶洞穴中的珍品,初步统计有8个,它们以奇景为特色,主要分布于广西西部,其次是南、北部。洞穴奇景成因复杂,多为条件严格的多种水流协同类沉积,其次是滴水、流水、溅水等以及客观环境所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梯度推移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科中的基础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试图综合个体旅游资源各方面的开发条件,在梯度推移的视角下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梯度划分,进而发现区域旅游开发的弊端,并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麒麟山风景区的景观特色表现为山形如麒麟称之外表美 ,洞穴景观奇特称之内界美 ,交通便利、满山花果飘香 ,旧岜粒村村民热心办旅游 ,热情好客称之旅游环境美。该景观开发对发展旅游业 ,促进科研、教学 ,加速南宁旅游城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呼吁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经典旅游路线体系和新疆旅游观光线路的经典性为重点,从纷繁复杂、种类各异的新疆旅游资源中,结合新疆旅游资源,设计实现了新疆经典旅游信息系统.从游客的需求性、旅游路线的经典性和景点的代表性出发,有针对性地初步构建经典旅游线路体系,筛选并建立了MYSQI.经典旅游线路数据库.依据新疆部分旅行社、旅游局和导游协会推荐意...  相似文献   

11.
桂林特定的气候、地理、地质环境,使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的洞穴形态多、数量大,洞穴系统复杂。本文依据该市面积173km范围中的488个钻孔资料,对峰林平原地下洞穴发育的密度、形态、规模、深度、充填物等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崇左市雨花石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特色,在丹霞山的腹部呈现岩溶洞穴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奇特,造型多样。文章介绍了该景区地质特点及其旅游资源,并与广西其他丹霞地貌景区比较,认为该景区的丹霞地貌景观别具一格,建议将景区打造成省(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以保护其地质地貌不受破坏,并建设成为崇左市具有丹霞和岩溶双重特色的旅游景区,以推动崇左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评判法在公路黄土洞穴发育程度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影响黄土洞穴形成的黄土湿陷性、崩解性、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微地形地貌和水文及气候条件等工程地质特性和地质因素;在公路沿线地区,公路工程质量及人类活动也是黄土洞穴形成的影响因素。洞穴发育程度分区预测和评价极具复杂性、随机性和模糊性,为此,在对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土区公路沿线洞穴发育程度分区进行了研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表明,预测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作为黄土区已建公路洞穴灾害的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晚三叠世是桂林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早休罗世,气候条件仍然有利,热带岩溶继承发育,但因碳酸盐岩被晚三叠世内陆湖盆堆积物覆盖,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热带岩溶发育的强度。中侏罗世至白垩世,气候干旱炎热,降雨王少,“三水”活动不强烈,岩溶、岩溶洞穴不发育。晚白垩世,广泛发育内陆湖盆,岩溶作用有一定改善,但因仍处于干旱、炎热环境,湖水浅,堆积迅速,不利于大型洞穴的形成。第三纪是本区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继承发育时期。除了利用、改造以前形成的洞穴之外,相应地发育了一些新洞穴。古漓江在此时期形成并强烈深切,地下岩溶相应强烈发育。第四纪以来,主要是反复利用、改造以前形成的岩溶洞穴,使之发育得更加复杂、完善。  相似文献   

15.
论地质旅游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核心,以成因、物质基础、空间分布为基础,结合其形态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因素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探讨了地质旅游的特色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丹霞地貌比较发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在考察浙江中西部地区比较典型的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丹霞地貌的特征和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7.
南丹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档次高、具有开发潜力.该文分析介绍了南丹旅游资源的特色,以及开发、保护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南丹旅游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GIS在中国旅游资源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旅游研究与应用愈来愈深入。目前,GIS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旅游资源研究中,尤其在旅游资源空间分类、评价、旅游规划、旅游资源管理、旅游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首先,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GIS在旅游资源研究中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旅游资源认知、分类及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次,在总结前人和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认知、分类与标准化理论进行了相关论述。通过梳理GIS建模技术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旅游资源信息提取与分析、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相关研究成果中发现,旅游资源研究方法已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模型,应用成果不断增多,涉及综合评价、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与选址、空间发展趋势预测、空间利用规划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未来在旅游资源知识模型、旅游资源图谱、旅游资源多维仿真以及旅游资源大数据等方面的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19.
茂名市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标准对茂名滨海地区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将其共划分为8主类、21亚类、40基本类型。评价结果表明,列为优良级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各有4处。根据茂名滨海地区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开发价值大、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旅游资源普遍保护好等优点,提出了8项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以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逐步把茂名滨海地区建成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示范区,带动全省滨海旅游业向高层次、多内容、具有海洋特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浏阳市主要的旅游资源,并对境内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