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分析海南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并对海南1995年和2000年粮食生产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解决海南粮食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桂东经济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已现雏形。猪一沼一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得到广泛推广,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发展;区域内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某些地区旅游业的亮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和桂东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海 《地理科学》2015,35(3):293-298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基地,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和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结论如下:① 1978 年以来,中部地区水稻和小麦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而玉米和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其中水稻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10 以上;小麦综合优势表现为稳中有升,从1978 年为1.00 上升到2012 年为1.1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小于0.80;大豆的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 年为0.90 下降到2012 年为0.80。② 整体从横向来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 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水稻 > 大豆 > 小麦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玉米 > 大豆;综合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2012 年规模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综合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③ 中国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均有波动,唯有中部地区的粮食集中度保持稳定上升,其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集中度由1978 年的28.65%、38.13%、28.83%、16.16%分别上升到2012 年的30.08%、39.87%、42.40%、17.16%,2012 年中部地区粮食、水稻、小麦的集中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④分析表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相似文献   

12.
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佟连军  张明祥 《地理科学》1999,19(6):517-520
分析了辽中南地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阐明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海 《地理研究》2008,27(4):885-896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论如下 :(1)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持续增长,年均增长2.12%;(2)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年均占到全国水平的30.01%,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波动会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客观的影响;(3)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幅度不大;(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应从我国粮食安全的高度去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相似文献   

14.
陈宁 《热带地理》1995,15(2):109-114
本文通过对汕头市粮食现状的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调处理粮食生产自给率与购进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与粮食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键  李祥妹  钟祥浩 《山地学报》2004,22(3):286-291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700户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西藏居民食品消费中肉类、奶类所占比重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直接粮食消费仅269.02k,粮食消费以内地粮食为主,本地粮食在居民生活中的直接消费比重平均为42.54%;人均间接消费粮食46.02k,占粮食消费总量的13.35%,间接消费以饲料用粮为主。根据西藏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和保证居民生活的基本营养,运用SEI模型分析了全区粮食供求关系,对西藏2005—2020年的粮食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并建议西藏未来粮食政策应立足西藏实际,以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为总目标,大力发展有西藏特色的优质青稞生产,促进全区与内地之间的互补,在本区内不宜大力强调区域粮食自给。基于此,并提出了相应的粮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强调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是粮食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当前存在的多个严峻条件的刚性约束之下,粮食的生产流通改革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以对粮食生产流通所需要素的科学评估为依据,以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为核心,以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各类企业为市场主体,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为基本保障,形成良性运行模式,以尽快解决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组织问题,达到粮食生产及流通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池州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开展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全国16个地方试点之一的池州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池州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粮食对人口和社会发展起关键作用。滇西北的16个当数民族聚居县,在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粮食增产的潜力有限,用分要素推算法预测出2010年项目区的人口数,再根据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各层次对粮食的要求,按低,中,高3个标准预测出各县的粮食需求量,分析得出,4地州首府所在市县和维西县为可满足粮食需求地区;大理片区的其余6县和德钦县为易满足粮食需求地区,怒江3县和宁蒗县为难满足粮食需求地区,各县应各有侧重地采取适当措施尽力满足人口发展对粮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形势及今后发展中将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变化,分析到:世纪末我国的“粮改”政策有其现必要性和积极作用,但同于其有迅改革市场取向原则的地方,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生产的方向性和长远发展问题。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必须在对我国农业面临形势进行正确判断基础上,从转变农业目标增长方式,按照产业化目标指导农业生产;强化农业投资,改善条件,有机兼顾长短目标;加大 业科技力度,确立重点,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