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  宋金明 《海洋科学》2016,40(12):8-12
以海洋沉积物中镉检测结果为例分析报道了近期对我国56个海洋行业监测检测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测定结果异常进行了原因分析,这对能力验证活动组织者和参加者完善能力验证方式及实际检测提供帮助。此次能力验证的结果表明,提供海洋沉积物中Cd测定有效检测数据的55个实验室,其中满意、可疑以及不满意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42、11和2个,分别占总数的76.4%、20.0%和3.6%;测定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来自于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对样品制备及设备的把控能力,对检测技术人员系统地训练和培训是提升实验室检测准确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5):F0003-F0003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7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员占7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76%。实验室拥有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如:汪品先院士、马在田院士。同时,还拥有海洋科学领域第一支国家级的创新研究群体,研究骨干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和长期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经验,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相似文献   

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  相似文献   

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27(3):F0002-F0002,F000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2010—2020年期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开展了5次7组样品的海水盐度能力验证,共有119家实验室参与,历年来获得443个海水盐度检测数据。由于各组数据均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因此迭代算法A比经典统计方法、中位值和标准化四分位距法更适合评定能力验证结果。2010—2020年“不满意”率由20.3%降至4.9%,参与能力验证次数越多的实验室和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实验室,“不满意”结果较少,说明能力验证是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资质认定质量管理体系对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和加快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文章概述海洋战略情报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发展海洋战略情报存在的局限性,并具体介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发展海洋战略情报的优势和举措。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战略情报涉及众多海洋学科领域,对于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目前我国海洋战略情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定位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通过编译国际海洋战略报告、实施蓝色智库重点项目和筹建海洋战略研究中心等举措,加快海洋战略情报研究工作,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韩国海洋综合能力建设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战朝 《海洋信息》2003,(4):28-29,22
近年来,由于韩国加强了海洋综合能力的建设,韩国的海洋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海洋管理能力建设、海洋开发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和海洋军事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韩国海洋综合能力建设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李军  宋金明 《海洋科学》2014,38(2):29-33
报道了用稳健统计技术(Robust statistical technique)和Grubbs检验法,在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海洋生物体样品总汞含量检测结果评定分析中的应用。结果分析表明,用稳健统计技术和Grubbs检验法,对多家实验室参加的海洋生物体样品总汞含量检测能力验证数据中的离群值进行评定,其结果具有一致性,相比而言,稳健统计技术的数据处理和计算程序更加科学、直观和简洁方便,可很好地反映多个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在科技兴海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原始创新不足、共享程度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点实验室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介绍了部分国外实验室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在理念定位、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洋测绘》2002,22(6):29-29
经国家海洋局批准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MASEG)于 2 0 0 2年 9月成立。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 ,固定科研人员由 32人组成。著名海洋沉积学家秦蕴珊院士担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石学法博士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 ,形成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海洋沉积与海洋环境地质研究基地及相关的海底探测技术研究基地 ,为推动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为完成国家海洋局主要职能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设立的五个研究方向为 :海洋沉积与古环境演化 ;海岸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由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定位于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石学法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蕴珊院士。  相似文献   

13.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2):F0002-F000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信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海洋药物研究室,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1994年成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立项建设。现有固定人员48人,有教授14人,教授级高工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全球海洋Argo 网格资料集的制作过程,并着重探讨了该数据集与历史观测资料集(如WOA09 和TAO), 以及同类型的Argo 网格数据集等进行的比较与验证结果,发现利用逐步订正法构建的Argo 网格资料与其他数据集相比,除 了相互间吻合程度较高,能较客观地呈现出全球海洋中的一些大、中尺度海洋特征外,由Argo 资料揭示的一些重要物理海 洋特征的结构显得更细致,更能反映这些现象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加上Argo 资料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确保了重构的 网格数据集的质量和可靠性。该资料集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全球海洋状况或揭示物理海洋现象的基础资料,还可为海洋数值模 式的开边界和初始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以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海洋科技发展能力4个方面19项指标构建了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并可分为两个阶段;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作用显著;海洋科技发展能力和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的薄弱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并据此为广西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国家重点学科、海洋气象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海洋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主要开展物理海洋、海洋一大气相互作角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始建于1987年。  相似文献   

19.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11):F0002-F000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信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石学法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蕴珊院士。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8):F0002-F000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海洋局部门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石学法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秦蕴珊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